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永紅
【關鍵詞】 小學語文;識字教學;聽讀;
規(guī)律;趣味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
05—0096—01
識字教學是一、二年級教學的重點,要想搞好識字教學,關鍵要看教學是否得法。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應努力探索識字方法,拓寬識字途徑,提高識字效律。現(xiàn)在,筆者根據(jù)多年來在識字教學中的探索和嘗試,把識字教學方法做以總結(jié)。
一、聽讀識字
聽讀識字就是隨文識字,也叫指讀識字。在課堂上,教師讀課文,學生把字形和字音對應起來的過程就是聽讀識字。 把字音和字形對應起來是一種學習技能,剛?cè)雽W的學生聽力強,記憶力強,很快就能讀通或背會課文,但大多數(shù)學生并不認識自己讀過的生字。所以教師在教學時,一定要對指讀的技能進行強化訓練,大約練習2—3個月之后,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掌握這種方法,學生的認字速度、認字量將會大大增加。指讀識字就是把學生的手、眼、腦、口全部綜合運用起來,調(diào)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效果往往很好。
二、找規(guī)律識字
找規(guī)律識字就是通過尋找漢字的規(guī)律進行識字。例如,運用形聲字偏旁表義、聲旁表音的特點進行識字。學生知道了偏旁所表示的意思,對區(qū)分形近字有很大的幫助。如,區(qū)分“他、她、它”時,當學生知道了偏旁所表示的意思后,就知道“它”表示動物,“她”表示女人,“他”表示男人。在呈現(xiàn)偏旁表示的意思時,要盡量讓學生自己去探究,讓學生享受探究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切實對漢字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當學生掌握了某一種偏旁后,便可以類推,由此及彼,推知許多生字。所以找規(guī)律識字是一種智慧的方式,它可以挖掘?qū)W生的潛能,有利于學生邏輯思維的形成。
三、趣味識字
1. 編順口溜識字。學生是聽著順口溜長大的,他們對順口溜有一種親切感,編順口溜能輕輕松松地幫助學生掌握一些難學的字。比如,好:有兒有女才是好;時:日字旁,寸字邊,時字記心間。編順口溜識字不僅能使學生輕而易舉地記住這些生字,而且能使學生對編順口溜產(chǎn)生興趣,大大增加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 編兒歌識字。朗朗上口,生動有趣的兒歌對低年級學生同樣有著無窮的魅力。把一些字編成通俗易懂的兒歌進行教學有利于學生學習。例如,青、清、情、睛、晴:山青青,水清清,心頭有情,看東西有眼睛,出太陽天氣晴。
3. 猜字謎識字。猜字謎是學生較喜歡的一種活動,不僅能活躍氣氛,鍛煉學生的思維,還是一種學生喜愛的識字方法。每天上課前,教師安排2分鐘時間進行猜字謎游戲,學生興趣盎然,并能編出一些耳目一新的字謎。如此簡單而有趣的猜字謎游戲,不僅調(diào)動了學生自學生字的興趣,而且促使學生為了編出謎語,對生字進行認真的分析、思考,從而牢牢記住字形。
4. 做加減法識字。如,學習“相”字時,筆者問:“誰能說說記憶的小竅門?”一位學生說:“我是用加法記憶的:木+目=相。”受這位學生的啟發(fā),其他學生還列出了加減運算:圓-員+元=園。有時,筆者會出一些題目,讓學生做加減法記憶相近的字,這種在語文課上結(jié)合數(shù)學知識的教學方法,學生很感興趣。
5. 講故事識字。在學生眼中,漢字不是單調(diào)的筆畫組合,而是一個個生動活潑的個體,里面還有不同的故事。如,學習“串”字時,一個學生說:“兩個口是羊肉,一豎是鐵絲,合起來就是羊肉串的串,我最愛吃羊肉串了。”另一個學生說:“上面的口是我家,下面的口是我的好朋友家,我經(jīng)常到他家串門,這就是串門的串。”
6. 會意字識字。如,歪:不正就是歪;森:三木為森(樹多);眾:三人為眾;泉:白水為泉;尖:上小下大為尖; 掰:兩手分開為掰。
漢字本身承載著豐富的信息,它是中國文化物化的象征,我們的祖先在造字時就賦予了漢字豐富的信息,當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漢字的樂趣時,識字才不會枯燥。學生經(jīng)過一年的學習,識字能力有所提高,他們掌握了許多識字方法,并能根據(jù)不同情況加以靈活運用,選擇適合自己的最佳識字方法。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