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燕,鐘美容,林玉瓊
產褥期是產婦身體和心理恢復的一個關鍵時期,做好產褥期的護理,對保證母嬰的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1]。產后家庭訪視工作是婦幼保健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孕產婦系統(tǒng)管理的一個重要內容,是產前、產時保健服務的延續(xù)。已有研究顯示,分娩女性生活質量較正常女性顯著減低。由于受妊娠的影響,孕婦體型發(fā)生明顯改變、體重增加、身體器官受累,產后如得不到及時的護理服務,很容易發(fā)生抑郁、無乳或少乳、產褥感染、產后便秘、子宮復舊不全、乳房脹痛、等產后并發(fā)癥。在臨床實踐中發(fā)現,許多產婦受傳統(tǒng)習俗的影響,在產褥期間僅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忌水果、蔬菜,以湯代開水,造成生活質量下降,影響產后恢復。為糾正這種傳統(tǒng)的認知偏差,和適應新的形勢,拓寬服務領域。護理服務不應僅局限在醫(yī)院的孕產婦,而應擴寬到家庭、社區(qū)及整個社會。產后訪視是社區(qū)婦幼保健工作中的重要內容之一。但是,既往研究多針對產婦住院期間的問題進行干預,關于產后訪視護理干預對產褥期婦女影響的研究報道所見甚少。為了讓產婦享受“坐月子”,改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促進健康,最終改善產婦產褥期的生活質量,本研究通過對200例初產婦進行家庭訪視,觀察運用中醫(yī)護理技術在家庭訪視中給予產婦個性化康復指導和干預及實施的臨床效果,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適合我區(qū)產褥期產婦護理干預管理模式。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1.1 對象 隨機選取2013年1月—2014年8月在我院分娩的初產婦200例。入選標準:①足月分娩;②知情同意;智力正常,能夠配合和完成問卷調查;③無精神疾病史及其他器質性疾病。排除標準:①產前、產后有產科合并癥;②新生兒異常;③有認知障礙的產婦。研究對象中,均為初產婦,年齡18歲~39歲;孕周37周~42周;順產140例,剖宮產60例。
1.2 分組 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100例和觀察組100例。對照組產婦年齡18歲~39歲(26歲±5歲),孕周37周~42周,順產68例,剖宮產32例;觀察組產婦年齡1 9歲~3 8歲(2 7歲±3歲),孕周3 7周~41周,順產72例,剖宮產28例,兩組產婦均為初產,年齡、孕周、分娩方式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3 干預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產后訪視。觀察組除了常規(guī)訪視外,運用中醫(yī)護理技術在家庭訪視中給予產婦個性化康復指導和干預,從產婦整體出發(fā),制訂與環(huán)境、體質、季節(jié)相宜的健康指導及處理措施,現場應用中醫(yī)護理預防或干預潛在或存在的問題。如產后抑郁,加強對產婦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導,指導其進行正確的心理調適,以提高產婦心理健康水平。無乳或少乳運用中醫(yī)點穴按摩少澤穴、合谷穴、足三里穴、太沖穴等開通乳腺,促進泌乳。產后按摩為促進產后康復,對乳房進行按摩。按摩乳房的手法:取穴位膻中、重府、乳根、天池按摩,然后環(huán)形按摩乳房8min~12min,五指梳抓乳房8遍~10遍,做完一側再做另一側[2]。產后便秘,指導產婦合理安排膳食,多喝湯、喝水,主食多樣化,在吃肉、蛋的同時,還有吃一些含纖維素多的新鮮蔬菜和水果,配合腹部天樞、氣海、關元穴位按摩。鍛煉骨盆底肌及筋膜的縮肛動作;增強腹肌張力的抬腿;鍛煉腰肌的腰肌回轉運動等產后保健操,預防子宮脫垂和尿失禁,促進子宮康復。
1.4 評價方法 采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問卷(WHOQOL-100)中文版量表對符合本研究納入標準的產婦進行測評調查,該量表用來評估產褥期婦女的生活質量,該量表共有100個條目,包括與生活質量有關的生理、心理、社會、環(huán)境、獨立性、個人信仰6個維度24個方面以及生活質量總評價,每個維度得分按百分制計分,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質量越好[3]。產后42d回醫(yī)院體檢時進行評價。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內容包括20個項目5個方面,分別為服務態(tài)度和熱情、工作能力、關愛與溝通、病區(qū)管理和健康教育,答案為滿意、一般、不滿意。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對兩組產婦家庭訪視后所觀察的相關指標與數據經整理后均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計量資料與計數資料差異對比分別采用t檢驗與χ2檢驗。以P<0.0 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產褥期婦女 WHOQOL-100量表得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產褥期WHOQOL-100量表得分比較(±s) 分
表1 兩組產婦產褥期WHOQOL-100量表得分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生理功能 心理職能 社會關系 環(huán)境 獨立性 個人信仰對照組 100 47.18±1.56 43.03±1.33 49.21±2.66 54.34±1.69 53.11±1.21 60.15±3.55觀察組 100 61.20±1.31 51.44±2.75 60.91±3.14 57.19±2.22 63.41±2.37 67.59±4.12 t值 -68.82 -27.53 -28.43 -10.22 -38.71 -13.68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兩組護理滿意優(yōu)良率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對家庭訪視的滿意度比較
個性化護理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個性化的、整體有效的護理模式,其針對病人的性別、年齡、病種,家庭社會關系等多方面的不同,把病人具有自我性格和家庭社會特征的完整個體來看待,以病人的個性需求為中心開展護理,在整個護理過程中強調的是每一個人都獨一無二的個體,要尊重病人的個性[4]。有研究表明,個性化護理在產婦護理中對改善護患關系及提高護理質量有重要意義[5]。
本研究運用中醫(yī)護理技術在家庭訪視中給予產婦個性化康復指導和干預護理,將護理干預貫徹于產婦從入院分娩到出院后隨訪的整個過程,可提高產婦對產后認知水平,增強產婦心理應對能力,解決了產婦出院后護理支持不足的問題,為產婦提供連續(xù)性的健康指導服務,改善不良生活方式,促進產后康復,發(fā)揮產婦在自身康復中的主人翁地位,變替代護理為自我護理,變被動為主動,提高病人及其家屬的護理能力。結果顯示,護理滿意度和生活質量顯著高于對照組。因此,中醫(yī)護理干預為產后康復提供“簡、便、廉、驗、效”的服務手段,操作簡便,效果顯著,產婦滿意,利于康復,對提高產婦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1]張秀泉.產褥期保健的重要性[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1,17(5):267-268.
[2]李茹燕,趙新霞,汪紅艷,等.早期乳房按摩對剖宮產產婦術后泌乳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2):3101-3102.
[3]郝元濤,方積乾.世界衛(wèi)生組織生存質量測定量表中文版介紹及其使用說明[J].現代康復,2002,4(8):1127-1129.
[4]付紅霞.個性化護理模式在產科病房中的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08,6(23):226-227.
[5]單鳳嬋,陳娟,羅曉麗.個性化護理在產婦護理中對改善護患關系及提高護理質量的意義研究[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2(2):307-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