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蛛網膜下腔出血( SAH)行腰大池引流術患者的綜合護理方法及效果。方法 將100例SAH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手術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實施神經外科??凭C合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投訴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相關護理知識普及率、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 P﹤0. 05)。結論 綜合護理應用可提高 SAH 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患者的治療效果和患者滿意度,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投訴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
關鍵詞:蛛網膜下腔出血;腰大池引流;綜合護理
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經外科常見的出血性腦血管疾病,病情進展快,病死率及傷殘率高[1],及時清除蛛網膜下腔內的積血是改善患者預后的關鍵,能減輕早期損傷和繼發(fā)性損害,降低致殘率和死亡率。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腦脊液作為近幾年普遍開展起來的一種治療SAH的方法,具有創(chuàng)傷小、可控制引流速度和引流量、患者恢復快等優(yōu)點。術后良好的護理對于改善患者病情,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具有重要作用。選取我科2012~2014年50例行SAH行腰大池引流患者實施綜合護理,與50例基礎護理患者比較,取得滿意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科2012年~2014年行頭顱CT檢查或腰穿發(fā)現血性腦脊液確診為SAH且行腰大池引流術患者100例,排除外傷性SAH及未行腰大池引流術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各50例。其中實驗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45~76歲(平均年齡51歲);對照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43~75歲(平均年齡50歲)。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予以基礎圍手術期護理,包括術前備皮、術前宣教、查詢并告知患者家屬相關檢查檢驗數據、告知患者手術時間、介紹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若有異常立即報告主治醫(yī)師處理。
1.2.2實驗組 除對患者行基礎護理外,向患者提供既節(jié)約成本,又高效率、高質量的綜合護理服務,具體措施包括:①術前護理:給予心理護理,消除患者恐懼、緊張情緒;做好解釋工作,取得患者及其家屬更好的配合。向患者交代病情及手術方案時要了解患者及家屬的性格、職業(yè)、文化程度、心理狀態(tài)、判斷承受能力,設計個性化的護理方案。通過人文關懷及個性化護理,使患者樹立信心,消除恐懼與思想顧慮,是保證術前準備成功的關鍵。耐心、反復告知腰大池引流術的必要性。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強調護患溝通,盡可能減少護患糾紛的發(fā)生,提高臨床護理質量。②術后護理:患者絕對臥床休息,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尤其是意識、血壓的變化。耐心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手術相關知識及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裝置的優(yōu)點,消除對該裝置的憂慮,同時告知其術后易出現的并發(fā)癥及注意事項[2,3]。護理人員認真解答患者疑問,增強安全感。詳細記錄引流腦脊液的顏色、性狀及引流量以利于觀察病情,保持局部引流部位干凈整潔,盡量避免呼吸道及泌尿系感染[4]。加強病房巡視,在飲食及生活各個方面給予指導。避免過涼或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維生素食物,適量飲水,防止便秘。保持病房內空氣流通,定期進行病房消毒,控制探視人員數量。
1.3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包括延遲性缺血性神經功能障礙、慢性腦水腫、顱內感染發(fā)生率,比較兩組投訴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相關護理知識普及率、患者滿意度。
2 結果
比較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投訴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相關護理知識普及率、患者滿意度,采用SPSS17.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前后具有統計學差異。
3 討論
蛛網膜下腔出血(SAH)患者發(fā)病后,血液流入蛛網膜下腔后,腦脊液中混有血液,對腦膜、神經根等組織產生激惹作用,引起嚴重的炎性反應。當紅細胞開始大量溶解后,釋放出含鐵血黃素,引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包括有腦水腫、腦血管痙攣、再出血等。其中以腦水腫較為常見,蛛網膜下腔出血后數小時之內常發(fā)生急性腦室擴張,腦脊液循環(huán)通路受阻,顱內壓急驟升高,腦水腫是導致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腦血管痙攣與血管活性物質作用、血凝塊壓迫、血管營養(yǎng)障礙、血管壁炎癥、血容量不足等因素有關[5]。腰大池引流置換腦脊液是神經外科治療SAH 的一種常見方法,具有操作微創(chuàng)、簡便、有效、安全的特點。本組資料結果表明,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投訴率、護理差錯發(fā)生率、相關護理知識普及率、患者滿意度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 05)。換床單、協助患者翻身及擦背時注意保護引流管,防止牽拉導致管道脫出,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主管醫(yī)生[6]。在臨床護理中發(fā)現,嚴格控制引流量,維持有效引流,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預防感染,認真細致的臨床觀察均可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因此,在采用持續(xù)腰大池引流腦脊液治療SAH 患者時,圍術期采取規(guī)范、嚴格的綜合護理措施規(guī)程至關重要[7]。綜合護理中需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患者及其家屬做好治療前的心理護理和宣教工作,減輕其思想負擔,以積極配合治療護理,這是取得良好治療效果的前提。②治療過程中傾聽患者的不適主訴,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暢,準確詳細記錄引流液的顏色、性狀及引流量等,以及時發(fā)現治療中的相關問題并及早采取相關措施。③了解置管后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如引流速度過快而導致再出血甚至腦疝,術后并發(fā)顱內感染等。根據患者體位變化隨時調整引流管,根據病情控制引流量及引流速度,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預防并發(fā)癥。綜上所述,在新形勢下開展新手術,護理人員不但應掌握現代護理服務的技巧,還應該充分運用綜合護理理念,配合醫(yī)生提高手術質量,促進患者康復。綜合護理改善了護患關系,減少了醫(yī)療糾紛,提高了護理質量,可作為一種有效方案在臨床工作中推廣。
參考文獻:
[1]徐玉芳,朱亞清,黃佃珍.循證護理在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治療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2, 9(2):20-21.
[2]蔣泳,吳佩濤,孫榮君.等.腰大池持續(xù)引流在動脈瘤性SAH 術后的應用[J].中國臨床神經外科雜志, 2011, 16(4): 241-243.
[3]趙麗茹, 姚俊萍, 張小紅,等.蛛網膜下腔出血行持續(xù)腰大池引流150 例綜合護理[M]. 齊魯護理雜志,2015,26(3):82-83.
[4]肖友為, 鐘燕萍, 劉冰,等.持續(xù)腰大池引流在顱腦損傷患者中的應用與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49(10):1228-1229.
[5]宿國波,王清波,于長靈,等.持續(xù)腰大池引流治療蛛網膜下腔出血34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 ,2011,11(11):2658-2658.
[6]張旭,張可帥.腰大池引流在外傷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2,10(20):111.
[7]劉文碩,胡丹露,李淑芬.腰大池引流術在腦血管意外患者的臨床護理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 2015,34(15):241-242.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