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我們這兒毗鄰大學城,屬新城區(qū)。羅杰和麗莎這對外國老夫妻就住在我家樓上。
后來我打聽到,他們來自美國。退休后,羅杰被一所大學聘用,教歐美文學。這里距他就職的學校不遠,房租也不貴,他們就把3樓那套兩室一廳的房子租了下來,作為臨時寓所。
羅杰精神矍鑠、性情隨和,中文說得很順溜。他一周只有6次課,空余時間在社區(qū)做義工,免費教宿舍樓的孩子口語。時間一久,羅杰成了這一帶的名人。
剛開始,有人把他叫“老外”,羅杰不停地聳肩說:“我和你們一樣在公園里打太極拳,去超市買菜,打掃大院,照看花木,給可愛的‘天使上課,怎么是‘老外呢?叫我‘老羅吧!”
今年學校放暑假前,老羅找到我,說他的聘期將滿,他要到非洲去支教,要帶走的東西用一個旅行箱裝就足夠了。剩下的生活用品,想讓我協(xié)助他在家里開一個“拍賣會”,包括電器和沙發(fā)等,最高限價為50元,請這個單元的鄰居都參加,以此告別。
老羅的思維就是“另類”。大家好奇,也想撿點便宜貨。那天,十幾戶鄰居派代表,把他家擠得滿滿當當。我宣布了競價規(guī)則后,拍賣正式開始。
“這個咖啡壺我要了,出價30元?!?樓的王大爺搶著說。退休的潘老師不甘示弱,把價一下子加到極限。老羅頷首,說王大爺文化淺,咖啡壺買回去也只是一個擺設,讓給潘老師更合適。
接著,吳嬸和牛嫂為那個衛(wèi)生簍激烈競爭。吳嬸出1元,牛嫂加到1.5元,吳嬸又叫至2.5元。最后,老羅拍板,衛(wèi)生簍歸牛嫂。見吳嬸提出異議,老羅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聽說牛嫂喜歡亂扔垃圾哦!這個給她,好有一個溫馨的提示?!迸I┠樇t了,說要改掉這個壞毛病。
隨后,通過出價,老羅的沙發(fā)以30元給了有腿疾的鄧大爺,電熨斗以10元價給了開店的董小芬。每件舊物都有了新主人,人們這才發(fā)現(xiàn),老羅對每戶家庭的情況了如指掌。這個“洋”老頭真是太可愛、太有才了。原來,他拍賣的初衷是讓大家建立和諧的鄰里關系,物盡其用,愛護環(huán)境?。?/p>
歡聲笑語中,拍賣所得780.5元,老羅用信封裝好,寫上美好的祝愿,并簽上他們夫妻倆的名字,讓我代交居委會作為善款。頓時,現(xiàn)場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臨走那天,街坊鄰居齊聚街頭,為羅杰夫婦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