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褒·巴赫曼,奧地利女詩人,出生在克拉根福,在維也納求學,并在那里走入文學圈子。也正是在那里,巴赫曼認識了保羅·策蘭,開始從心靈放逐自己,從慕尼黑到那不勒斯,從蘇黎世到柏林,最后在羅馬去世。巴赫曼的詩歌特征從形式上是表現(xiàn)主義,內(nèi)容多是愛情,是她與保羅·策蘭揮之不去,銘心刻骨,然而又糾結(jié)迷惘的愛情。本文是英格褒·巴赫曼寫給保羅·策蘭的情書。
親愛的你:
我壓根兒沒想到,今天——去年前一天也是如此——你的明信片會飛來,它直接飛進了我的心中。嗯,是的,我喜歡你,那時我從未將這句話說出口。我又聞到了罌粟花香,深深地,深深地將它們嗅聞。你如此神奇地變出了它們,我永遠不會忘記。
有時,我別無所求,只想離開這里,來巴黎,感受你握住我雙手的時刻,感受你帶著鮮花緊擁我的全部,那一刻,我又將無法想起你來自何處,去往何處。對我而言,你像來自印度,或者來自一個遙遠的、黝黑的、棕褐色的國度,你對于我,是沙漠和海洋,是秘密的一切。我仍然對你一無所知,這使我經(jīng)常會擔憂你,我無法想象,你也得做我們這些人在這里做的事情,我應該為我倆造一座宮殿,把你接到我身邊,讓你成為我的被施了魔咒的主人,我們的宮殿會擁有很多地毯,還有音樂,我們將在里面發(fā)明愛。
我常常想,《卡羅納》是你最美的詩,它是對一個瞬間最完美的捕捉,就在那個瞬間,所有事物便凝固成大理石,成為永恒。但我這里,還沒到“時候”。我如此渴望我得不到的東西,一切都那么膚淺、乏味、疲倦,在被使用之前就已耗竭。
八月中旬我要來巴黎,就待幾天。不要問我為什么,來了做什么。但你要等著我,給我一個夜晚或者兩個、三個夜晚……帶我去塞納河邊,我們要長久地凝視河水,直至我們變成兩條小魚,重新認出對方。
英格褒·巴赫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