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婷,筆名張小七。在《意林》《中學生百科》《中學生》《瘋狂閱讀》等發(fā)文數(shù)百篇,《中學生百科》特約編輯、專欄回信。已出版書籍《青春的告別禮》。
每次告別和反省,都是在生命消耗一個階段后,重新積蓄能量的過程。
穿過幽暗的歲月,走到人生的另一個驛站,我又一次給自己的生活來場大清理,自詡“增長心智、洗滌心靈”。清理書籍,大多還嶄新,有一本還沒拆封,帶不走,扔給廢品回收站似乎太可惜。想實現(xiàn)它的價值,費了點周折,和朋友把它們拖到二手書店,當然,價錢仍是四毛一斤。我曾跑遍城市淘到的書籍,也有托朋友從外面寄來的,一度像寶貝一樣珍惜,如今被老板粗暴地扔進書堆。
我拿著賣書的三十多元錢和一個空箱子去旁邊換了兩杯奶茶和糕點,四年的書,輕而易舉地處理掉?;厝r,我執(zhí)意一個人拎著兩個空箱子,被朋友奚落道:你是一個柔弱的女孩子呀!
可這個時候,我是一個巨堅強的女孩子。因為,感覺已經失靈。我的心,比那兩個箱子更空。
曾在陽光下驕傲瘋長的野草,又被釜底抽薪,喪失生長的能量,我既不想主動尋求什么,也不想逃避什么,自始至終在一旁觀望別人的高興或悲傷,自己像是從第三世界走出來的透明人,不知道何去何從,不知道喜怒哀樂。我平淡地過著每個夜晚,不說話,拼命寫字,也不和其他人交流。我把自己僅剩的精力榨干,一言不發(fā)地來來去去,不驚不擾不悲不喜,直至感覺失靈。不久前,還一副干凈利落的打扮,充滿自信,突然就如此安靜沉默,中間連過渡都沒有。
書賣掉之后,我在黑夜里漠然前行,無休止地整理東西,甚至電腦都被清理過很多次,不放過每一秒的空閑時間。幾天后,有朋友來敲我的門,問我不累嗎。我才知道,自己真的成了一個空心人,盲目地流浪著。我說在修行,他說你快點修成正果吧。我愕然,扔給他一句“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修行”。之后才發(fā)覺,一切的贊賞與詆毀,都說得慷慨激昂,看似哲理,卻無意義。
為什么人總是反復向過去告別卻始終不能成功?我慢慢趨向安靜,知道世事無常并且學會了如何接受事與愿違,不再無端憤怒或執(zhí)迷不悟。因為最惡劣的事情已經在經歷了,最莫名其妙的罵名已經承受住,以后再壞也壞不過這個了吧?慢慢緩神,也一點點地好起來,讓自己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壞的?;蛟S每次告別和反省,都是在生命消耗一個階段后,重新積蓄能量的過程。
可是,我們真的可以徹底告別青春嗎,然后可以理性區(qū)分出好人與壞人?《城南舊事》里的小英子說她不懂什么好人與壞人,就像分不出海跟天,人太多了,很難分。我也曾是個短發(fā)少女,想告別青春,奔向成人的世界。頭發(fā)燙了又直,直了又燙,折騰來折騰去,直到它已經很長很長,可我還是不能深諳社會的游戲規(guī)則。我向青春做了無數(shù)次告別,我的夢想落下又放飛,直到今日,可我還是沒有正式告別。
朋友,你說金紅的太陽到底是從藍色的大海升上來的呢?還是從藍色的天空升上來的呢?你說人能徹底告別青春、熄滅激情嗎?如果沒有答案,那我的青春就不休不止。心態(tài)不死,青春不止,我依然對生活充滿激情,而我的未來像是一片大海,又似一片天空,什么都看不到,但似乎又有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