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泰山千百石刻中,有這樣一通并不顯眼的石刻,上面刻有八個大字:“從善如登,從惡如崩。”這句話出自《國語·周語下》。
從善如登。登,就是從低處到高處,有登高、登攀、登頂、登峰、登天等,即登高向上,需一步步攀登,比喻學好很難,就像登山一樣需持久、歷艱辛。然而,你每天一點一點的善心、好心、愛心、溫馨,看似十分微小,甚至有時別人還不知曉,它卻悄悄凝聚成了你腳下的一塊塊石板,鋪砌成了你登上道德高峰的一級級臺階。
從惡如崩。崩,倒塌、崩裂,如山崩,僅僅一剎那,“轟”的一聲,整座山便倒塌了,比喻學壞很快、很容易,就像山崩一樣迅速毀滅。你每天一點一點的虛假、欺騙、丑行、惡言,看似還不那么顯眼,看似只有你自己知道,它卻悄悄凝聚成了你身邊的一根根無形的導火索,化作了你腳下的一枚枚看不見的雷管與一包包隱形炸藥……
一天一天,善多了,你不知不覺地登上了真善美的高山。從善者登頂,需日積月累、積石成山。
一天一天,惡多了,你不知不覺地自己給自己點燃了自取毀滅的炸藥。從惡者崩塌,雖瞬間發(fā)生,也有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每天,所有人的腳步都在不知不覺地書寫著這幾個字。不過,有的是在寫前半句,有的是在寫后半句,也有的前后都寫,也有的忽前忽后、半前半后、明前暗后……
一登一崩,寫盡人生。
(王桂枝薦自《揚子晚報》)
責編:易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