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東營旅行,最開心的是去看黃河入???。原本以為黃河入??诖蠹s像臺北淡水河河口,坐小船五分鐘就可以橫渡。
及至站在黃河入???,完全被那景致的廣大與壯闊震懾了:先是一望無際的蘆葦,再是無邊無涯的濕地,最后才是黃浪滾滾的海濱。
黃河從遙遠的源頭,穿越無數(shù)的山水平蕪,到了海邊往四面擴散。站在朔風野大的海邊,把視覺放大到極致之境,也無法看清。河水到底有多么寬廣呢?登上木造的小樓,用望遠鏡,左右掃瞄,依然無邊。
無法形容那種感動。黃河原只是小小的一條,向前穿行時,許多的溪流、許多的雨雪,一點兒一點兒地匯集,黃河越來越大,最后流到了東營,便成為數(shù)百里的濕地了。
濕地的物產(chǎn)豐富,有數(shù)不清的魚蝦。
東營的朋友說:“童年的時候,濕地還沒有管制,跳進水里,空手就可以抓到許多魚!”
“一點兒也不夸張,那時河海交界處,有許多大閘蟹,個個肥美。小時候還不懂吃大閘蟹,一捕一大桶,回家剁成小塊喂鴨子,鴨子吃了大閘蟹,鴨蛋黃特別紅!”朋友自我解嘲,“后來香港人來旅游,才知道大閘蟹是寶,大家才開始吃。早知道,二十年前開始外銷,早就發(fā)財了!”
大閘蟹不解吃,倒是吃了不少野鳥,一直到管制以后才沒人吃了。
東營是最大的野鳥集散地,留鳥與候鳥都很繁多,吃海水和淡水的魚蝦永不匱乏。
喜歡觀鳥的人,帶著望遠鏡來看會感動到哭。
河海茫茫、天地悠悠,看見一只丹頂鶴突然展翅飛起,群鶴比翼追隨,在蔚藍的海上自在回旋,想到人生能有幾回看到這壯麗的景色,怎不感懷殊深!
或者是在冬季,大雪紛飛,把大地蓋成一片安靜的銀白,那白是如此純粹、如此無染。突然,雪中有了一絲動靜。
定睛凝視,原來是一只白鷺,在雪原中散步,一步一慢,久久才動一下。
心中一驚,原來那是古代禪師說的“白鷺立雪”“銀碗盛雪”“白馬入蘆花”“雪花一片又一片,飛入蘆花都不見”的境界。
白中有白,白外有白,白上還有白。
以為白是靜的,靜中還有動;以為白是大的,大里又有小;以為白是無分別的,無二里還有獨一。
“白鷺立雪”不只在說眼前的景,也在說開悟的境。
世俗的人看見了雪中的白鷺,便會忘記雪的存在;看見了追逐,忘失了平靜;追求小的價值,忽略了純凈如雪的本質(zhì)。
聰明的人知道白鷺佇于雪中,只是一時的、短暫的,因此常常會提醒自己,不要丟失了可貴的純凈。
有智慧的人,只是靜觀,不起分別。
雪是美,白鷺亦美;雪為純凈,白鷺亦為純凈。
雪是靜的,白鷺是動的;雪為大,白鷺為小。
智者觀之,皆起歡喜,因為了知白雪與白鷺都是天地的偶然,就像人站在下著雪的黃河入海口,也只是一個過客。
人間本來就是一個混沌?!鞍樍⒀笔菢O目時的一道悟的閃光,你看見了,一切正像如此,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