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肥胖、短頸的昏迷患者改良氣管切開后出現(xiàn)的護理問題及護理措施。方法 對我院2007年2月~2014年7月收治的32例肥胖、短頸昏迷患者(BMI>25,仰頭位環(huán)狀軟骨-胸骨上窩間距<4.0cm,GCS<9分)行改良氣管切開術(shù)后采取綜合護理。結(jié)果 32例應用改良氣管切開術(shù)的肥胖、短頸昏迷患者,住院期間均未發(fā)生窒息、氣管套管脫出、氣管切口感染等并發(fā)癥。結(jié)論 肥胖、短頸昏迷患者改良氣管切開后采用正確的護理措施能有效預防并發(fā)癥。
關(guān)鍵詞:改良氣管切開術(shù);護理;肥胖短頸昏迷
氣管切開術(shù)后,患者因生理屏障消失而易發(fā)肺部感染,正確有效的氣道管理可降低肺部感染的發(fā)生,在肥胖、短頸、昏迷患者的護理中尤為重要。肥胖、短頸除了是許多營養(yǎng)相關(guān)性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外,肥胖、短頸本身也給臨床醫(yī)療護理工作帶來諸多障礙,尤其是南疆地區(qū),肥胖癥及甲狀腺腫大患者較多。在基層醫(yī)院,給肥胖、短頸昏迷患者的護理工作帶來更多的挑戰(zhàn),我院自2007年2月~2014年7月對32例行改良氣管切開的肥胖、短頸昏迷患者,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1 一般資料
32例中,男20例,女12例,年齡25~60歲,平均48歲,體重90~115kg,平均(100±10) kg,體重指數(shù)(body massidex,BMI) 為31.2~37.1; 腦血管意外8例,中毒3例,剖宮產(chǎn)術(shù)麻醉意外1例,重型顱腦損傷16例,GCS<9分,32例均為保守治療48h后單純采取改良氣管切開術(shù)。
2 護理措施
2.1 改良氣管切開手術(shù)過程及配合 患者取仰臥位,墊枕抬肩以暴露氣管,對于帶氣管插管者要先將其氣管插管氣囊退至聲帶上方并固定。消毒穿刺部位、鋪巾,在2~3或3~4氣管軟骨環(huán)正中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并在其皮膚上做橫切口,深至皮下,長度約1.5~2cm,用帶注射器的一次性經(jīng)皮穿刺針(江蘇瑞京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選用一次性使用中心靜脈導管包中配制的器械)經(jīng)切口穿刺,注意要事先抽取2ml生理鹽水在注射器內(nèi),與氣管呈45°刺入氣管,刺入氣管指征為回抽有大量氣泡溢出,然后拔出穿刺針,留置其外套管,再沿外套管置入導絲,插入導絲深度不少于10cm,然后拔出外套管。使用不銹鋼擴張器及擴張鉗沿導絲依次擴開軟組織,直達氣管腔內(nèi),擴口直徑1.5~2cm,且導絲滑動自如,取出擴張鉗,沿導絲插入氣管導管,迅速拔出氣管導管內(nèi)栓及導絲,吸引氣管內(nèi)分泌物及血液,充氣囊后固定氣管套管,術(shù)畢。
2.2 體位 去枕平臥位將頭偏向一側(cè)24 h后可抬高頭部15°~30°使頸部舒展,氣管切開患者應保證氣管套管在氣管內(nèi)的居中位置,套管通暢與否是治療的關(guān)鍵之一,肥胖、短頸患者在更換體位、翻身時應保持頭頸軀干處于同一軸線,一旦判斷為脫管迅速將套管順其竇道送回,同時通知醫(yī)生,確保套管通暢。
2.3 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患者神志、瞳孔、GCS評分、生命體征的變化,給予心電監(jiān)護,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2.4 環(huán)境 室溫20℃~24℃,濕度60%~70%,定時通風;空氣消毒機消毒2~3次/d,用含有500mg/L含氯消毒液的潔具擦桌、拖地兩次,嚴格陪護探視管理,縮短探視時間,2名/次,時間不超過30min。進入病房者均應著隔離服、戴口罩帽子、進行手消。
2.5 呼吸道護理
2.5.1 保持呼吸道通暢 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暢的主要措施。要嚴格掌握吸痰的時機、方法和技巧,嚴密觀察患者的痰鳴音、咳嗽反射、機械通氣時氣道壓力增高等情況,做到及時、適時、有效的吸痰?;颊咭蚍逝诸i短,吸痰時更容易刺激患者氣道。因此,必要時雙人操作,一人采取抬頸壓額以暢通呼吸道,一人吸痰。調(diào)節(jié)正確的負壓,嚴格無菌操作,避免損傷呼吸道黏膜,遵循先氣道后口腔鼻腔的順序,吸痰管分開使用,嚴禁帶負壓插管吸痰,動作應輕柔,遇有分泌物處稍停留,防止將痰液推下,切忌反復提拉式抽吸,保證氣道的連續(xù)通暢。 吸痰前后應給予高濃度氧氣或純氧吸入1~5min[1]。連續(xù)吸痰最多不超過2次,每次不超過15s 。吸痰裝置應專人專用,每日消毒。
2.5.2 濕化氣道 氣管套管外口用雙層無菌紗布覆蓋,并保持紗布潮濕,定時給予超聲霧化吸入,用生理鹽水30mL加地塞米松5mg加氨溴索針15mg進行霧化吸入,3~6次/d,15~20min/次,或氣管內(nèi)注入生理鹽水3~5mL/h,或持續(xù)氣管內(nèi)滴注生理鹽水5~6滴/min。
2.6 氣切傷口的護理 嚴格無菌操作,傷口換藥應選擇彎止血鉗,彎止鉗的頭部彎度向上,故不會戳到患者[2]。敷料隨時保持清潔干燥,切口周圍皮膚用0.5%碘伏消毒后更換無菌敷料,1~2次/d,如有痰液污染或滲濕應及時更換,用兩塊無菌紗布分別對折,折線處紗布墊于傷口與套管之間,兩條膠布橫向固定紗布,此方法可避免紗布毛邊落入氣管內(nèi),引起不必要的刺激。目前臨床上采用一次性硅膠氣管切開套管,遵醫(yī)囑視情況更換。隨時觀察氣管套管的氣囊是否漏氣,以防脫出或壓迫頸部血管及損傷皮膚。氣囊壓力<20mmHg,注意放氣,4~6h/次,5~10min/次,以防氣囊壓迫氣管黏膜,造成黏膜缺血缺氧[3]。
2.7 特殊的護理 患者因過度肥胖而導致脖頸較短,在氣切護理上有一定的困難,我們在臨床上采用紗布條卷成直徑約2.0~3.0cm的紗布卷,墊在患者的脖子兩側(cè),可以抬高頭,使氣切處不受壓,更好的觀察氣切傷口,同時在患者頭下墊水墊或嬰兒枕,此類枕頭較軟,且比一般枕頭矮小,在保證患者舒適的同時可避免氣切處受壓 其次,用橡膠手套吹氣,形成一個手狀,墊于患者頜下與呼吸機延長管之間,防止頜下皮膚破潰。
2.8 基礎(chǔ)護理
2.8.1 眼的保護 眼瞼不能自行閉合的患者,可涂紅霉素眼膏或覆蓋生理鹽水紗布保護角膜,避免發(fā)生角膜潰瘍或結(jié)膜炎。
2.8.2 鼻飼管及口腔護理鼻飼管的護理 每次鼻飼前先抽吸胃液,觀察有無咖啡色胃液或未消化食物,如有上述情況應暫停鼻飼并報告醫(yī)生處理。喂食時應抬高床頭15°~30°,防止胃內(nèi)容物反流引起吸入性肺炎。鼻飼速度不可過快,以免引起嘔吐和呃逆。鼻飼前吸痰,鼻飼后1h內(nèi)盡量避免吸痰,以免引起嘔吐,造成大量胃內(nèi)容物經(jīng)口鼻涌出時導致窒息[4]。鼻飼管置管的昏迷患者,口鼻分泌物易粘于舌腭上細菌易生長繁殖,導致口腔疾病的發(fā)生。用0.9%生理鹽水和口泰交替清潔口腔,2~3次/d, 每日觀察口腔牙齦及粘膜變化,伴有真菌感染者用制霉菌素碾碎加AD滴劑涂抹口腔。
2.8.3 皮膚、頭發(fā)護理 溫水擦浴,1次/d,促進血液循環(huán)。溫水擦洗會陰、肛門,及時清理排泄物,防止刺激皮膚。使用氣墊床,定時翻身叩背,按摩受壓處皮膚,預防壓瘡發(fā)生。病情允許至少洗頭1次/w,保持頭皮頭發(fā)清潔。
2.8.4 尿管護理 嚴格按無菌操作做好尿管的護理,擦洗會陰2次/d。大便后先清洗會陰及肛門,再用0.5%碘伏消毒會陰部及尿管。仔細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zhì)、量;正確處理尿管、尿袋,定期夾閉尿管以鍛煉膀胱逼尿肌,尿袋下端不接觸地面或集尿器;觀察有無泌尿系感染的征象,如: 尿液混濁體溫升高等,應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
2.8.5 肢體功能鍛煉 使肢體處于功能位,以防形成肩內(nèi)收、腕下垂、足下垂等畸形。被動按摩肢體促進血液循環(huán),病情許可時給患者做肢體被動運動,做好計劃,定時定量,循序漸進,以增強肌力,防止肌肉萎縮。
2.9 拔管的護理 拔管前應評估患者,病情穩(wěn)定,呼吸平穩(wěn),咳嗽吞咽反射恢復,呼吸道分泌物減少,能自行咳痰,血氧飽和度維持在正常水平時可試行堵管,依次1/2、2/3、全堵,每個步驟嚴密觀察12~24h,心率、血壓、呼吸均平穩(wěn),血氧飽和度在95%以上,即可拔除套管。拔管前應充分清理呼吸道并消毒切口周圍皮膚,拔管后無菌紗布覆蓋以蝶形膠布固定緊密創(chuàng)緣,每日換藥。1w左右即可愈合。
3 體會
實踐表明,肥胖、短頸、昏迷患者給我們臨床工作帶來了許多難題,做為護理中最為突出的是:呼吸道護理、長期臥床的皮膚護理、肢體功能障礙防治等問題,護士長及護理組長科學地分析原因并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護理人員實施周詳、具體的護理措施,從而提高對肥胖短頸昏迷人群的護理。如護理氣切患者,要注意觀察其病情、掌握吸痰時機、以及調(diào)整氣道濕化和溫度、及時正確更換氣切傷口敷料等無菌技術(shù)的操作,更重要的是根據(jù)患者的不同情況而采取不同的護理措施。2008年11月以來,肥胖、短頸、昏迷患者的氣切護理,通過我們護理人員的觀察與細心護理,在基層醫(yī)院,患者的氣切處沒有發(fā)生窒息、氣管套管脫出、氣切口感染等情況,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及工作效益。
參考文獻:
[1]朱艷萍,楊言誠,劉夕珍,等.吸痰組織氧代謝的影響.護理進修雜志[J].1999,14( 10):9-10.
[2]龔彩虹,蘭榮,劉慧,等.氣管切開護理體會[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28(3):222-223.
[3]潘宏,蔡芙蓉,奚新明.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的術(shù)后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7,7( 14):3316-3317.
[4]王晶,索鵬,李德珍,等.重型顱腦損傷并肥胖患者氣管切開術(shù)后護理體會[J].實用醫(yī)學雜志,2010,26(19):3637-3638.編輯/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