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華
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中應用的效果評價
周麗華
目的 對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中的應用效果進行評價。方法 100例進行分娩的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 觀察組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措施的基礎上, 對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對兩組患者護理的效果進行分析對比。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明顯短于對照組, 滿意度也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應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能夠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縮短患者的住院天數(shù), 值得在臨床護理方面進一步推廣應用。
婦產科;臨床護理路徑;效果評價
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新型的護理服務模式, 其具有能夠減少醫(yī)療資源浪費和促進患者康復的優(yōu)點[1]。臨床護理路徑主要是在護理過程中針對某一種疾病, 將患者入院時的檢查情況、診斷、住院后的治療和護理以及出院后的護理作為縱軸, 橫軸為時間段, 制成一個日程表[2], 通過圖標的形式,能夠更加明確和清晰的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 使患者能夠得到更好地護理服務, 保證患者臨床治療的順利進行, 從而避免出現(xiàn)治療和護理方面的失誤, 使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得到有效的提高。本文選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入住本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對其實施不同的護理措施, 并對其護理效果進行分析,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4月~2013年7月入住本院進行分娩的10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 年齡20~39歲, 其中3例為經產婦, 其余均為初產婦, 妊娠周期37~42周, 無患者發(fā)生產程延長, 所有患者在分娩過程中的出血量均<400 ml,分娩后, 所有產婦均未出現(xiàn)并發(fā)癥現(xiàn)象。本次研究中排除了乳腺炎和產后發(fā)熱的產婦。將100例產婦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50例。兩組患者的年齡、生產經驗、妊娠周期以及分娩過程中出血量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guī)護理措施, 使用常規(guī)的產褥觀察表進行護理效果觀察。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使用臨床護理路徑表進行觀察, 同時對產褥期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臨床護理路徑由護理工作者進行制作, 主要內容為臨床護理的具體工作以及患者的具體情況主要包括:產褥期觀察、患者個人衛(wèi)生清潔、病房清潔、飲食狀況、睡眠狀況、相關檢查、醫(yī)療措施、健康教育以及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臨床護理路徑表的坐標橫軸為患者住院天數(shù), 縱軸則為各項觀察指標, 相關護理人員應嚴格按照臨床護理路徑表的規(guī)定內容進行操作, 對患者進行密切的觀察,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變化對患者的病情發(fā)展進行分析, 根據患者的病情對患者進行及時的健康宣教并采取相應的護理干預措施。如患者病情發(fā)展無異常, 并且患者對護理服務也滿意,即可在臨床護理路徑表的考核一欄中, 進行打鉤。
1.3 療效判定標準 療效判定主要以臨床護理路徑表中的內容作為參考對象, 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變化, 對其效果進行總結對比, 如平均住院時間、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等。對兩組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調查, 自設問卷調查表, 調查結果分為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 滿意度=(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shù)×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住院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 護理服務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其他各科室(主要包括普外科、感染科、婦產科、兒科、泌尿內科等)醫(yī)護人員的滿意度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對比[ x-±s, n(%)]
在對患者提供臨床護理服務的過程中, 臨床護理路徑的實施, 能夠使護理服務有效的向標準化和程序化轉變, 能夠使醫(yī)院各科室部門之間合作更加緊密, 加強各科室之間的維系, 使醫(yī)護人員和患者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化, 避免醫(yī)患糾紛的發(fā)生, 有利于促進護理服務實施過程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 減少信息交流的中間環(huán)節(jié), 從而減少醫(yī)療資源的浪費,同時, 又能使患者在產褥期間的護理質量得到保證, 最大限度的提高醫(yī)院的工作效率和各科室的護理服務質量[3]。另外,臨床護理途徑的實施, 還能夠顯著減短患者的住院時間, 不僅減輕了患者的經濟壓力, 同時還減輕了患者身心的痛苦。
醫(yī)院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開展臨床護理路徑后, 應定期對相關護理人員進行專業(yè)化的培訓。每天每班次進行執(zhí)勤的護理人員應對當天的臨床護理路徑內容具有足夠的了解, 根據當天的內容安排, 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 對患者進行適當?shù)男睦硎鑼? 耐心的為患者講解相關的健康知識, 根據患者的病情變化, 對護理效果進行評價。在臨床護理路徑表中, 護理人員應詳細認真的記錄好每位患者的恢復路徑以及患者所期望達到的恢復目標, 使患者能夠對治療和護理措施的目的有著足夠的了解和充分的信心, 使患者對自己身體的恢復情況有所了解, 從而更加積極的配合就醫(yī)、配合護理工作的開展[4], 提高護理效果。詳細的臨床護理路徑圖, 能夠更好地為患者服務, 使患者住院期間的各項健康需求的到最大限度的滿足, 縮短其住院時間, 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本次研究中, 實施臨床護理路徑的患者的護理效果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明顯優(yōu)于單一性的常規(guī)護理。
綜上所述, 在婦產科的臨床護理中實施臨床護理路徑,不僅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護理效果, 還能夠提高患者對醫(yī)院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
[1] 陳桂娥.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實施及效果評價.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 6(18):3519-3520.
[2] 張瑞永.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中的應用價值.河北醫(yī)藥, 2012, 34(12):1901-1902.
[3] 孫研.臨床護理路徑在婦產科的應用效果觀察.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3, 22(10):162.
[4] 戴紅霞, 成翼娟.臨床路徑——科學、高效的醫(yī)療管理新模式.中華護理雜志, 2009, 38(3):208-210.
10.14163/j.cnki.11-5547/r.2015.24.171
2015-03-09]
638300 四川省岳池縣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