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青苗 肖鑫玫
頸部淋巴結結核一般的在人體抗病能力低下時引起發(fā)病。結核桿苗大多經(jīng)扁桃體、齲齒侵入,少數(shù)繼發(fā)于肺或支氣管的結核病變[1]。頸部淋巴結結核晚期,淋巴結發(fā)生乾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破潰后可流出豆渣樣或米湯樣膿液,最后形成一經(jīng)久不愈之竇道或慢性潰瘍[2-3]。因此,對頸部淋巴結結核的早期發(fā)現(xiàn)就顯得尤為重要。當前診斷具體使用的方法包括:臨床評估、超聲和頸部觸診、MRI、CT、放射性核素及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等。一般臨床上同意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依然為目前準確度最高的診斷方法,此外具有操作快速、簡便、設備簡單且安全可靠的特點。然而臨床經(jīng)常出現(xiàn)患者的恐懼心理以及由于護理不當造成的身體損傷,并可能誤診。本文選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入院治療的疑似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300例作為研究資料,通過實驗評判彩超指引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US-FNAC)對頸部淋巴結結核的診斷價值,并檢測護理干預對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為臨床診斷及治療頸部淋巴結結核提供科學依據(jù),現(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本院入院治療的疑似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300例,通過US-FNAC診斷淋巴結患者150例作為US-FNAC組, 男86例, 女64例, 年 齡11~48歲, 平 均(27.3±1.20)歲;通過FNAC診斷淋巴結患者150例作為FNAC組,男88例,女62例,年齡10~47歲,平均(27.2±1.0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將US-FNAC組中確診為頸部淋巴結結核的14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70例,男40例,女30例,年齡11~48歲,平均(27.1±1.18)歲;對照組70例,男39例,女31例,年齡12~48歲,平均(27.2±1.2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穿刺方法 兩組患者均先使用Philips iU 22 彩色多普勒超聲儀進行常規(guī)檢查,對淋巴結的部位、大小、形態(tài)、包膜、內(nèi)部回聲、有無融合粘連破潰及血流情況進行了解。采用10 mL一次性注射器及21號針頭作為穿刺用材料。FNAC組患者取坐位或臥位,觀察患者病變情況,從而確定最佳穿刺角度[4-5]。穿刺前,先對局部皮膚進行常規(guī)消毒,利用左手將頸部淋巴結進行固定,穿刺抽取細胞時避免頸部動脈血管神經(jīng)的損傷,負壓抽取2~10 mL,對淋巴結細胞的抽取盡量選取不同方向、不同深度,抽取動作要輕柔快速。涂片時盡可能短的使吸出無與空氣接觸,做到快速涂片,然后進行細胞學檢查。US-FNAC組患者常規(guī)消毒后,穿刺途徑的選擇為結節(jié)周邊及內(nèi)部血供不豐富區(qū)域,對針點到達部位進行超聲實時監(jiān)測,在冠狀面和矢狀面顯示針尖達到病灶后,再常規(guī)抽吸,涂片[6]。所有病例均接受手術治療,切除標本行常規(guī)病理檢查,以臨床病理檢查結果作為診斷的金標準。
1.3 護理方法 US-FNAC組實驗組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進行護理干預,對照組只進行常規(guī)治療。隨訪兩亞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判定護理干預在治療中的重要性。實驗組患者具體護理干預方法如下:(1)術前教育: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在手術前后均需藥物化療,因此,在術前讓患者詳細了解淋巴結結核的相關疾病知識,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提高成功率;(2)術前準備:手術前進行相關的心電圖檢查、X片檢查、肝腎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檢查等,將存在手術禁忌患者排除在外;(3)心理護理:通過文字、圖片等讓患者詳細了解淋巴結結核的相關知識,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在手術前出現(xiàn)的緊張、害怕等不安情緒,對于部分女性患者擔心手術會影響自身形貌而拒絕手術的行為,護理人員要給與仔細耐心的勸說,耐心講解手術的必要性,邀請相關成功手術患者來講解相關事宜,幫助患者消除顧慮,樹立戰(zhàn)勝病魔的決心。
1.4 評價標準 治療后患者抑郁評分采用SDS評分,每一個條目均按1、2、3、4四級評分。標準分小于50分為無抑郁;標準分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為輕微至輕度抑郁;標準分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為中至重度抑郁;標準分大于等于70分為重度抑郁。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診斷方法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的檢測采用診斷性實驗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種診斷方法與金標準診斷結果對比 兩組患者均經(jīng)術后病理檢測進行確診,兩種方法診斷結果對比見表1;彩超指導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方法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明顯高于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見表2。
表1 兩種診斷方法與金標準診斷結果對比 例
表2 兩種診斷方法診斷價值對比 %
表2顯示,彩超指導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方法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明顯高于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表明了彩超知道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對頸部淋巴結結核的診斷更具臨床診斷價值。
2.2 護理干預效果 治療中采用護理干預的實驗組患者治療后愈合時間、抑郁評分、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前兩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后兩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頸部淋巴結結核在肺外結核病中常見[7-8],其發(fā)病率近年有升高趨勢[9-10],約占肺外結核病的81%。本病主要以頸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多數(shù)不伴全身癥狀,活檢可見典型的結核結節(jié)。其與普通淋巴結炎的治療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對淋巴結結核的定性診斷非常重要。同時超聲引導下活檢雖為有創(chuàng)檢查,但創(chuàng)傷小,且無放射性,操作方便[11]。近年來,F(xiàn)NAC是較為成熟的頸淋巴結結核定性診斷的重要技術。而現(xiàn)階段國內(nèi)外彩超可以清晰反映頸部淋巴結的位置、大小、數(shù)量、內(nèi)部回聲、血流以及與周圍血管、組織的關系,是頸部淋巴結疾病診斷手段的首選[12]。
表3 US-FNAC組兩亞組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有文獻報道,F(xiàn)NAB敏感性在65.0%~98.0%,平均83.0%,特異性在72.0%~100%,平均92.0%。而US-FNAB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分別為88.5%和95.0%,本研究中US-FNAB的敏感性及特異性均比較高,與文獻報道略有出入,可能是樣本容量較小造成的,但總體上可以接受。本文研究結果顯示,彩超指導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方法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的敏感性、特異性及準確性均明顯高于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表明了彩超指導下細針穿刺吸取細胞學檢查對頸部淋巴結結核的診斷更具臨床價值。其次,本文對實驗組患者的治療進行護理干預,具體護理干預方法包括術前教育(在術前讓患者詳細了解淋巴結結核的相關疾病知識,提高患者遵醫(yī)行為,提高成功率)、術前準備(手術前進行相關的心電圖檢查、X片檢查、肝腎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檢查等)以及心理護理(通過各種方法最大限度的減輕患者在手術前出現(xiàn)的緊張、害怕等不安情緒),最后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干預對淋巴結結核患者臨床康復效果具有有利作用,采用護理干預的患者治療后愈合時間、抑郁評分、不良反應及復發(fā)率均低于未進行護理干預的患者,說明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治療能夠減短患者的康復時間,并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及復發(fā)率。郜慧英等[13]對48例進行甲狀腺結節(jié)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的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發(fā)現(xiàn)患者在接受心理護理后可以更加順利完成手術和治療,臨床療效得到顯著提高。在心理上給患者以安慰,是預防患者產(chǎn)生抑郁心理的重要手段,具有一定的臨床意義[14-15]。
綜上所述,US-FNAC法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具有更高的臨床診斷價值,對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治療中采用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值得臨床大力推廣和應用。
[1]黃秀金,潘金香,黎志英,等.45例頸部淋巴結結核患者的圍術期護理[J].護理學雜志,2012,4(23):36-37.
[2]譚勇剛,邱艷,張秀英,等.彩超指引下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US-FNAC)對診斷頸部淋巴結結核的價值[J].實用預防醫(yī)學,2011,8(18):1531-1532.
[3] Benmansour N,Oudidi A,EI Alami M N.Cervical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the location of surgery[J].J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09,38(8):23-28.
[4] Bayazit Y A, Bayazit N, Namiduru M.Mycobacterial cervical lymphadenitis[J].ORL J Otorbinolaryngol Relat Spec,2004,66(14):275-280.
[5] Smith D N,Rosoenfield Daring M L,Meyer J E,et al.The utility of untrasonographically guided large-eore needle biopsy:results from 500 consecutive breast biopsies[J].J Ultrasound Med,2001,20(1):43.
[6] Fishean J E,Mililowski C,Ramsinghan I R,et al.US-guided coreneedle biopsy of the breast:how many specimens are necessary[J].Radiology, 2003,225(8):779.
[7]趙奕文,金正吉,鄭穎,等.頸淋巴結結核的超聲表現(xiàn)與分型[J].上海醫(yī)學影像,2008,17(3):218-219.
[8]周愛萍.心理護理在甲狀腺結節(jié)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1,25(5):64-65.
[9]王英,邱玉貞.心理干預對惡性腫瘤圍手術期患者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12):1184-1185.
[10] Sebag F, Vaillant-Lombard J, Berbis J, et al.Shear wave elastography:a new ultrasound imaging mode for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J].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0, 95(12):5281-5288.
[11] Kagoya R, Monobe H, Tojima H.Utility of elastography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thyroid nodules [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 2010, 143(5):230-234.
[12] Cooper D S,Doherty G M,Haugen B R,et al.Revised 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s for patients with thyroid nodules and 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ncer[J].Thyroid,2009,19(11):1167-1214.
[13]郜慧英,高潔.甲狀腺結節(jié)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前心理護理的重要性[J].遼寧醫(yī)學院學報,2014,6(5):79-80.
[14]任宏義,朱連清,黃勇進,等.超聲引導下細針吸取細胞學檢查在體表腫物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2,12(7):53-55.
[15]韓鄂輝,黃婭娟,胡小娟,等.多普勒超聲顯像及其引導的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對乳腺腫塊的鑒別診斷價值[J].中華臨床醫(yī)師雜志(電子版),2011,15(9):2563-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