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日漸提高了。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變遷,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為滿足觀眾日益增長的文化信息需求,各地方電視臺也相繼推出了地方民生新聞報道。民生新聞采訪的質量直接關系到地方電視臺新聞報道的質量。因此,為了保證地方民生新聞報道的質量,本文根據自身的實踐經驗對地方電視臺的采訪策略進行了簡要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夠在電視競爭激烈的今天,促進我臺的發(fā)展。
關鍵詞: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采訪策略
新聞采訪是一門藝術性極強的學問。作為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記者,我們要善于從百姓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平等對待每一位受訪者,根據受訪者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手段的采訪方式,關心百姓所關心,注意百姓所注意,這有這樣,我們地方電視臺的民生新聞才能夠真正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聞樂見。
一、選準采訪焦點,引導積極輿論
電視民生新聞對于新時期我國新聞發(fā)展史的意義重大。應該說,無論從報道內容還是表現形式,從傳播手段到傳播效果,從新聞宣傳到產業(yè)經營,從內容生產到品牌營銷,民生新聞都給廣電新聞界帶來一股全新的氣息。民生新聞很好地滿足了社會普通人群的表達需要,并迅速取得了成功。普通人群在轉型期的中國所占比例很大,構成了中國目前社會結構的基礎部分,對社會的穩(wěn)定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普通的城市市民、下崗職工、從農村進入城市的外來務工者、廣大農民等,就是這些社會大眾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生新聞最應該突出的就是輿論的導向作用,不能片面追求收視率而忽視了輿論導向作用。民生新聞不僅要是百姓關心的問題,而且也要體現黨中央政策的導向。因此在地方臺民生新聞的采訪選材上我們要著重將民眾的關注點聚焦到國家大方針的估計上。用國家政策的導向來引領地方民生新聞的權威,正確引導民眾對民生的關注點。杜絕民生新聞片面追求娛化和庸俗化,真正關心百姓的疾苦,關注百姓所關注的焦點,提高采訪的實效性,拉近與百姓的距離。
二、以百姓的角度看待問題,深入交流
(一)以百姓的角度看問題,真誠交流
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采訪,記者要善于站在百姓的角度來看待問題,選擇百姓基層中出現的問題和人們關注的焦點來進行報道,采訪時,記者要善于抓住具有指導意義和具有啟發(fā)性、普遍性的題材來進行報道。記者在進行采訪的過程中要貼近群眾,要注意有禮貌,有親和力,尊重被采訪人員。只有這樣做,采訪的記者才能夠充分挖掘群眾的想法,反應民意,才能將新聞報道做好、做精。
(二)善于捕捉關鍵信息,深入交流
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采訪的過程中,采訪者要充分認識到自身的作用。采訪的過程中,記者起到的是引導作用,而起到主體作用的是被采訪者。一個具有優(yōu)秀專業(yè)素養(yǎng)的記者并不是體現在它在新聞中發(fā)表了多少言論,而是在于他在采訪過程中是否能夠引導被采訪者說出自己的心聲。新聞記者的采訪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的,因此,記者在采訪的過程中要時時刻刻圍繞新聞主題進行訪談,對采訪者的提問要有引導性和啟發(fā)性,充分挖掘被采訪者言論中的關鍵詞,做出敏捷的反應。記者在有限的采訪時間內要善于僅僅挖掘和抓住關鍵詞進行多角度的深入采訪和訪談。只有這樣做,才能夠從根本上提高采訪的效率。
(三)抓住熱點問題,升華新聞主題
在新聞采訪的過程中,地方民生新聞的報道大多是服務于當地的群眾百姓的。因此,我們在進行采訪時可以著重對當地的民生發(fā)展變化情況、醫(yī)療衛(wèi)生情況、就業(yè)等情況進行著重的報道。既可以將現當下的情況真實地反映給百姓,又可以傾聽群眾的聲音。這樣,切合實際,貼近百姓的新聞報道就勢必會引起群眾的廣泛關注。既有利于提高收視率,又能切實反映人民生活的真是內容,為人民群眾解決問題。
三、靈活采訪,隨機應變
新聞采訪是一項靈活性較強的人文性活動,因此,在新聞采訪中也存在著各種可能性,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會碰到突發(fā)狀況。因此,我們在進行采訪時要注意根據不同背景的被采訪者,采取靈活的才放手段的采訪方式,制定切實可行的采訪計劃,靈活應對采訪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突發(fā)情況。
(一)根據不同背景的采訪者,采取靈活的采訪方式
在地方新聞采訪的過程中,我們所遇到的被采訪者情況和背景都是不同的,作為采訪者,我們要根據受訪者的知識文化素養(yǎng)、背景、性格等綜合因素采取不同的采訪方式,可以有引導、旁敲側擊、激將等方式。對于性格豪爽的受訪者,我們可以采取開門見山的直接采訪方式;對于性格較為急躁的受訪者,我們可以采取旁敲側擊的采訪方式;對于時間緊任務重的采訪,我們可以使用“倒金字塔”采訪方式,將關鍵問題放在開頭,直接切入關鍵。每一種采訪方式都有其適用的對象,每一受訪者都有其能夠接受的采訪方式。作為記者我們在進行地方新聞采訪的時候要注意針對不同受訪者的不同情況,選準適合的采訪方式進行有效的采訪。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地方新聞采訪和報道的質量。
(二)對于專業(yè)性領域的采訪要做好充分的準備
地方新聞電視臺的新聞采訪在報道當地百姓關心的新聞和話題的同時也會偶爾報道專業(yè)領域的問題。從事新聞采訪的記者不可能對每個領域都有充分的認識和深刻的了解。因此,在進行專業(yè)性領域的采訪時,采訪者要充分做足準備,要對采訪領域有一定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記者在進行采訪時能對采訪者進行深入的采訪。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準備的時候不能一味準備專業(yè)性較強的問題來進行提問,還要考慮當地百姓的接收能力和接受水平,適當設計一些用來解釋和說明采訪內容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切實提高采訪水平,提高新聞采訪的質量。
(三)對于特殊的受訪對象采取特殊的采訪方式
進行地方新聞報道的時候難免會遇到一些批評性的報道。在批評報道的采訪中,受訪對象可能會為了掩蓋自己的違法行為而進行推卸責任或者是掩蓋真相。在這樣的情況下,采訪者就要對受訪者進行先入為主的采訪方式進行,針對采訪問題的關鍵進行適度的刺激,或者是采用隱形采訪的方式進行。同時我們要注意,這樣特殊手段的采訪方式雖然有利于信息的獲取,但我們要時時刻刻謹記記者的職業(yè)道德,尊重事實真相,不能對受訪者心存敵意。只有尊重事實真行,尊重客觀事實的新聞報道才是一則真正人民喜聞樂見的新聞。
參考文獻
[1] 孫寶傳. 新世紀新聞傳媒技術走向[J]. 中國新聞科技. 2001(01)
[2] 賀秋榮. 民生新聞電視直播欄目的發(fā)展前景展望[J]. 新聞研究導刊. 2014(15)
[3] 黃明,黃敦珍,忠立. 地方臺“轉播”與“自辦”的矛盾轉化[J]. 聲屏世界. 2001(09)
[4] 俞虹. 解析省級都市頻道發(fā)展之道——以天津都市頻道為例[J]. 中國廣播電視學刊. 200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