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對美國作家、哲學(xué)家亨利·戴維·梭羅充滿敬仰,他的《瓦爾登湖》是眾多散文家案頭的經(jīng)典。大自然是梭羅難舍的家園,他關(guān)注人類的生存方式和環(huán)境保護,在瓦爾登湖畔梭羅過著自食其力的隱居生活,在這項生存體驗的試驗中,他完成了一系列自然隨筆的創(chuàng)作,他的作品貫穿著個人的哲學(xué)思考,深邃而優(yōu)美。選用這篇短文,在于了解他追求的人與自然和諧的思想境界。
最近,十一月的一天,我們目睹了一個極其美麗的日落。當(dāng)我像平時一樣漫步于一道小溪發(fā)源處的草地之上,那高空的太陽,終于在一個凄苦的寒天之后、暮夕之前,突于天際驟放澄明。這時但見遠方天暮下的衰草殘莖,山邊的木葉橡叢,頓時沉浸在一片最柔美也最耀眼的綺照之中,而我們自己的身影也長長伸向草地的東方,仿佛是那縷斜暈中僅有的點點微塵。周圍的風(fēng)物是那么妍美,一晌之前還是難以想象,空氣也是那么和暖純凈,一時這普通草原實在無異于天上景象。但是當(dāng)我想到眼前之景又豈必是絕不經(jīng)見的特殊奇觀,說不定自有天日以來,每個暮夕便都是如此,因而連跑動在這里的幼小孩童也會覺著自在欣悅,想到這些,這幅景象也就益發(fā)顯得壯麗。
此刻那落日的余暉正以它全部的燦爛與輝煌,并不分城市還是鄉(xiāng)村,甚至以往日也少見的艷麗,盡情斜映在一帶境遠地自僻的草地之上;這里沒有一間房舍——茫茫之中只瞥見一只孤零零的沼鷹,背羽上染盡了金黃,一只麝香鼠正探頭穴外,另外在沼澤之間望見了一股水色黝黑的小溪,蜿蜒曲折,繞行于一堆殘株敗根之旁。我們漫步于其中的光照,是這樣的純美與熠耀,滿目衰草枯葉,一片金黃,晃晃之中又是這般柔和恬靜,沒有一絲漣漪、一息咽嗚。我想我從來不曾沐浴于這么幽美的金色光汛之中。西望林藪丘崗之際,彩煥燦然,恍若仙境邊陲,而我們背后的秋陽,仿佛一個慈祥的牧人,正趁薄暮時分,趕送我們歸去。
我們在躑躅于圣地的歷程當(dāng)中也是這樣??傆幸惶?,太陽的光輝會照耀得更加妍麗,會照射進我們的心扉靈府,會使我們的生涯充滿了更大徹悟的奇妙光照,其溫煦、恬淡與金光熠耀,恰似一個秋日的岸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