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了解蒙自市健康人群麻疹抗體水平,評價疫苗接種效果和人群免疫狀況,為制定免疫規(guī)劃策略和防治措施提供依據(jù)。方法 按照分層隨機抽樣的原則抽取健康人群1115人,采用酶聯(lián)免疫(ELISA)法檢測麻疹I(lǐng)gG抗體。結(jié)果 共檢測1115份血清標本,麻疹I(lǐng)gG抗體總陽性率為92.82%,各年齡組間麻疹抗體陽性率有明顯差異,8~17月齡組的抗體陽性率最低,8~17月齡和14~17歲年齡組保護性抗體水平最低。結(jié)論 更進一步加強麻疹的計劃免疫,存在麻疹抗體保護率有隨著年齡的升高而降低的趨勢,提示我們要盡量擴大麻疹疫苗的接種范圍。
關(guān)鍵詞:麻疹;IgG抗體;健康人群
Analysis of Surveillance Results of Measles Antibody Level in Healthy Population in Mengzi City from 2013 to 2015
HUAN Gui-jun,JING Zheng-chao,LIU Feng-chun,ZHENG Ying,MA Hai-ying,TAN Ai-hua,QI Li
(Mengz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Mengzi 661100,Yunnan,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level of measles antibody and assess the effect of immunization among healthy population in Mengzi count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immunization program.Methods 1115 healthy individuals were selected by stratified sampling method,the measles IgG antibody was detect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Results The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IgG antibody was 92.82%among 1115 individuals;the rates were different between age groups,8~17 months'people showed the lowest positive rate of measles IgG antibody while the lowest protective rates of measles IgG antibody were among 8~17 months'and 14~17 years'people.Conclusion There are the needs to strengthen the immunization program,to expand vaccine population and to improve the protective rate of measles vaccine because that the protective antibody is decreasing with the age.
Key words:Measles; IgG antibody; Healthy population
為了解健康人群麻疹免疫水平,評價預(yù)防接種效果,為今后適時調(diào)整全市免疫規(guī)劃工作計劃,制定兒童免疫規(guī)劃工作目標提供科學(xué)依據(jù)。2013~2015年,我們在蒙自市轄區(qū)內(nèi)隨機抽取部分健康人群進行麻疹抗體水平檢測,現(xiàn)將檢測結(jié)果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按接種率調(diào)查結(jié)果好、中、差進行分層,2013年抽取接種率好的4個鄉(xiāng)鎮(zhèn)的9個村委會,2014年抽取接種率中的4個鄉(xiāng)鎮(zhèn)的9個村委會,2015年抽取差的3個鄉(xiāng)鎮(zhèn)的9個村委會,每個村委會抽8~17月齡、18~23月齡、2~3歲、4~5歲、6~9歲、10~13歲、14~17歲、≥18歲共8個年齡組的健康人群為監(jiān)測對象,每個村委會每個年齡組抽樣不少于5人,共抽取1115人,其中男性532人,女性583人。
1.2方法 調(diào)查方法為設(shè)計統(tǒng)一的調(diào)查表,由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xùn)的調(diào)查人員入戶逐項詢問填寫;調(diào)查因素主要有年齡范圍、麻疹疫苗免疫史兩方面,并對每項因素進行了具體規(guī)定。個體因素包括:性別、民族、戶口、出生方式等。檢驗方法為采集每人靜脈血3~5ml,2~8℃保存運送,靜置24h后分離血清,血清標本存于-20℃封存待檢,采用酶聯(lián)吸附試驗(ELISA)檢測麻疹I(lǐng)gG抗體。麻疹I(lǐng)gG抗體檢測試劑盒由珠海經(jīng)濟特區(qū)海泰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
1.3麻疹抗體檢測結(jié)果判定 抗體滴度<1:200為麻疹抗體陰性,抗體滴度≥1:200為麻疹抗體陽性,抗體滴度≥1:800達到免疫保護水平。
1.4統(tǒng)計學(xué)分析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處理,抗體陽性率比較采用χ2檢驗,抗體水平比較采用方差分析,顯著性水準α=0.05。
2 結(jié)果
2.1不同民族麻疹抗體水平 重點調(diào)查了4個民族,因抗體滴度呈偏態(tài)分布,經(jīng)對數(shù)轉(zhuǎn)換后為正態(tài)分布,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不同民族麻疹抗體水平有差異(F=14.537,P<0.05),其中苗族麻疹抗體水平最高,壯族麻疹抗體水平最低(見表1)。
2.2不同年份麻疹抗體水平比較 將3年的麻疹抗體水平滴度經(jīng)對數(shù)轉(zhuǎn)換后,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不同年份麻疹抗體水平有顯著差異(F=167.414),其中2013年麻疹抗體水平最高,2015年麻疹抗體水平最低(見表2)。
2.3不同年齡組麻疹抗體水平比較 將8個年齡組的麻疹抗體水平滴度經(jīng)對數(shù)轉(zhuǎn)換后,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不同年齡組麻疹抗體水平有差異(F=2.260),除8~17月齡組與4~5歲組,14~17歲組,≥18歲組比較無差異外,此年齡組抗體滴度均低于其他年齡組(見表3)。
2.4不同民族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比較 不同民族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經(jīng)卡方檢驗,不同民族間麻疹抗體陽性率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χ2=2.858,P>0.05),不同民族間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無差別(見表4)。
2.5不同年份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比較 2013年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96.0%)與2015年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95.3%)相當,2014年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最高(98.9%),(χ2=8.908,P<0.05)(見表5)。
2.6不同年齡組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比較 不同年齡組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經(jīng)χ2檢驗, χ2=31.489,P<0.01,不同年齡組麻疹抗體滴度陽性率不同,6~9歲組最高,8~17月齡組最低(見表6)。
2.7不同年份保護性抗體水平比較 2013~2015年麻疹抗體檢測結(jié)果以無抗體、有非保護性抗體和有保護性抗體進行分類,分類后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經(jīng)χ2檢驗,χ2=236.801,P<0.01,不同年份人群麻疹保護性抗體水平有差異,2013年保護性抗體水平最高,2015年保護性抗體水平最低(見表7)。
2.8不同年齡組保護性抗體水平比較 8個年齡組麻疹抗體檢測結(jié)果以無抗體、有非保護性抗體和有保護性抗體進行分類,分類后的統(tǒng)計結(jié)果經(jīng)χ2檢驗,χ2=37.466,P<0.01,8個年齡組麻疹保護性抗體水平有差異,8~17月齡和14~17歲年齡組保護性抗體水平最低,18~23月齡最高,其他年齡組介于其間
3 討論
本次分3年對8個年齡組健康人群進行麻疹I(lǐng)gG抗體水平調(diào)查,由以上結(jié)果分析看出,麻疹抗體水平苗族最高,彝族最低,按年份分,2013年麻疹抗體水平最高,2015年麻疹抗體水平最低。按年齡分,8~17月齡組的抗體水平最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接種疫苗的質(zhì)量、初次免疫后還未到加強免疫時間,接種后未產(chǎn)生抗體或已消失,或存在部分免疫空白[2]。
麻疹抗體滴度與民族沒有關(guān)聯(lián),分年份為2014年最高,2015年最低,分年齡組為8~17月齡組最低,6~9歲年齡組最高,其原因可能是最近幾年對目標兒童進行強化免疫有關(guān)。
麻疹保護性抗體分年份為2013年最高,2015年最低,分年齡組為8~17月齡和14~17歲年齡組最低,18~23月齡組最高,其原因可能是18~23月齡組麻疹疫苗得到有效加強,而其它年齡組疫苗接種后有一段時間或較長時間,滴度下降,保護性抗體水平降低。
通過對健康人群的麻疹抗體水平監(jiān)測,提示今后不僅要加強計劃免疫接種數(shù)量工作,還要加強基層衛(wèi)生人員的技術(shù)培訓(xùn),提高接種質(zhì)量,消除免疫空白,保證人群有足夠的免疫力[2]。開展健康人群抗體水平監(jiān)測,可為我轄區(qū)完成消除麻疹行動計劃制定策略措施提供科學(xué)的實踐依據(jù)[1]。為及早消除麻疹,建議麻疹疫苗的強化免疫應(yīng)擴大人群范圍,尤其是加強育齡期婦女的麻疹疫苗接種工作,在鞏固現(xiàn)有麻疹免疫成果基礎(chǔ)上,加強對流動人口特別是流動兒童的免疫接種工作,杜絕免疫空白和無效接種[3],同時做好實驗室監(jiān)測工作。
參考文獻:
[1]楊燕.大理市2009年健康人群麻疹、白喉、乙腦及乙肝抗體水平監(jiān)測結(jié)果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10.
[2]鄭蕾,趙習芳.山西省2003年正常人群血清麻疹I(lǐng)gG抗體監(jiān)測分析[J].中華臨床新醫(yī)學(xué),2004 .
[3]張禮壁.我國現(xiàn)階段控制麻疹策略的探討[J].中國計劃免疫,1997,3(2):49.
編輯/趙恒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