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安營
【關鍵詞】 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修養(yǎng);效率;精神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7—0046—01
怎樣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最基本的應該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語文教師要有扎實的語文知識儲備、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和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應有一桶水”。 對于語文教師來說,不僅應該熟悉和掌握所有語文課本上的知識,還應該有著豐富的課外知識。在有扎實的語文知識儲備的同時,語文教師要有優(yōu)秀的人格魅力和較高的藝術修養(yǎng),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在教育中一切都應以教育者的人格為基礎,因為只有人格才能影響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比~圣陶也說過:“語文是交際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它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而且是一門以情動人的藝術?!奔又處熑绻邆浔容^高的文學藝術修養(yǎng),并且當作一門藝術去教,就能“潤物細無聲”,具有極強的感染、熏陶、移情的作用。這樣,語文教師通過長期的實踐就會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技巧,教學就會有比較強大的“磁場”和獨特的魅力吸引學生。學生在課堂上如沐春風,學習的過程就是美的享受的過程。
其次,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教學中要讓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心理學家認為:一個人在從事某種技術活動或學習活動時,如果對這種活動有濃厚興趣,就可以使他更加積極地從事這種活動,并且推動這種活動進一步發(fā)展。因此,在教學中,針對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心理特征,創(chuàng)設具有科學性、新穎別致、足以引起學生探索活動的各種疑問,通過設疑和解疑使學生產生興趣,獲得知識,發(fā)展思維。在課堂上,可以開展課前說話活動;可以當堂檢測答問,長此堅持,讓學生養(yǎng)成上課集中精力聽講,養(yǎng)成認真思考問題的習慣;更重要的,可以加強朗讀訓練,采取齊讀,分組讀,接力讀、分角色表演讀等形式,人人參與,培養(yǎng)讀書習慣。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現(xiàn)。在熟讀中掌握文章思想,體會文章表達藝術,享受語言美感,提高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提問的藝術,精心設計問題。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運用不同的問法,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課堂提問要恰到好處,要極大地誘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因勢利導。
另外,課堂上,教師要面向全體,對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發(fā)現(xiàn)了他們的閃光點就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后進生”也能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有,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自由地問,自由地讀,自由地想,自由地答,自由地評價,自由地選擇。這樣,我們的語文課堂才會生機盎然,學生才會學得興致勃勃。
第三,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學法指導,培養(yǎng)合作探究精神。
現(xiàn)代教學必須向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轉變,必須從學習方法上尋求突破,必須體現(xiàn)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以改進學生學習的方法為突破口,以打好基礎,培養(yǎng)能力,減輕負擔,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最終目的,把課堂還給學生。在改進教學方法的同時,要加強學法的指導。初中語文教學要教給學生聽、說、讀、寫的方法和基本學習方法。讓學生學會終生學習,終生受益?!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 我們知道“方法比知識更重要”,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更要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精神。課堂上,通過交流合作,學生既掌握了知識,又解決了疑難,同時培養(yǎng)了能力,更養(yǎng)成了一種合作精神。因此,教師在授課時,要注重營造互學氛圍,讓學生大膽參與,勇于表達。營造和諧氛圍,在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設和提供相互交流、相互沖擊、相互補充的智慧碰撞機會,為實施合作探究教學提供環(huán)境,更有利于課堂中師生合作,實現(xiàn)目標,提高教學效率。
第四,樹立“快樂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語文,享受語文。
興趣是快樂學習的第一步。只有關注學生興趣,靈活運用各種教學藝術,才能用興趣這把鑰匙開啟學生的思維之門,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盡情發(fā)揮。有效的快樂的學習方式是快樂學習的第二步。新課改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關愛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的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應用能力、審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