奚紅霞,巢艷紅(.鎮(zhèn)江市第二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蘇003;江蘇大學藥學院,江蘇鎮(zhèn)江03)
蒼術為菊科植物茅蒼術[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蒼術[1][Atractylodes chinensia(DC.)Koidz.]的干燥根莖。蒼術主要含揮發(fā)油,由一系列的倍半萜、聚乙烯炔類及少量的酚類、有機酸類成分組成[2],另外還含有倍半萜內酯、倍半萜糖苷、多聚糖以及少量的黃酮類成分,其中主要的活性成分為倍半萜類和聚乙烯炔類。根莖含揮發(fā)油3.125%~6.192%,揮發(fā)油中主要成分為蒼術素、茅術醇、β桉油醇、蒼術酮等[3]。蒼術味甘苦、性溫,歸脾、腎、肝經(jīng),具有燥濕健脾、祛風散寒等功效。朱丹溪曰:實脾土燥脾濕乃治痰之本。蒼術有燥濕健脾之功,對痰飲咳喘療效較好?!毒V目》:蒼術治濕痰留飲,或挾淤血成窠囊?!侗静菡x》:蒼術氣味雄厚,較白術愈猛,能切上切下,燥濕而宣化痰飲。若濕在上焦,易生濕痰,以此燥濕行痰。現(xiàn)代藥理學研究也證明,蒼術具有止咳、祛痰、抗炎、抗菌等作用。
宋·許叔微《類證普濟本事方》載有神術丸(生茅術、生芝麻和大棗)曾治愈其本人由于“膈中停飲”而引起的脅痛癥。20世紀40年代中醫(yī)劉氏改制其法,采用蒼術復方,即以生茅術為主藥,配以適量補骨脂、陳皮等,用于治療老年人發(fā)作于冬季的痰飲咳喘,即所謂老年慢性支氣管炎,頗有療效。明·王綸首揭“痰之本,水也,原于腎;痰之動,濕也,主于脾;痰之成,氣也,貯于肺?!崩^之張景岳提出:“五臟之病,雖具能生痰,然無不由乎脾腎,蓋脾主濕,濕動則為痰;腎主水,水泛也為痰。故痰之化無不在脾,而痰之本無不在腎?!眲⑹系膫鹘y(tǒng)驗方以中藥蒼術為主藥,燥濕健脾以達止咳、祛痰之效;補骨脂為臣藥補肝腎[4];陳皮為佐使理氣健脾、燥濕化痰[5],此為本實驗選方依據(jù)。為驗證該蒼術復方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的藥理活性,本文對其進行了初步藥效學研究,以期為臨床應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1.1 材料
1.1.1 藥物及試劑 蒼術由鎮(zhèn)江江揚國藥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130702),補骨脂由丹陽市練湖農(nóng)場提供(批號:20130302),陳皮由鎮(zhèn)江同源堂國藥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130306),茶新那敏由南京立業(yè)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規(guī)格75 mg(以氨茶堿計)×100,苯酚紅由SCRC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批號:20121206),濃氨水為分析純。
1.1.2 設備與儀器 揮發(fā)油提取裝置,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計由日本島津公司制造,KQ-250B型超聲波清洗器由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制造,HH-S數(shù)顯恒溫水浴鍋由江蘇金壇市醫(yī)療儀器廠制造,SC202型電熱恒溫干燥箱由上海申通實驗電器廠制造,SHZ-D循環(huán)水式真空泵由鞏義市英峪予華儀器廠制造,BUCHI旋轉蒸發(fā)儀R-200。
1.1.3 動物 昆明種小鼠(KM小鼠),體質量18~22 g,由武漢大學動物實驗中心提供[證書編號:SCXK(鄂)2014-0004]。
1.2 方法
1.2.1 復方蒼術主成分的提取
1.2.1.1 揮發(fā)油組 稱取藥物適量置于1 000 mL圓底燒瓶加10倍量的水浸漬6h,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水蒸餾8h,直至提盡揮發(fā)油,收集揮發(fā)油。量取所需劑量揮發(fā)油溶于0.2%吐溫80待用。
1.2.1.2 水提物組 取上述提取揮發(fā)油8 h的水液,真空抽濾,得淡黃色澄清液體,旋轉蒸發(fā)濃縮至稠膏,真空干燥成粉末,得水提物。稱取所需劑量溶于0.5%羧甲基纖維素鈉(CMC-Na)待用。
1.2.1.3 醇提物組 稱取藥物適量置于1 000 mL圓底燒瓶加10倍量95%乙醇,水浴加熱回流1.5 h,待冷后真空抽濾,得酒紅色澄清液體,旋轉蒸至稠膏,水浴蒸至無醇味,得醇提物。量取所需劑量溶于0.2%吐溫80待用。
1.2.1.4 主成分混合組 稱取藥物適量置于1 000 mL圓底燒瓶加10倍量的水浸漬6 h,用揮發(fā)油提取器水蒸餾提取8 h,收取揮發(fā)油。蒸餾后的水液另器收集。藥渣再加水煎煮2次,第1次加8倍量的水煎1 h,第2次加6倍量的水煎0.5 h,合并煎液,過濾,濾液與上述水液合并。濃縮合并液至一定體積,待冷至室溫,加入95%乙醇使藥液中醇濃度達到60%,靜置24 h,抽濾,濾液濃縮至稠膏,真空干燥成粉末。稱取所需劑量粉末溶于0.2%吐溫80,加入上述揮發(fā)油[6]適量,混勻待用。
1.2.2 復方蒼術主成分及各有效部位的藥理研究
1.2.2.1 濃氨水引咳實驗[7]取小鼠60只,雌雄兼用,體質量18~22 g,按體質量、性別分為6組(溶劑組、陽性藥組、揮發(fā)油組、水提物組、醇提物組、主成分混合組),每組10只,給藥組、溶劑組、陽性藥茶新那敏[8]組,灌胃給藥。連續(xù)給藥7 d。于末次給藥1 h后,將小鼠置于倒置的500 mL燒杯中,內放一棉球,用1 mL注射器吸取氨水0.2 mL,注入棉球,迅速倒置燒杯,以免氣體逸出,觀察和記錄小鼠的咳嗽潛伏期和2 min內咳嗽次數(shù),并與溶劑組和陽性藥組比較。
1.2.2.2 酚紅排痰實驗 取小鼠60只,雌雄兼用,體質量18~22 g,按體質量、性別分為6組,每組10只,給藥組、溶劑組、陽性藥茶新那敏組,灌胃給藥。連續(xù)給藥7 d。(1)5%酚紅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酚紅5 g,溶解于5%(5 g/dL)NaHCO3溶液中,加生理鹽水至 100 mL,搖勻。(2)酚紅標準液管配制:用分析天平準確稱取0.1 g酚紅,以5%NaHCO3溶液溶解至100 mL,使1 mL含酚紅1 000 μg。然后順次稀釋成 0.01、0.1、0.5、0.7、1.0、3.0、5.0、10.0 μg/mL不同濃度,各25 mL。用分光光度計測吸光度(A)值,以酚紅劑量為橫坐標(X),吸光度值為縱坐標(Y),繪制標準曲線[9]。Y=0.121 3X-0.006 5(r=0.999 9),線性良好。見圖1。(3)實驗前各組小鼠禁食不禁水12 h,于末次給藥后30 min,腹腔注射酚紅0.1 mL/10 g體質量,30 min后頸椎脫臼法處死,解剖分離出氣管,用濾紙吸凈周邊血液,剪下自甲狀軟骨下緣至氣管分叉處的一段氣管,放入2mL生理鹽水離心管中,超聲震蕩洗滌20min,加入5%NaHCO3溶液2 mL,用分光光度計測波長546 nm處A值,與酚紅標準曲線比較,計算出酚紅排泄量[10],并與溶劑組和陽性藥組比較。
圖1 酚紅標準曲線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ss表示,采用 t檢驗。Р<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濃氨水引咳實驗 陽性藥組和各給藥組小鼠咳嗽潛伏期均延長,小鼠2 min內咳嗽次數(shù)減少。除醇提物組外,其他各組與溶劑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主成分混合組和水提物組均優(yōu)于陽性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復方蒼術有良好的鎮(zhèn)咳作用,其鎮(zhèn)咳效果依次為主成分混合組、水提物組、揮發(fā)油組,而醇提物組無顯著影響。其中主成分混合組小鼠咳嗽潛伏期延長70%,2 min內咳嗽次數(shù)減少超過75%。見表1。
2.2 酚紅排痰實驗 陽性藥組和各給藥組均能提高小鼠氣管酚紅排泄量。除醇提物組外,其他各組與溶劑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主成分混合組和水提物組均優(yōu)于陽性藥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復方蒼術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其中主成分藥效由高到低依次為混合組、水提物組、揮發(fā)油組,而醇提物組無顯著影響。見表2。
表1 對小鼠氨水致咳的影響(ss)
表1 對小鼠氨水致咳的影響(ss)
注:-表示未加藥;與溶劑組比較,a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bP<0.01。
組別n 劑量(g/kg)溶劑組陽性藥組揮發(fā)油組水提物組醇提物組主成分混合組10 10 10 10 10 10-0.51 0.54 8.37 6.74 6.30咳嗽潛伏期(s)54.60±12.83 72.10±7.78a 68.10±5.51a 91.90±10.19ab 62.00±6.65 92.50±12.61ab 2 min內咳嗽次數(shù)(次)49.60±15.96 34.00±9.90a 29.40±4.65a 16.00±9.78ab 37.00±8.87 11.90±7.96ab
表2 對小鼠的化痰作用(ss)
表2 對小鼠的化痰作用(ss)
注:-表示未加藥;與溶劑組比較,aP<0.01;與陽性藥組比較,bP<0.01。
組別n 劑量(g/kg)溶劑組陽性藥組揮發(fā)油組水提物組醇提物組主成分混合組10 10 10 10 10 10-0.512 0.540 8.370 6.740 6.300氣管酚紅排泄量(μg/mL)0.25±0.05 0.39±0.08a 0.45±0.08a 0.56±0.16ab 0.31±0.08 0.58±0.13ab
3.1 提取方式 本實驗采用多種提取方式,水提、醇提、揮發(fā)油提取,然后對小鼠采用灌胃法給藥[11],水提物濃縮干燥分劑量后用水溶解;醇提物濃縮后不能干燥為粉末,實驗中采用兩種方法,一種為用淀粉混合濃縮物干燥后分劑量,另一種方法為濃縮至無醇味后直接按體積分劑量,對結果均無影響;揮發(fā)油直接按體積分劑量。
3.2 揮發(fā)油提取條件的選擇 本實驗采用正交設計法[12]考察了揮發(fā)油提取的最佳條件,以揮發(fā)油提取量為考察指標,選擇浸漬時間(0、6、12 h)、加水量(8、10、12 倍)、提取時間(4、6、8 h)3 因素 3 水平的 L9(33)正交表,結果得揮發(fā)油提取的最優(yōu)工藝為浸漬6 h,加10倍量水,提取8 h。
3.3 溶劑的選取 水提物的溶劑可用水或5%CMC-Na,對結果無影響;醇提物與揮發(fā)油均難溶于水,實驗中采用兩種方法,一種為用植物油溶解,另一種為用0.2%吐溫80溶解,前者溶解效果較好,但長期灌胃條件下對小鼠健康狀況有不良影響,表現(xiàn)為毛色不光亮,形體消瘦,影響藥物吸收與實驗結果;后者雖溶解效果不如前者,長久放置易積聚,但振搖后可分散均勻,且對小鼠健康無明顯不良影響,藥物吸收良好,故實驗選用吐溫溶解法。
本研究僅對復方蒼術的鎮(zhèn)咳藥理作用作了初步動物實驗對比研究,為合理開發(fā)傳統(tǒng)中藥,充分利用中藥資源提供了理論參考,但對臨床藥理作用的研究沒有涉及,這也是作者今后的研究方向。
[1]王璠,歐陽臻,郭蘭萍,等.蒼術綜合化學模式識別[J].中國中藥,2014,39(13):2536-2541.
[2]陳炎明,陳靜,侴桂新.蒼術化學成分和藥理活性研究進展[J].上海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0(4):95-98.
[3]錢士輝,汪六英,段金廒,等.茅蒼術化學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06,25(2):8-11.
[4]阮博,孔令義.補骨脂化學成分的研究[J].中藥研究與信息,2005,7(4):7-9.
[5]歐立娟,劉啟德.陳皮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06,17(10):787-789.
[6]曾志,葉雪寧,龐世敏,等.北蒼術和茅蒼術揮發(fā)油成分的比較[J].應用化學,2012,29(4):470-476.
[7]楊欽河,溫承遠,彭勝權,等.咳寧方對實驗性小鼠鎮(zhèn)咳祛痰作用的藥理學研究[J].北京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6,29(5):321-323.
[8]徐宏祥,尹清,傅應華.茶新那敏薄膜包衣片溶出曲線考察[J].中國醫(yī)院藥學雜志,2012,32(6):468-470.
[9]尹玲桃,王宇紅,莫韋皓,等.兒感康口服液祛痰、止咳和平喘藥學作用研究[J].中醫(yī)藥導報,2014,20(5):95-97.
[10]柯昌毅.半夏5種不同溶劑提取物對小鼠祛痰鎮(zhèn)咳作用的研究[J].中國藥房,2012,23(39):3652-3654.
[11]王碩,趙婷,齊文升,等.防風通圣顆粒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隨機對照觀察[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3,33(10):1328-1331.
[12]賈家麗,卞俊.芍藥苷提取與分離純化的研究進展[J].中國藥房,2014,25(31):2969-2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