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志義,葛富榮
(1.江蘇省船舶設計研究所有限責任公司,江蘇鎮(zhèn)江212003;2.江蘇省宿遷市港口管理局,江蘇宿遷223800)
隨著我國對外貿易、經濟建設的不斷發(fā)展,港口吞吐量與船舶流量迅速增加,沿海航區(qū)水上航標執(zhí)法和維護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為完成監(jiān)管、維護巡檢和應急反應任務需要配備具有突出適航性、不沉性、操縱性、安全性以及舒適性的船舶,有必要配置滿足要求的沿海航標工作船,以提升海事處置能力,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按照上述要求提出的總體設計思想如下:
(1)船舶技術性能先進,具有良好的快速性和抗風浪性,保證在復雜海況條件下能完成航標搶修任務。
(2)體現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吸納航標工作人員的用船經驗和建議,為航標工作人員創(chuàng)造方便、舒適、優(yōu)良的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
(3)動力配置優(yōu)良,機艙布置合理,方便設備維護保養(yǎng)。
(4)艙室內裝舒適典雅,內裝材料選用輕質環(huán)保,有利于降低船舶重心高度,提高船舶的綜合性能指標,并能做到防火、防潮、防變形及保溫。
沿海航標工作船為鋼質單甲板、單底、橫骨架式線形、尾機型,由雙機雙槳柴油機推進的船舶。該船能在沿海航區(qū)的環(huán)境條件下作業(yè);能在開闊海區(qū)擔負航標巡檢任務;能在急流區(qū)、礁石區(qū)、淺水區(qū)和漁網區(qū)擔負航標應急搶修任務;在風浪中靠船時,能經受大的撞碰和擠壓;生活配套設施滿足沿海正常執(zhí)行航標巡檢任務要求,能確保船員有較好的舒適性。
總長 34.50 m
水線長 33.75 m
型寬 8.60 m
型深 3.00 m
設計吃水 1.80 m
航區(qū) 沿海
主機型號 康明斯KTA19-M640
主機功率 2×434 kW
主機轉速 1 744 r/min
航速 12 kn
定員 11人
34.5 m沿海航標工作船總布置圖如圖1所示。
(1)主甲板以下從艏至艉布置有艏尖艙、淡水艙兼壓載水艙、儲存艙、孔艙、移動配載裝置艙、機艙、燃油艙、壓載水艙、舵機艙等。
(2)主甲板上分3大區(qū)域:尾部系泊區(qū)、甲板室區(qū)、中部作業(yè)區(qū),首部錨泊區(qū)。
尾部系泊區(qū):設有1臺電動系纜絞盤、1臺鋼索卷車、1臺纖維索卷車、1只雙滾輪導纜鉗、1只雙十字帶纜樁。
甲板室區(qū):設置廚房、會議室兼餐廳、機艙棚、1個雙人間、2個四人間、衛(wèi)生間、電工間和工具間。
中部作業(yè)區(qū):設1臺70 kN-9.5 m液壓回轉式起重機、1臺120 kN臥式液壓(鉸鏈)絞車、1臺液壓小絞車用于整理錨鏈、1臺鋼索卷車、1臺纖維索卷車、2只三滾輪導纜器、4只工作用雙十字帶纜樁、4只掣錨(鏈)器。甲板設有孔艙用于擱置浮鼓,以及可拆式吊臂支架。
首部錨泊區(qū):設2只起錨絞/系纜絞盤、2套航行錨泊設備、2只雙十字帶纜樁,首舷墻上設2只雙滾輪導纜鉗、導纜孔等。
(3)駕駛甲板:前面為駕駛室,后部設船長室、輪機長室、衛(wèi)生間。
圖1 34.5 m沿海航標工作船總布置圖
沿海航標工作船主要用于Φ2 400 mm浮鼓的設置和5 t錨石的起拋作業(yè)。按該要求配置了液壓起重機,并設置移動配載裝置艙。移動配載裝置總重9 t,配重6 t,移動配載裝置與甲板上的起重機可通過感應裝置聯(lián)動或手動,以平衡船舶作業(yè)時的橫傾,滿足了在復雜海況條件下作業(yè)的要求。
移動配載系統(tǒng)由移動配載機構和自動控制系統(tǒng)組成。移動配載機構設置在船舶底艙,主要由配重小車、配重小車運行軌道和配重小車驅動裝置組成。配重小車的驅動齒輪受減速電機驅動與齒條軌道嚙合,小車在軌道上水平往復運動;自動控制設備根據實時采集的工作船舶的相關橫傾參數,實時控制移動配載小車的運動方向、距離和速度,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工作船體的橫傾力矩,提高航標工作船的側吊能力,確保工作船舶吊裝作業(yè)時的安全和穩(wěn)定性能;船舶在非作業(yè)航行狀態(tài)時,也可以通過調整移動配載的位置平衡船體裝載狀態(tài),調整浮態(tài),有利于船舶的安全快速航行。
液壓起重機的主要任務是吊標,同時兼顧吊放甲板機械設備等。液壓起重機布置在駕駛室前部,且靠近船中。此布置重心位置較好,有利于航標作業(yè)位置起吊,但對駕駛室操作視角有影響,且駕駛室對錨鏈絞車的操作視角也有影響。最終綜合本船的設計要求和使用經驗等,選取液壓起重機比較合適。
液壓起重機參數如下:
安全工作負荷 50 kN×11.5 m
70 kN×9.5 m
起升高度 30 m
起升速度 10 m/min
回轉速度 0.6 r/min
回轉角度 <360°
變幅時間 70 s
變幅角度 70°
最大回轉半徑 11.5 m
最小回轉半徑 4 m
電機功率 37 kW
根據沿海航標工作船主要突出航標的快速搶修的作業(yè)特點,以及航標船舶作為重要的監(jiān)管裝備必須具有良好的快速性、操縱性,確定了航速不小于12 kn的指標要求,以便在航標發(fā)生故障時該工作船能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在滿足該航速的前提下,根據船型阻力性能估算所需推進功率約為400 kW。經過詳細的分析比較和優(yōu)化設計,最終確定沿海航標工作船主機選用2臺Cummins KTA19-M640渦輪增壓中冷柴油機。該主機外形尺寸、重量均比較合適,耐久性、可靠性和經濟性較好,滿足使用要求,并經過機槳匹配,可以達到航速指標。
機艙位于Fr8至Fr23間,總長9 m,寬8 m。機艙敷設臺階式花紋鋁板,軸弄部分花紋鋁板鋪設局部升高加以保護。在Fr8至Fr12間設斜梯可進出機艙。機艙出口處設有1個值班室,值班室設有監(jiān)控臺、空調和椅子,改善了輪機工作人員工作環(huán)境。
本船動力裝置為雙機雙槳,2臺推進主機組距舯1 900 mm對稱布置,配套D300A型船用齒輪箱,減速比為4.0。主機和齒輪箱通過高彈聯(lián)軸節(jié)相連。尾軸管裝置設有2道油潤滑白合金軸承,艉管與前后軸轂及中套管采用環(huán)氧樹脂定位工藝粘接。
本船配置2臺75 kW船用發(fā)電機組,1臺航行用,2臺并車作業(yè)用。
34.5 m沿海航標工作船的主機組控制采用美國KE-4a電控軟軸駕機合一遙控系統(tǒng),主機組操縱由駕駛室內操縱手柄,經電軟軸來控制柴油機轉速快慢及齒輪箱倒、順、停。電控軟軸的應用減輕了船員的勞動強度,保證了船舶的安全性和操縱性。
機艙值班室設監(jiān)控臺。主機、發(fā)電機組、舵機系統(tǒng)、齒輪箱等設備的監(jiān)測、顯示與報警均可在監(jiān)控臺和駕駛室集控臺上的終端進行顯示。機艙監(jiān)控報警箱由西門子PLC構成。
34.5 m沿海航標工作船設計在滿足規(guī)范、法規(guī)的前提下,充分考慮了運營的經濟性、船舶的舒適性,進行了綜合比較并不斷改進提升,使該船擁有良好的性價比。該航標工作船的應用將減輕航標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并將進一步增強海事船舶水上人命救助能力,對保護沿海的水上生命線,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服務港航單位奠定裝備基礎。
[1] 王振瑯,劉樹祥.航標船作業(yè)流程及設備配置設計研究[J].船舶,2012,23(1):65-70.
[2] 黃小垓.長江40米級航標船移動配載安裝實施要點[J].中國科技博覽,2014(35):7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