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祖悌
·藥物與臨床·
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兒無痛腸鏡的臨床研究
楊祖悌
目的 觀察不同劑量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用于小兒無痛腸鏡的麻醉效果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方法 90例備行腸鏡檢查患兒隨機分為三組, 即0.01 μg/(kg·min)瑞芬太尼(A組)、0.02 μg/(kg·min)瑞芬太尼(B組)和0.03 μg/(kg·min)瑞芬太尼(C組), 各30例。觀察并記錄各組患者麻醉前、腸鏡插入時、檢查中、清醒時各時間點時的血壓(BP)、心率(HR)、呼吸頻率(RR)、血氧飽和度(SpO2)變化、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及蘇醒時間。結(jié)果 三組均為無痛腸鏡提供有效的鎮(zhèn)痛, 但C組麻醉效果最優(yōu), 丙泊酚用量少,血流動力學相對平穩(wěn), 喉或支氣管痙攣、嗆咳及呼吸抑制發(fā)生率低, 蘇醒時間短(P<0.05)。結(jié)論 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應用于小兒無痛腸鏡檢查麻醉深度易控制、安全平穩(wěn), 術(shù)后蘇醒迅速, 并發(fā)癥少, 鎮(zhèn)痛效果滿意, 以0.03 μg/(kg·min)為宜。
小兒;無痛腸鏡;麻醉;瑞芬太尼;丙泊酚
目前腸鏡檢查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診療中常見的檢查和治療手段, 對于小兒行腸鏡檢查時因其依從性差, 常采用全身麻醉下行腸鏡檢查。以往多選用氯胺酮靜脈麻醉, 麻醉效果常不滿意, 近年來本院將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聯(lián)合靜脈麻醉用于小兒腸鏡檢查, 效果滿意,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門內(nèi)鏡中心與2012年9月~2014年3月?lián)衿谛袩o痛腸鏡檢查或治療的患兒90例, 年齡3~12歲 , 平均年齡(6.5±1.5)歲 , 體重 9~30 kg, 平均體重(15.8±8.6)kg。 ASAⅠ~Ⅱ級, 患兒麻醉前6 h禁食, 4 h禁飲。其中單純腸鏡檢查51 例, 取病理活檢16 例, 腸鏡下行腸息肉切除術(shù) 23例。隨機將患兒分為三組, 即0.01 μg/(kg·min)瑞芬太尼(A組)、0.02 μg/(kg·min)瑞芬太尼(B組)和0.03 μg/(kg·min)瑞芬太尼(C組), 各30例, 所有患兒檢查前無發(fā)熱及上呼吸道感染等。三組患兒在年齡、性別、體重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麻醉前常規(guī)禁食、水, 腸道準備, 備好各種搶救藥品、氣管導管、喉鏡、氣管切開包, 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術(shù)前肌內(nèi)注射阿托品0.015~0.02 mg/kg(心率>160次/min者術(shù)前可不用, 術(shù)中根據(jù)情況使用)?;純喝霗z查室后監(jiān)測BP、 HR、RR、SpO2。給予面罩吸氧(4~5 L/min), 同時建立靜脈通道:A組緩慢靜脈注射瑞芬太尼(批號:6140417, 宜昌人福藥業(yè)有限公司)0.01 μg/(kg·min), 再緩慢靜脈注射丙泊酚(批號:X140618-2, 廣東嘉博制藥有限公司)3~5 mg/(kg·h), 待患兒待睫毛反射消失后進行插鏡檢查。B組先給予瑞芬太尼0.02 μg/(kg·min)緩慢靜脈注射, 再緩慢靜脈注射丙泊酚3~5 mg/(kg·h)。C組先給予瑞芬太尼0.03 μg/(kg·min)緩慢靜脈注射, 再緩慢靜脈注射丙泊酚3~5 mg/(kg·h)。三組患者術(shù)中四肢活動時單次靜脈追加丙泊酚0.3 mg/kg。常規(guī)給予面罩輔助呼吸。
1.3 監(jiān)測指標 觀察并記錄三組患兒誘導前(T0)、麻醉后(T1)、檢查中(T2)、檢查后(T3)的BP、HR、SpO2變化;記錄患兒的丙泊酚的用量、入睡時間 、蘇醒時間;記錄術(shù)中體動反應、呼吸抑制的情況以及蘇醒期惡心、嘔吐、煩躁等不良反應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 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各時間段平均動脈壓(MAP)、HR、SpO2對比 各組患兒睫毛反射消失, 瞳孔固定后測得的MAP、SpO2較誘導前均有明顯降低(P<0.05), 其中MAP、HR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以SpO2低于95%為低氧標準, C組低氧的發(fā)生率較其他兩組高(P<0.05)。見表1。
2.2 三組丙泊酚用量術(shù)畢蘇醒時間對比 A組丙泊酚用量明顯高于B、C兩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術(shù)后舒醒時間也長于B、C兩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三組各時間段MAP、HR、SpO2對比( x-±s)
表2 三組丙泊酚用量術(shù)畢蘇醒時間對比( x-±s)
丙泊酚作為一種起效快、半衰期短、復蘇迅速、完全等優(yōu)點的麻醉藥物, 經(jīng)常用于門診的短小手術(shù)或侵入性檢查的麻醉[1]。但丙泊酚無鎮(zhèn)痛作用, 單獨應用則藥物量大, 容易引起血壓下降、呼吸變淺、舌根后墜、呼吸頻率減慢甚至呼吸暫停等不良反應, 尤其是小兒更容易出現(xiàn)上述不良反應[2,3]。常常需要復合阿片類藥物來增加鎮(zhèn)痛效果, 從而減少丙泊酚用量, 減少其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本組研究結(jié)果顯示:在檢查過程中丙泊酚用藥總量上, B、C組明顯少于A組(P<0.05), A組檢查后蘇醒時間明顯長于B、C組, 蘇醒質(zhì)量也低于B、C組(P<0.05)。瑞芬太尼是目前半衰期最短的阿片類鎮(zhèn)痛藥,體內(nèi)代謝主要被血液和組織非特異性酯酶水解, 起效迅速、代謝快、半衰期短, 靜脈持續(xù)泵入無蓄積作用, 且鎮(zhèn)痛作用強,對心血管功能影響小, 已廣泛用于臨床[4,5]。在整個檢查操作過程中患兒沒有出現(xiàn)低血壓和心動過緩, 提示三組用藥量對心血管系統(tǒng)均是適度的, 也不引起蘇醒延遲。當配伍丙泊酚時, 既可克服其呼吸、循環(huán)相關(guān)的不良反應又可以減少丙泊酚的用量、縮短蘇醒時間、提高蘇醒質(zhì)量, 沒有復發(fā)性呼吸抑制的危險, 提高了檢查操作的質(zhì)量, 使患兒檢查更安全、舒適。
總之, 不同濃度的瑞芬太尼復合丙泊酚麻醉均能有效地用于無痛小兒腸鏡檢查, 且麻醉深度適宜, 生命體征穩(wěn)定,不良反應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少, 復蘇快, 行小兒無痛腸鏡檢查瑞芬太尼的濃度以0.03 μg/(kg·min)效果為最佳。
[1] Dar AQ, Shah IA.Anesthesia and sedation in pediatric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ic procedures:A review.World J Gastrointest Endosc, 2010, 2(7):257-262.
[2] 莊心良, 曾因明, 陳伯變.現(xiàn)代麻醉學.第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 2004:487.
[3] 周國斌.小兒氣管異物的麻醉處理(附70例報告).臨床麻醉雜志, 2004, 1(5):283-286.
[4] Beers R, Camporesi E.Remifentanil update:clinicalacience and utility.CNS Drugs, 2004, 18(15):1085-1104.
[5] Egan TD, Kern SE, Muir KT, et al.Remifentanil by bolus injection:a safety, pharmacokinetic, pharmscodynamic andage effect investigation in human volunteers.Br J An-aesth, 2004, 92(3):335-343.
10.14163/j.cnki.11-5547/r.2015.05.091
2014-09-24]
473000 南陽市南石醫(yī)院麻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