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研究急診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療的臨床效果分析。方法 從2012年3月~2014年6月,選取我院急診消化內科的8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將其分為西藥組和中西藥結合組兩組,其中西藥組38例患者,通過西藥治療,中西藥組50例患者,通過中西藥結合的方法進行治療,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西藥組總有效率為65.79%(25/38),中西藥結合組有效率為94.00%(47/50),中西藥結合組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藥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34.21%(13/38),中西藥結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6.00%(3/50),中西藥結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西藥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止血時間為(52.5±9.5),中西藥結合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止血時間為(32.5±9.2),中西藥結合組平均止血時間明顯低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西藥結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高,治療所需時間短,不良反應少。
關鍵詞:上化道出血; 中西藥結合;臨床效果
上消化道出血在臨床消化內科中相對比較常見,具有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得治療難點[1]。各個年齡階段都可能發(fā)生,主要發(fā)病原因是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日常飲食不節(jié)制,暴飲暴食,大吃大喝等引起的。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很容易產(chǎn)生大量嘔血、上腹部疼痛、甚至休克等嚴重后果 [2]。為了研究治療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3],本文通過對我院的8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3月~2014年6月我院急診消化內科的88例急診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療資料為研究對象,患者均通過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其中男45例,女43例。年齡25~78歲,平均年齡為(45±18.5)歲。將其分為西藥組和中西藥結合組兩組,其中西藥組38例患者,男20例,女18例,采用西藥治療,年齡在28歲~75歲,平均年齡為(45±19.5)歲。中西藥結合組50例患者,男25例,女25例,采用中西藥結合的治療方法,年齡在25~78歲,平均年齡為(45±18.5)歲。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兩組在性別,年齡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選擇標準 納入標準:①經(jīng)確診為消化道出血患者;②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療資料完整者。排除標準:①伴隨其他重癥疾病患者;②消化道出血嚴重需手術治療者;③患者治療資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4] 西藥組患者給予法莫替丁靜脈注射,20mg/次,2次/d,持續(xù)治療5w為1個療程,在晚間行肌肉注射,將其與3g止血藥均勻混合在一起行靜脈注射,并對患者給予20mg奧米拉唑進行治療,給藥1次/d,5w為1個療程。中西藥結合組患者在西藥治療組基礎上給予0.5g/次云南白藥進行治療,給藥4次/d。
1.4 療效評價 患者在接受相應治療后,嘔血、便血情況均消失,各項生命指標也表現(xiàn)正常稱為治愈;經(jīng)過相應治療后,患者的嘔血、便血情況均明顯改善,各項生命指標趨于正常稱為有效;經(jīng)過相應治療后,患者嘔血、便血情況有所改善,出血狀況有所減少稱為顯效;經(jīng)過相應治療后,患者的嘔血,便血狀況沒有改善稱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人數(shù)+有效人數(shù))/總人數(shù)。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17.0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比較以χ2檢驗。計量數(shù)據(jù)以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兩組患者療效對比 西藥組總有效率為65.79%(25/38),中西藥結合組有效率為94.00%(47/50),中西藥結合組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西藥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為34.21%(13/38),中西藥結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6.00%(3/50),中西藥結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2。
2.3 兩組患者止血時間對比 西藥組平均止血時間為(52.5±9.5),中西藥結合組平均止血時間為(32.5±9.2),中西藥結合組平均止血時間明顯低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上消化道出血為臨床消化內科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臨床主要癥狀為嘔血和便血,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很容易產(chǎn)生大量嘔血、上腹部疼痛、甚至休克等嚴重后果,消化道出血患者一旦發(fā)生休克,代表著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5]。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日常飲食不節(jié)制,暴飲暴食,大吃大喝等都是上消化道出血的誘因。因此,注意日常平衡膳食、多進行戶外活動,有利于預防疾病的發(fā)生[6]。臨床中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方法不一。不同的治療方法所取得的治療效果顯然是不同的。小部分學者認為,消化道出血的治療方法的選擇成為臨床醫(yī)生所面臨的主要問題,如何根據(jù)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實際情況[7],合理選擇治療方法,以至于達到令人滿意地臨床治療效果是消化內科醫(yī)生必須盡力完成的任務。大部分學者認為[8],經(jīng)過臨床研究,治療急診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的最好方法是中西藥聯(lián)合應用
本文先通過對比西藥組和中西藥結合組對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效率,得出結論,西藥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總有效率與中西藥結合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有效率相比較,中西藥結合組有效率明顯高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與唐艷英報道一致[9]。表明中藥與西藥聯(lián)合應用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更好。然后通過對中藥組和中西藥結合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得出結論,西藥組與中西藥合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相比,中西藥結合組不良反應總發(fā)生率明顯低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與曾東等人研究結果一致[10]表明中藥西藥聯(lián)合應用與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僅總有效率高,而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更容易讓患者及患者家屬滿意。對西藥組和中西藥結合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止血時間進行比較,得出結論,西藥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止血時間與中西藥結合組治療上消化道出血平均止血時間相比較,中西藥結合組止血時間明顯低于西藥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果與曦亮等人研究結果一致[11]表明止血時間短為中西藥結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又一優(yōu)點。
綜上所述,中西藥結合治療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率高,治療所需時間短,不良反應少。
參考文獻:
[1]徐文瓊.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診治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3,24(11): 85-71.
[2]呂小波.急診內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13(12):85-86.
[3]崔海沫,田勤娟.消化內科上消化道出血的臨床診治[J].泰山醫(yī)學院學報,2014,04(13):311-312.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