在我的人生中,最讓我傷心的年齡是20歲。
那一年,我失戀了,走在校園的林蔭道上,戴著耳機,整個人失魂落魄,眼淚突然就滾了下來。晚上躺在寢室里,室友已經(jīng)酣然入睡,只有我還輾轉(zhuǎn)反側(cè),腦海里閃過一幕幕場景,恨意翻涌。
那時候我曾對別人說:“我想我以后再也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去愛了?!碑斘艺f這句話時,我是百分之百真心這么以為的,絕不是矯情,也不是想引誰同情。
那個時候,我對時光的領(lǐng)悟太淺,對人生的所見太短,所以,太容易對一切下定論,好像這輩子就是這樣了。在這樣的心境下,我不可能不迷茫,不可能不惶恐。
然后畢業(yè)了,在一年之中丟了3部手機,其中兩部被偷,一部被騙。我忐忑不安地想著該如何跟父母解釋,那部花了他們一個月的薪水買的手機又沒了。
對這座城市完全無法融入,對人情淡薄完全無法釋懷,對世界感到的不只是迷茫、惶恐,更多的是畏懼。
25歲的時光原來比20歲更難度過,因為青春散場,因為分崩離析,因為我們各自失散,去了一個陌生的戰(zhàn)場孤軍奮戰(zhàn),沒有人例外。夢想不敢再想,諾言不敢再許,除了努力讓自己活下去。于是,最撫慰自己的事,是吃頓好的;最溫柔的時光,是聽到偶像劇里的男主角說情話。
大多數(shù)時間舉目四望,周圍都是和我們同樣倉皇失措的同齡人。在情緒失控的時刻,仿佛置身于曠野,風(fēng)呼呼地穿膛而過,心是洞開的,完全抵擋不住那寒意。
種種這些對于現(xiàn)在的我來說,其實都是畫面模糊的,甚至我都已經(jīng)想不出來那種滋味是不是真的苦澀。大概每個人的青春在逝去后,很快都將是模糊的,你也不愿再多提起??墒?,當你正在經(jīng)歷那一切的時候,你所承受的痛就是那樣鋪天蓋地。
當我回望那些的時候,當有一天我心中安寧、篤定的時候,我寫了那篇《最好的年齡才剛剛開始》。那種心緒,我相信終有一天,你們一定可以了解。我相信,只要努力感悟、努力向前,你就會在后青春期的尾巴上,發(fā)現(xiàn)有史以來最好的那個自己。
人,是需要一些苦痛來讓自己學(xué)會感恩的;人,也是需要一些彷徨,來讓自己學(xué)會自愛的。用心上的血澆灌出的花,那種美與眾不同。
而我也終于知道,在青春散場之后,我的后青春時代最欠缺的是什么:不是金錢,不是旅行,不是錦衣珍饈,而是陪伴。
我們害怕黑夜、曠野、獨居,都是因為無人陪伴。如果有人陪伴,奮斗并不那么令人畏懼。如果有人一同上路,夢想也不再遙不可及。
可有那么一段時光,我們因為與父母的疏離,因為不知該對誰傾訴,因為在人群中的沉默,因為以為自己的苦他人無法體會和理解,因為不再滿足于一起吃吃喝喝逛逛的那種陪伴—是的,那種浮于表面的陪伴,已經(jīng)不能再被稱為“陪伴”了—最終就那樣孤獨地被拋到人群中。
人和事對我們越來越挑剔,我們開始比以往更疑惑、更茫然、更矛盾。找不到合適的人戀愛,怎么辦?是留在大城市,還是回到小城市?工作上看不到未來,怎么辦?曾經(jīng)的夢想遙遙無期,怎么辦?沒有人給我們指出該往哪里走。身邊的人都同樣捉襟見肘,都更慌忙地努力做一個合格的成年人。
所以,我們覺得一步步走得格外辛苦。所以,渴望一種更深層次的陪伴—能夠懂你在堅持什么,能夠讓傷痛的你平靜下來,能夠互相鼓勵著一起相信明天會更好。
對于開始逐漸成熟的我們來說,“陪伴”這個詞原本很簡單,如今卻是那么難。不是一個人和你同處一室,或者近在身邊你就能感覺是被“陪伴”著的。奇怪的是,那個人或許遠在千里之外,或者甚至你都不認識他,你卻會覺得他在陪伴著你。
在科幻世界里,人類的靈魂可以分化出一個精靈,它跟你同生共死,永遠追隨、陪伴著你。這無疑是人類試圖打敗孤獨的最美好的臆想。
精靈當然是不存在的。但是陪伴,除了能夠找到那么一個人,還可以更加多樣化。它可以是日夜戴在胸口的項鏈,是一雙走遠路也不會腳疼的鞋,是一個永遠等著你撥過去的電話號碼,是打開后噴灑的瞬間就感覺愉悅的香水,是時刻放在包里的日記本,是一本你想放在枕邊的書。他也可以就是你自己。
于是,我逐漸調(diào)整心態(tài),去面對人世間的一切交往;于是,我逐漸治愈好自己,是從我能夠自己陪伴自己開始的。我一個人也可以把自己陪伴得很好。只有足夠愛自己,才能陪伴自己。而能把自己陪伴好的人,身上會有不一樣的光彩,沒有暴戾,而是平靜、有趣、一團和氣,許多人都會想接近他。
在我最好的年齡,我開始學(xué)會自己陪伴自己,這是青春給我的最好的饋贈。我開始收獲一幫我想可能會陪伴我終生的閨密,然后,再找到一個我希望能陪伴我到老的愛人。
我不想講任何道理,因為所有的道理都隱藏在你的心間,只是你需要選擇去找尋它,或者忽略它。再高明的文字,也只能點出本來在你心中就已若隱若現(xiàn)的道理,讓那些你疑惑的事情變得堅定,讓那些你茫然的事情變得清晰,讓那些你矛盾的事情變得簡單。我覺得,這才是寫作的人應(yīng)該去做的事。
寫作的人不該是偶像,我也不想做偶像,因為做偶像太累,我沒有那么完美,也不想被偶像束縛住。
我就做一個用文字陪伴你們的人,我們一起成為更好的自己,我們一起走向更好的人生。青春散場,陪伴仍在。讓我們永遠不再覺得孤獨,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人生中,都有人來分享更好的你,都有人來證明你已經(jīng)變得更好。
(月月鳥摘自新浪網(wǎng)唯一的十二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