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金 濤
(蚌埠市勘測設計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00)
某項目地下室基坑支護降水工程方案
姚 金 濤
(蚌埠市勘測設計研究院,安徽 蚌埠 233000)
以某項目地下室基坑支護降水為例,根據(jù)場地工程特點,對工程基坑支護與基坑降水設計方案進行了介紹,并闡述了管井施工、輕型井點施工以及土釘墻施工工藝流程,對同類型基坑支護、降水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基坑支護,基坑降水,施工方案
某項目地下室位于鳳陽西路二馬路立交橋北側(cè)。其基礎形式為筏板基礎,框架結(jié)構。該工程的基坑支護降水設計由蚌埠市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整平后的地面標高相對于±0.00為-0.30 m~-0.00 m,基礎板底(含混凝土墊層)標高相對于整平后地面標高約為-6.40 m。該工程的基坑支護在南北兩側(cè)采用土釘墻的支護方法,西側(cè)采用大開挖,其余采用自然放坡+構造噴面的支護方法;基坑降水采用砂管井并結(jié)合輕型井點的降水方法。由本公司編寫基坑支護、降水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施工中我們將嚴格按照本專項施工方案精心組織施工,確保工程質(zhì)量和按期竣工,以期取得良好的經(jīng)濟和社會效益。
2.1 工程地質(zhì)概況
某項目地下室位于鳳陽西路二馬路立交橋北側(cè)。場地地形較平坦,地面標高在25.43 m~26.11 m之間。場地的地貌單元屬淮河南岸一級階地。擬建場地在基坑支護、降水深度范圍內(nèi)各地基土層自上而下的分布情況如下:
2.2 水文地質(zhì)概況
擬建場地在基坑開挖、支護深度范圍內(nèi)存在上層滯水和承壓水兩個含水層。上層滯水主要賦存于①層素填土中,勘察期間,穩(wěn)定水位埋深2.86 m~3.01 m之間。承壓水主要分布于③層粉土中??辈炱陂g,③層粉土中承壓水初見水位埋深約4.30 m~6.80 m,穩(wěn)定承壓水頭高出③層粉土頂面約1.50 m。
2.3 周邊環(huán)境
本擬建場地原為民居,現(xiàn)主要為拆遷場地,東北側(cè)為貨運鐵道線(每天3趟~4趟,距坡頂最近距離2 m),西側(cè)為已建的2層地下室,南側(cè)為鳳陽路。場地地面較為平整。
3.1 基坑降水方案
1)根據(jù)本工程的要求,本次降水目的:a.疏干圍護內(nèi)地層中的裂隙水,加固基坑周圍的土體,降低基坑外地下水對圍護結(jié)構的壓力;b.減少基坑開挖對周邊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影響;c.提高基坑內(nèi)放坡開挖時土體的穩(wěn)定性,防止縱向滑坡;d.疏干坑內(nèi)地下水,方便挖掘機和工人在坑內(nèi)施工。
2)降水井布置。為解決地下水對施工的影響,確保地下室基礎施工及降水效果,設計的降水方案如下:a.在南側(cè)支護坡頂1 m以外及基坑內(nèi)梁柱間布置砂管井,管井外徑600 mm、內(nèi)徑360 mm、間距23.0 m左右、井深12.0 m,共布置約11口砂管井。b.在東北側(cè)基坑邊坡坡中布置輕型井點,井點管間距1.2 m,井深6.0 m,按每35 m左右的長度布置1臺真空泵,共約需4臺真空泵。
具體位置詳見圖1。
3)坑壁殘留滯水的處理。降雨期間基坑側(cè)壁可能會出現(xiàn)滲水情況,可采取相應位置插入泄水管,引入基坑底積水井集中排走的措施進行處理。
3.2 基坑支護方案
本基坑南北側(cè)采用土釘墻的支護方法,西側(cè)采用大開挖,其余采用自然放坡+構造噴面的支護方法,其主要技術參數(shù)如下:
1)構造噴面部分采用二級放坡,放坡比例為一級坡1∶ 0.95、二級坡1∶0.70,中間設0.8 m寬放坡平臺,插3排B14@1 500長0.8 m鋼筋,豎向間距1.6 m;另坡頂及放坡平臺各設置一排長1.2 m,水平間距1.5 m的B14插筋用于掛網(wǎng)。
2)土釘墻部分A—A剖面、D—D剖面采用二級放坡,放坡比例為一級坡1∶ 0.75、二級坡1∶0.375,D—D剖面土釘為3排長9.0 m,8.0 m,8.0 m的HRB400級18的鋼筋;A—A剖面土釘為3排長8.0 m,6.0 m,6.0 m的HRB400級16~18的鋼筋;土釘墻部分Cx—Cx剖面采用一級放坡,放坡比例1∶ 0.39,Cx—Cx剖面土釘為3排長9.0 m,8.0 m,8.0 m的HRB400級18的鋼筋;水平間距1.0 m,豎向間距1.6 m;另坡頂及放坡平臺各設置一排長1.2 m,水平間距1.5 m的B14插筋用于掛網(wǎng)。
3)構造噴面部分坡面掛網(wǎng)采用成品鋼板網(wǎng)片;土釘墻部分坡面掛網(wǎng)采用A6.5@200×200的鋼筋網(wǎng)片,布置形式為矩形或梅花形,構造噴面于坡頂及放坡平臺壓B16掛網(wǎng)筋與土釘頭焊接、土釘墻壓B14縱橫加強筋與土釘頭焊接。
4)噴射混凝土的強度等級:采用C20,噴射厚度60 mm(構造噴面)~80 mm(土釘墻),坡頂混凝土外延0.8 m~1.0 m。
5)基坑頂周邊設置截水溝、2 m寬的硬化地面,坑底應設置排水溝及集水井(基礎結(jié)構圖內(nèi)含集水井位置及做法),避免地面水流(排)入基坑,避免邊坡浸水。
4.1 管井施工工藝流程
工藝流程為:成孔→下管→填料。
1)成孔:由總包方配合挖除上部填土后采用回轉(zhuǎn)鉆機成孔,成孔直徑600 mm,成孔深度 12.0 m。
2)下管:成孔完畢應立即下砂管,砂管下管前要用濾網(wǎng)綁緊,采用鉆機卷揚下管,下管時要垂直居中。
3)填料:井濾料從井口四周均勻回填,防止將井管擠偏,井頂離地面 1.0 m用粘性土回填至地面。
4.2 輕型井點施工方案
1)本工程輕型井點管口徑取50 mm,孔口與濾水管之間空隙用中粗砂進行填充,在距孔口以下1 m范圍內(nèi)用粘土密封。
2)施工工藝。測設井位→鋪設集水總管→沖鉆井孔→沉入井點管→投放濾料→洗井→封填孔口→與集水總管連接→安裝抽水機組→安排排水管道→試抽驗收→正式抽水。
4.3 土釘墻施工方案
1)土釘墻施工程序見圖2。
2)施工要點。a.坡面修整。土方開挖至土釘設計標高下0.5 m后,應人工及時修整坡面。坡面平整度允許偏差±20 mm。b.鉆孔。采用螺旋鉆機成孔,要掌握好鉆進速度,保證孔內(nèi)干凈、圓直,孔徑符合設計要求。嚴格控制鉆孔的偏差,保證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孔距誤差,鉆孔深度誤差均在規(guī)范允許范圍內(nèi)。c.土釘桿體制作和安放。鋼筋要求順直,應除油、除銹并做好防腐處理,按要求設置好定位架;桿體插入時,應防止扭壓、彎曲。桿體安放后不得隨意敲擊和懸掛重物。鋼筋保護層厚度應大于25 mm。d.注漿。按設計要求水灰比攪拌水泥漿,注漿時,注漿管應插至孔底,在一次注漿完成2.0 h內(nèi)進行二次補漿,并將孔口封堵。e.噴射混凝土。噴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嚴格計量配比,噴射作業(yè)應分段進行,同一分段內(nèi)噴射順序應自下而上,噴射時噴頭與受噴面應保持垂直。
在地下室施工期間,地面建筑物未受任何影響,地面建筑一直正常施工。土釘墻的應用保證了本工程的順利施工,保證了周圍建筑物的安全。根據(jù)監(jiān)測結(jié)果,基坑的邊坡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與設計計算值基本吻合。同時,為業(yè)主節(jié)約了大量的建設資金。希望對今后類似地質(zhì)條件的工程項目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1] JGJ 120—2012,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guī)程[S].
[2] GB 50330—2013,建筑邊坡工程技術規(guī)范[S].
[3] 蔣國盛,李紅民.基坑工程[M].武漢:中國地質(zhì)大學出版社,2000.
[4] 劉建航,侯學淵.基坑工程手冊[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
On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ewatering engineering scheme of basement in some program
Yao Jintao
(BengbuSurveyandDesignInstitute,Bengbu233000,China)
Taking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dewatering of some program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foundation pit support and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features of the sites, and illustrates the tube wells, light well points and soil nailing walls construction procedure, so it is significant for similar foundation pit support and dewatering projects.
foundation pit support, foundation pit dewatering, construction scheme
2015-06-20
姚金濤(1987- ),男,助理工程師
1009-6825(2015)25-0080-02
TU46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