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主要以認知語言學(xué)的概念隱喻理論為基礎(chǔ),以愛情為主題的英漢流行歌曲中的歌詞為研究對象,重點探討歌詞中出現(xiàn)的愛情隱喻,基于人類經(jīng)驗的相似性,總結(jié)出了中西方對于愛情隱喻所共享的內(nèi)容,在大量的歌曲庫中找出涵蓋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詞句,并對其中相異部分進行分析,窺探其原因。
關(guān)鍵詞:概念隱喻理論; 愛情; 流行歌曲; 差異
作者簡介: 劉景旭,男,云南昭通人,云南師范大學(xué)翻譯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口譯實踐及漢英翻譯研究。
[中圖分類號]:H315.9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8--02
一. 引言
隱喻研究源遠流長,西方對隱喻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斯多德時期。亞里斯多德認為,隱喻是一個詞體替代另一個詞來表達同一意義的語言手段,兩者屬于一種對比關(guān)系(束定芳,2000: 2)。以亞里士多德為代表的傳統(tǒng)隱喻觀認為,隱喻是對普通平淡語言的修飾,是為了獲取某種效果而采用的一種修辭手段,是對常規(guī)語言的偏離,與人的思維沒有關(guān)系(葉素貞,2013: 93)。多年來,隱喻研究都一直停留在詞語層次上,隱喻的功能被視作是一種“附加的”裝飾。 隨著認知語言學(xué)的興起與發(fā)展,尤其是1980年萊考夫和約翰遜(Lakoff & Johnson《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一書的出版,成為隱喻研究史上的一個轉(zhuǎn)折點,從此隱喻的研究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他們提出了概念隱喻理論(metaphorical concepts theory),并且認為隱喻無所不在,在我們的思想當(dāng)中,人類的概念系統(tǒng)就是建立在隱喻之上的(Lakoff & Johnson 1980: 3}”。人們越來越多地開始認識隱喻強大的認知功能,并將其作為識解客觀世界的有力工具。
二. 概念隱喻理論及與“愛情”的相關(guān)認知研究
概念隱喻(conceptual metaphor)是指把一個概念域(源域)的結(jié)構(gòu)映射到另一個概念域(目標(biāo)域)的認知過程(Lakoff &Johnson, 1980)。概念隱喻涉及兩個認知域:始源域(source domain)和目標(biāo)域(target domain)。始源域標(biāo)示詞語的字面意義,而目標(biāo)域則表明詞語的隱喻意義。根據(jù)概念意義的不對稱性特征,隱喻的映射總是從始源域至目標(biāo)域,即:兩個認知域之間的映射是用始源域來感知目標(biāo)域(孫亞,2008: 77)。隱喻常利用一種概念來表達另一種概念,從結(jié)構(gòu)上而言,這兩種概念屬于不同的兩個域,是有區(qū)別的。但隱喻的實現(xiàn)是基于兩個概念域之間的相似性或者合成相似性(趙艷芳,2000: 101)。也就是說,概念隱喻產(chǎn)生的基礎(chǔ)是兩個概念域的相似性,即人們通過具體的概念來識解較為抽象的概念。Kovecses (2002)歸納出24條英語中的愛情隱喻,也有不少學(xué)者從宗教、文化、習(xí)俗等方面對不同語言對于愛情隱喻的差異進行分析。
三. 英漢流行歌曲中共享的概念隱喻
由于人類許多行為、活動以及思維模式本身具有很大程度的相似性,故在運用概念隱喻表達愛情的時候也具有很大的相似性,這一點是與語言、文化無關(guān)的。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可見英漢流行歌曲中相似的概念隱喻。
(一) 愛情是旅程。
在流行歌曲中,愛情常常被比作旅程。作為始源域,旅程有著十分豐富的內(nèi)在結(jié)構(gòu),比如:戀愛雙方是旅行者,旅途中遇到的艱難險阻對應(yīng)戀愛中遇到的種種挫折和變故,有的人堅持下來了,而有的人卻中途放棄,分道揚鑣;如:
海的思念綿延不絕,終于和天在地平線交匯,如果愛走的夠遠,應(yīng)該也會和幸福相見。(張韶涵《遺失的美好》)。
分岔的愛情,讓眼淚隔出銀河的距離。( 張杰《何必在一起》)
You have the keys to my heart now.And Ill wait for the moment you walk the road of love. (Ana Terra Blanco, Walk the Road of Love )
(二) 愛情是游戲。
在流行歌曲中,愛情常常被比作是一場游戲,戀愛雙方是游戲的參與者,雙方必須遵循一定的游戲規(guī)則,否則就會因犯規(guī)而出局?!吨傧囊怪畨簟分?,莎士比亞曾說:愛情是一場雙贏的游戲。然而在流行歌曲中,大多以輸贏勝負來評判。若想在游戲中取勝,或占據(jù)有利地位,否則就會處于被支配的地位。如:
那只是一場游戲一場夢,不要把殘缺的愛留在這里,在兩個人的世界里不該有你。(王杰《一場游戲一場夢》)
是誰開始先出招沒什么大不了,見招拆招才重要。(蔡依林《愛情三十六計》)
Baby you dropped the ball .And now the game is throughCause you tried to play both sides.(Franco Battiato, The Game Is Over)
(三) 愛情是植物。
在流行歌曲中,我們常常能聽到“愛情是植物”這一概念隱喻,因愛情的發(fā)展過程與植物的生長過程相似,即播種、生根、開花、結(jié)果。要想收獲愛情的果實,必須要精心呵護,而且要有感情的悉心澆灌。在古希臘神話中,玫瑰集愛與美于一身,既是美神的化身,又溶進了愛神的血液。所以玫瑰備受作詞人的青睞。另外,一段失敗的感情常常被比作枯萎的花朵,有時還會比如成凄涼的落葉。例如:
愛是迷迷糊糊天地初開的時候那已經(jīng)盛放的玫瑰。(周華健《天下有情人》)
I sowed the seeds of love,gathered them up in the morning so clear. (Loreena Mckennitt, Seeds of love)
四. 英漢流行歌曲中相異的概念隱喻
由于宗教、文化、習(xí)俗等的不同,英漢流行歌曲中的概念隱喻存在一定的差異,體現(xiàn)為其語言的獨特性。
(一) 漢語流行歌曲中獨特的概念隱喻
1. 愛情是偶居的雙棲動物。
漢語中常用成雙成對、比翼雙飛的動物來隱喻愛情,如比翼鳥、雙飛燕、鴛鴦以及蝴蝶等。例如:
在天愿做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夫妻雙雙把家還》)
碧草青青花盛開彩蝶雙雙久徘徊,千古傳頌生生愛山伯永戀祝英臺。(《梁?!罚?/p>
另外,因為鴛鴦常常成雙成對出現(xiàn),故常被世人用來喻指愛情的甜蜜與忠貞。鴛鴦作為中國特有的鳥類,雖然后被西方國家引進,但幾乎不被用來隱喻愛情。
2. 愛情是姻緣。
中國人民自古以來受到佛教的影響。根據(jù)佛教觀點,宇宙間的現(xiàn)象是由“因”和“緣”促成的,也暗示著為人與人在茫茫人海中能夠擦肩相遇,進而結(jié)為夫妻、相伴終生也被認為是命運的安排,因此要好好珍惜。如:
著名詩人席慕容在《回眸》中曾這樣寫道:
今生,我尋覓前世失落的足跡
跋山涉水走進你的眼中
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換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過
我用一千次回眸換得今生在你面前的駐足停留
從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愛情是緣分”這一概念隱喻在漢文化中的根深蒂固。
(二) 英語流行歌曲中獨特的概念隱喻
愛情是統(tǒng)一體。這一隱喻概念來源于《圣經(jīng)》中亞當(dāng)和夏娃的故事?!妒ソ?jīng)》是西方社會最重要也是流傳最廣的基督教教義,其影響深入到人們生活的各個領(lǐng)域,當(dāng)然也包括人們對情感的表達(唐倩,2009:52)。與漢語中用偶居雙棲動物不同,英語偏向使用one,match等詞來表達“愛情是統(tǒng)一的整體”這一思想。
We function as a unit.(Love Is Forever)
Like a cigarette,I will be your perfect match.(Perfect Match)
五. 結(jié)語
通過對英漢流行歌曲中愛情概念隱喻的對比分析,筆者發(fā)現(xiàn)隱喻已遠遠超出純粹的修辭功能,是人們認識和解釋世界的有力工具。英漢語言中的愛情隱喻既有相似之處,也有其各自的特點,其中共享部分源自人們對于愛情相似的情感體驗以及類似的思維方式,而其不同點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通過研究,使得對流行歌曲中有關(guān)愛情深層次的概念隱喻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以便更深刻的理解歌詞大意。
參考文獻:
[1] LAKOFF G, 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
[2] 藍純,鄭霞. 宋詞與當(dāng)代流行歌曲中的愛情認知模式[J]. 外語研究,2011, (5) : 51一58
[3] 束定芳.隱喻學(xué)研究[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2
[4] 孫亞. 語用和認知概論[M]. 北京:北京大學(xué)出版社,2008
[5] 唐倩. 對歌詞中“愛情”概念隱喻的認知研究[M]. 蘇州教育學(xué)院學(xué)報,2009 , ( 4) : 50 - 52
[6] 葉素貞. 流行歌曲中的植物愛情和戲劇愛情[J]. 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xué)院學(xué)報,201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