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林肯的《葛底斯堡演講》是歷史上著名的演講名篇,多年來我國許多人都曾嘗試翻譯此篇演講詞。本文將以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里刊載的演講詞翻譯以及許淵沖《翻譯通訊》里刊載的演講詞翻譯為主,對這兩篇譯文進行淺略分析,談?wù)劰P者對這兩篇譯文的看法。
關(guān)鍵詞:林肯《葛底斯堡演講》漢譯文;張培基《英漢翻譯教程》;許淵沖《翻譯通訊》
作者簡介: 楊再旺(1994-),女,就讀于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
[中圖分類號]:H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1--01
一、原文分析
1863年11月19日,林肯在賓夕法尼亞州葛底斯堡的葛底斯堡國家公墓揭幕式中發(fā)表此次演說,哀悼在長達五個半月的葛底斯堡之役中陣亡的將士。林肯《葛底斯堡演講》全文總共10個句子,267詞,演說時間只有兩分鐘。本文同屬表達型文本和呼喚型文本。文章沒有任何多余的贅言,開門見山,立即轉(zhuǎn)入正題;結(jié)尾語氣堅定,給聽眾留下感情奔放、情意深切、邏輯嚴密和生動有力的深刻印象。
二、譯文比較分析
1、詞匯選擇
原文1:Fourscore and seven years ago ... a new nation, conceived in Liberty, and dedicated to the proposition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張譯:七八十年以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路上創(chuàng)立了一個新國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來平等的原則。
許譯:七八十年前,我們的先輩們在這個大陸上建立了一個以自由為理想、以人人平等為宗旨的新國家。
文中conceived 和dedicated 兩個動詞的含義對于表現(xiàn)這個國家的自由平等有重要的作用。張分別使用“孕育”、“奉行”兩個動詞來體現(xiàn);許則簡化了這兩個詞,以“神似”的意譯來取代了直譯,“一個以自由為理想、以人人平等為宗旨的新國家”。筆者認為,翻譯中所表達的原文含義比翻譯中所采用的結(jié)構(gòu)更為重要,許的簡化翻譯使得譯文丟失了部分原文的內(nèi)容。
原 ?文2:But, in a larger sense, we cannot dedicated—— we cannot consecrate——we cannot hallow——this ground.
張譯:但是,從更廣泛的意義上來說,這塊土地我們不能夠奉獻,我們不能夠圣化,我們不能夠神化。
許譯:但是,從更深刻的意義來說,我們不能使這一角戰(zhàn)場成為圣地,我們不能使它流芳百世,我們不能使它永垂青史。
原文中這三個詞dedicated, consecrate和hallow意思逐步深入遞進,烘托了犧牲戰(zhàn)士們的崇高性,表現(xiàn)出了莊重嚴肅的情感。dedicated 有“奉獻,投身于、致力于”的意思;consecrate有“為……祝圣,使圣化”的意思;hallow有“把……視為神圣,使成為神圣”的意思。因此,可以看出,張是根據(jù)原文,以直譯的方式來處理這個句子。許則進行了加工,用四字成語顯得更有氣勢,語氣不斷加深。
2、句式結(jié)構(gòu)與邏輯
原 ?文3:It is rather for us…… task remaining before us——that from these honored dead…… he last full measure of devotion; that we …… shall not have died in vain; that the nation shall... and that government 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 shall not perish from the earth.
張譯:倒是我們應(yīng)該在這里把自己奉獻于仍然留在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wù)——以便使我們從這些光榮的死者身上汲取更多的奉獻精神,來完成他們已經(jīng)完全徹底為之獻身的事業(yè);以便使我們在這里下定最大的決心,不讓這些死者們白白犧牲;以便使國家在上帝福佑下得到自由的新生,并且使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永世長存。
許譯:我們更應(yīng)該獻身于我們面前的偉大任務(wù),更應(yīng)該不斷向這些光榮犧牲的烈士學(xué)習,學(xué)習他們?yōu)槭聵I(yè)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更應(yīng)該在這里下定決心,一定不讓這些烈士的鮮血白流;這個國家在上帝的保佑下,一定要得到自由和新生,這個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一定不能從地球上消失。
這段話句式結(jié)構(gòu)復(fù)雜,4個that引導(dǎo)了4個task的同位語從句。從句式結(jié)構(gòu)到具體的措辭,兩位先生的翻譯都有很大的不同。張用“以便使……以便使……以便使……并且使……”的句式結(jié)構(gòu)對原句進行分解;而許采用的是“更應(yīng)該……更應(yīng)該……更應(yīng)該……一定要……”句式結(jié)構(gòu)。二者翻譯均有排比句式的強烈情感色彩。而對于原文中出現(xiàn)的shall,張譯為“讓,使”,許譯為“讓,一定”。從許的措辭,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定不能從地球上消失”等中,可以看出他的翻譯相對情感色彩更為激烈,強硬;而張的翻譯,如“白白犧牲”“永世長存”等,則較為緩和的情感,更能表現(xiàn)出對犧牲者的謙卑的態(tài)度。
三、總結(jié)
《葛底斯堡演講》屬于政治性的演講詞,兩位先生的譯作各有千秋。張培基的譯文貼切原文意思,詞句的翻譯處理更加精致;許淵沖的譯文多采用四字成語,氣勢磅礴。但是,筆者認為后者的翻譯在細節(jié)處理,如遣詞用句上過于意譯。因此,筆者認為張培基的譯文較好。
參考文獻:
[1]古今明《林肯葛底斯堡演說詞譯文的對比分析》外語研究[J]1988年第4期
[2]宗福?!?林肯總統(tǒng)葛底斯堡演說詞>漢譯研究》《鎮(zhèn)江師專學(xué)報》[J]1998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