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青 卞甘甜 郝帥飛 阮北生
摘 要:2007年,香港設計中心將“設計領袖大獎”授予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這意味著無印良品在亞洲設計界的地位舉足輕重。無印良品洗盡鉛華,除去各種紛繁復雜和華而不實的設計理念,追求無品牌,“虛空”的禪意,在日本甚至在中國市場也擁有大量的擁躉。為什么消費者如此癡迷無印良品,本文通過對無印良品的起源與發(fā)展的探索,來找尋無印良品設計中的精髓。
關鍵詞:起源;無印良品;發(fā)展
上世紀80年代,世界連續(xù)發(fā)生兩次石油危機,世界經(jīng)濟隨之跳水,日本零售業(yè)受到嚴重打擊。在隨后的兩三年,人們意識到時代改變了,老的經(jīng)營方式和產品銷售模式不再起作用。1980年,作為日本零售業(yè)巨人,西友旗下的私有品牌-無印良品開始運作,以對抗既有的品牌為主要概念,向消費者提供經(jīng)濟實惠的日用品、食品和服裝,在品牌意識非常強烈的日本市場,無印良品反其道而行,在90年代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文將具體從三個方面探尋無印良品的發(fā)展歷程。
1 設計的世界背景
最早提出設計思想的是維多利亞時期最重要的藝術家、科學家、詩人與哲學家、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理論指導者約翰﹒拉斯金和英國的設計師、作家、印刷家和社會主義者、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重要代表人物威廉﹒莫里斯。現(xiàn)代設計的產生背景是現(xiàn)代化的工業(yè)生產,也就是說自從1750年的工業(yè)革命以來現(xiàn)代設計才逐步產生。屆時,世界各國經(jīng)過了“工藝美術運動”、“新藝術運動”、“裝飾藝術”運動、“現(xiàn)代主義”以及之后進行的“國際主義”和“后現(xiàn)代主義”等的探索。最終,在設計風格方面,刪繁就簡,摒棄了矯飾的維多利亞風格和和其它過分的裝飾風格,逐步形成了比較統(tǒng)一的格局,以最適合的形態(tài)展現(xiàn)產品本質;對機器的利用和大批量的生產也從一味的否定到開始嘗試人情化與機械化的結合;涉及的市場也從貴族等上層人士開始轉向中產階級及大眾群體,設計作為“品質”、“新奇性”“自我存在”的保證,受到了越來越多的期待,而設計也滿足了這種期待,成了真正為生活的設計。
2 無印良品的誕生——時代的必然性
1978年12月,全世界爆發(fā)了第二次石油危機,整個世界的經(jīng)濟都處在新一輪的風雨飄搖之中,日本的個人消費市場也遭受嚴重的大蕭條。在此背景下,市場出現(xiàn)了物價高漲,生產相對過剩的現(xiàn)象,隨之出現(xiàn)的,則是消費者心態(tài)和觀念的的重塑:數(shù)年前,人們還附和著“顧客是上帝”的宣傳口號來謳歌大量消費文化,此時,這些人出現(xiàn)了180度大轉彎,開始講究“商品的實質價值”,商家能否提供給消費者“優(yōu)質且價格便宜的商品”變成了企業(yè)生死存亡的關鍵。1980年,當別人都在拼命價格戰(zhàn)的時候,西武流通集團旗下的西友超市,打出“有道理的便宜”的口號,推出了“無印良品”品牌,也即是,在“NoBrand”后面又增加了“良品”。無印良品的廣告寫道:“不仰仗品牌的名稱和包裝,只對商品精挑細選!我們認為這個看法很重要,并且關系到堅定不移的生活態(tài)度?!睙o印良品很明確地將“便宜”和“高質量”這兩個容易相互矛盾的要素結合在了一起,創(chuàng)造出了獨一無二的自有品牌商品。
3 無印良品的發(fā)展
無印良品英文發(fā)音MUJI,是一家專門生產家用產品的以設計為導向的日本公司。無印即沒有品牌,它不追求高檔與豪華,不追求品牌效應。良品是西友公司生產高質量產品的承諾。無印良品的理念是刪繁就簡、去除浮華、直逼本質、以人為本,讓消費者去欣賞原料本身的美感。
1980年——無印良品只有9種家用品、和31種食品。此時,無印良品除了在西友的食品、日用品賣場設專柜以外,還將商品擺進了西武百貨商店的14家店鋪以及全家便利店的6家店鋪的賣場里。
1981年,添設了了服裝和內衣的設計
1982年,無印良品開始批發(fā)商品給其他合作商店。同年,無印良品設計出自己的腳踏車,稱為“22inchbicycle”
1983年,在日本青山開設了第一個直營專賣店(由田中一光和小池一子協(xié)助設計),并開始逐漸的從百貨公司專柜的商店形態(tài),專為專賣直營。
1984年,引用無印良品自然顏色系列,最好應用不染色的材料,來擴展商場營業(yè)的面積
1985年—1988年,進一步完善企業(yè)內部結構,進行國內外資源整合。
1989年6月,無印良品從西友百貨體系獨立出來,正式展開“株式會社良品計劃”。
1990年3月,西友株式會社取得所有的營業(yè)權
1991年7月,在英國倫敦開設海外第一家分店,使用“MUJI”為品牌名稱。
1994年,MUJI增加了斯堪的納維亞家具到家具產品中
1995年,開始走入家電業(yè),推出了冰箱、洗衣機、電話等電氣商品。同年8月,在日本開始準備股票上市。
1998年12月,東京證券交易所二審查通過。
1999年,跨足服飾業(yè)、開始銷售孕婦裝與童裝。
2000年8月,東京證券交易所一審查通過。
2001年1月,原研哉和深澤直人加入田中事務所,一起接任無印良品的設計
2003年,MUJI首次參加米蘭國際展,更加國際化;形象廣告“地平線”系列獲得東京ADC賞桂冠獎。
2004年,與日產汽車公司合作,推出了無印良品汽車,稱為“MUJICar1000”;同年,無印良品與臺灣統(tǒng)一集團合作,成立臺灣無印良品股份有限公司;并于當年4月于臺北市微風廣場成立第一家門市。
2005年,無印良品已成為國際性的公司,銷售4000多種商品。
2007年,無印良品在紐約蘇活區(qū)開設了美國的第一間分店。同年,香港設計中心將“設計領袖大獎”授予無印良品社長松井忠三。
截至2013年,無印良品在日本共有262間直營店,以及117間授權販售店。另外并開設了四間暢貨中心,分別位于御殿場、大阪、福岡和入間。海外店鋪共有206間,分布在英國、法國、瑞典、意大利、挪威、德國、西班牙、愛爾蘭、盧森堡、新加坡、美國、印尼、中國等地,此外在美國紐約的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紀念商品處也有部份無印良品商品出售。
社會紛繁復雜、市場不停更迭,無印良品則坐看云起,著一個又一個、一波又一波流行的登場和落幕,始終堅持著以人為本的理念。無印良品的商品就像水一樣,成為大家不可缺少的一種存在,自然地融入到不同的地方的人們的意識和人們的生活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