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袁勝利
(1 青島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青島市市立醫(yī)院腫瘤內(nèi)科,山東 青島 266011; 2 河北北方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放療科)
肺癌已成為世界范圍內(nèi)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國內(nèi)肺癌的發(fā)病率和死亡率占城市惡性腫瘤之首位。而非小細胞肺癌(NSCLC)占全部肺癌病例的80%。肺癌的預后與臨床分期及治療方法密切相關(guān)。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正確分期、合理治療以及及時評價治療效果,對于延長肺癌病人的壽命、改善其生存質(zhì)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目前,對于局部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法為同步放化療[3],但是對療效的評價方法卻有多種,其中應用最廣泛的為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二維)標準和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一維)。這兩種方法評價同一病人的療效時常存在差異,給臨床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本研究從治療前后影像學上腫瘤三維體積的變化來評價療效,并觀察其結(jié)果與WHO標準和RECIST標準之間的一致性,以更好地指導臨床下一步治療計劃的制定。
2012—2014年,我科收治肺癌病人16例,男12例,女4例;年齡32~78歲,中位年齡62歲。經(jīng)病理或細胞學檢查證實為NSCLC,其中ⅡB期1例,ⅢA期7例,ⅢB期5例,Ⅳ期2例;鱗癌10例,腺癌6例。入組標準:年齡32~78歲,既往未接受手術(shù)與放化療治療,均為初治病人,適合于根治性放化療治療,至少有1個可測量的局部病灶,病灶經(jīng)螺旋CT或MRI掃描示直徑≥20mm,無全肺不張或惡性胸腔積液或惡性心包積液;美國東部腫瘤協(xié)作組(ECOG)評分0~2分,預期生存期≥6個月;無其他惡性腫瘤病史;血液、心、肝、肺、腎等主要器官功能基本正常,其中肺功能檢查的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1L并且≥40%正常人相應值;無不良藥癮、嗜酒、嚴重內(nèi)科疾患、嚴重不可控制的感染、活動性肝炎或HIV感染;無不可控制的糖尿病、頑固性痢疾或痙攣腸梗阻;無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或新發(fā)心絞痛,或近6個月內(nèi)心肌梗死;無嚴重的過敏史或者過敏體質(zhì);非妊娠或哺乳期。
1.2.1 化療方案 均采用依托泊苷聯(lián)合順鉑(EP)方案,依托泊苷50mg/m2第1~5、29~33天,順鉑50mg/m2第1、8、29、36天。
1.2.2 放療方案 采用醫(yī)用直線加速器6MV-X線常規(guī)劑量分割的調(diào)強放療(IMRT)技術(shù),95%計劃靶區(qū)(PTV)50~56Gy,治療25~28次,共5~6周;大體腫瘤靶區(qū)(GTV)包括影像學顯示的腫瘤原發(fā)灶(GTVp)和陽性淋巴結(jié)(GTVnd)。GTV大小的確定應用增強核磁排除肺不張、阻塞性肺炎及肺纖維化等因素的影響。臨床靶區(qū)(CTV)為GTVp外放8mm,GTVnd外放包括受侵淋巴引流區(qū),在以下情況中可考慮實施下列特定區(qū)域的預防照射:右中下葉或左舌葉、左下葉病變,如果縱隔淋巴結(jié)受侵,隆突下淋巴結(jié)應包入CTV;左上葉病變,縱隔淋巴結(jié)包括隆突下淋巴結(jié)受侵,主動脈窗淋巴結(jié)包入CTV;如果縱隔淋巴結(jié)受侵或隆突下淋巴結(jié)受侵,同側(cè)肺門應包入CTV。使用圖像引導放療(IGRT)技術(shù),PTV在CTV上外放5mm。脊髓最大點照射劑量≤45Gy,肺V20≤28%。
測量治療前腫瘤兩個最大垂直徑乘積(二維評價方法)和最長徑總和(一維評價方法)以及GTV體積(三維評價方法);治療后1個月腫瘤兩個最大垂直徑乘積變化和最長徑總和以及GTV的體積。治療結(jié)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wěn)定(SD)、進展(PD),見表1[4]。計算 GTV 的體積變化,并分析其與WHO和RECIST之間的一致性。
應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采用Kappa系數(shù)值評價各療效評價標準間的一致性,當Kappa值為0.81~1.00,一致性強度極強;0.61~0.80,一致性強度高度;0.41~0.60,一致性強度中度;0.21~0.40,一致性強度弱;0~0.20,一致性強度微弱;<0,一致性強度極差[5]。
治療后1個月后,本組病人按照RECIST標準CR者3例,PR者8例,SD者3例,PD者2例;按照WHO標準,CR者3例,PR者7例,SD者6例,無PD者;GTV評價CR者9例,PR者3例,SD者1例,PD者3例。3種實體瘤療效評價方法結(jié)果比較見表2~4。
表1 腫瘤對治療反應的評價
表2 一維與二維方法對治療反應的評價(例)
表3 二維與三維方法對治療反應的評價(例)
表4 一維與三維方法對治療反應的評價(例)
本研究比較了3種不同的腫瘤療效評價標準的一致性,其中一維與二維間的Kappa值為0.538±0.160,二維與三維間的 Kappa值為0.711±0.142,一維與三維間的Kappa值為0.512±0.186。
腫瘤治療后療效評價標準的選擇是為了正確評價治療效果,準確判斷病人的預后,為下一步的治療提供依據(jù)[6]。本文研究結(jié)果顯示,局部晚期NSCLC病人經(jīng)過標準同步放化療后,1個月的近期療效GTV三維體積變化與WHO的評價標準的相關(guān)性較好,而RECIST評價標準與GTV三維體積變化之間的相關(guān)性差,說明WHO評價標準基本能準確反映腫瘤治療前后體積的變化。目前,實體瘤的主要療效評價標準各有自身的特點,RECIST標準較WHO標準有所改進,從二維測量進入一維測量,操作上更簡便些。但是,兩種方法對療效的評價標準存在差異,特別是對PD、SD的判斷標準存在明顯差異[7]。THERASSE 等[8]比較了腫瘤最長徑、腫瘤面積與腫瘤體積的關(guān)系,但其比較的是在理想球形模式下體積變化與RECIST和WHO標準之間的關(guān)系。如果腫瘤形態(tài)不規(guī)則或者腫瘤增加和縮減不按比例,雖然 WHO、RECIST標準變化不大,但腫瘤體積會產(chǎn)生很大變化。GTV采用以影像為主的一般診斷方法,經(jīng)肉眼可以觀察到一定部位可確定形狀、大小的可見腫瘤,可用微積分方法計算三維體積[9]。所以理論上腫瘤治療前后GTV的三維體積變化應該更能準確地反映腫瘤的治療效果,對療效評價更靈敏且可靠。
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①雖然肺癌GTV的靶區(qū)勾畫有統(tǒng)一的標準,但靶區(qū)勾畫在不同人之間存在差異,不能勾畫出真實的三維體積變化,對數(shù)據(jù)采集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②由于本文病例數(shù)較少,可能不能完全反映三者之間真正的相關(guān)性。但從理論上分析,GTV三維體積變化應該較 WHO、RECIST評價標準能更準確地判斷NSCLC病人的療效。但需要擴大病例數(shù)及跟蹤隨訪病人的生存率才能得出確切的結(jié)論。
綜上所述,局部晚期NSCLC病人同步放化療后近期療效評價中,WHO評價標準與GTV的三維體積變化的一致性較RECIST評價標準要好,能更準確地反映腫瘤治療前后的體積變化,更好地評價療效。至于GTV三維體積變化能否較WHO和RECIST評價標準更好地評價局部晚期NSCLC的治療效果,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1]SIEGEL R,DESANTIS C,JEMAL A.Colorectal cancer statistics,2014[J].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2014,64(2):104-117.
[2]MCELNAY P,LIM E.Adjuvant 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for NSCLC[J].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2014,6(Suppl 1):1S-10S.
[3]司保達,雷樹林,孫風林,等.三維適形放療同步化療對Ⅲ期NSCLC病人預后影響[J].齊魯醫(yī)學雜志,2015,30(2):147-148,151.
[4]KHOKHER S,QURESHI M U,CHAUDHRY N A.Comparison of WHO and RECIST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of clinical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APJCP,2012,13(7):3213-3218.
[5]夏邦世,吳金華.Kappa一致性檢驗在檢驗醫(yī)學研究中的應用[J].中華檢驗醫(yī)學雜志,2006,29(1):83-84.
[6]WEBER W A.Assessing tumor response to therapy[J].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2009,50(Suppl 2):S224-S227.
[7]KHOKHER S,QURESHI M U,CHAUDHRY N A.Comparison of WHO and RECIST criteria for evaluation of clinical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Cancer Prevention:APJCP,2012,13(7):3213-3218.
[8]THERASSE,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Data Center.Evaluation of response:new and standard criteria[J].Ann Oncol,2002,13(Suppl 4):127-129.
[9]ROCKALL A G,AVRIL N,LAM R,et al.Repeatability of quantitative FDG-PET/CT and contrast-enhanced CT in recurrent ovarian carcinoma:test-retest measurements for tumor FDG uptake,diameter,and volume[J].Clinical Cancer Research:an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2014,20(10):2751-2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