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我效能感對中職學生的計算機學習有著較深的影響,比如學習目標的設定、學習行為的選擇等。本文基于自我效能感原理,對中職計算機教學進行探索,針對計算機教學和學生實際,從合理配置教學目標、采用多元教學模式、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引導學生正確歸因等方面,增強學生計算機學習的自我效能感。
關鍵詞:學生 自我效能感 中職計算機 教學
在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中,筆者發(fā)現(xiàn)不少中職學生被動學習,情緒不高,也沒有上進的信心。雖然原因多種多樣,但筆者認為,中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較低是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一、自我效能感及其對中職生的影響
當前,對中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研究逐漸深入。自我效能感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班杜拉提出,指個體對某行為的主觀判斷,或者對自己自信程度的效能期待。通俗地講,如果學生主觀認為,認真聽講并能聽懂講授內(nèi)容就能獲取優(yōu)秀成績,則會產(chǎn)生自我效能感,認真聽老師講課,并感覺自己能夠聽懂教師所講的知識內(nèi)容。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學生,遇到困難也會更加努力去做;而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一旦遇到困難便退縮或放棄。自我效能感對學生有著較強的影響。
1.影響了中職學生的目標設定
自我效能感同樣對中職學生的思維過程如學習目標的設定等產(chǎn)生影響。在計算機學習過程中,自我效能感高的中職學生充滿自信,為自己設定了較高的學習目標,這種高目標又反作用于本人的學習動機;而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總是持懷疑的態(tài)度否定自己,因此對自己的學習目標一再降低,必然限制了自己各種能力的提高。同樣,自我效能感較強的學生,學習目標是具體而近期的,容易感覺到自己的進步而使自我效能感增強;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學習目標是散亂而長期的,屢屢失敗,因而不容易覺察而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2.影響了中職學生的行為選擇
一般而言,中職學生的自我效能感較高,則對計算機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困難能夠積極應對,把這種挑戰(zhàn)困難作為獲取新知和經(jīng)驗的有利時機,并從中驗證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反之,自我效能感較低的中職學生,每當遇到學習計算機的困難或矛盾時,出現(xiàn)消極應對行為,總是從內(nèi)心深處尋找理由,來躲避這個困難,認為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完成或解決這個問題,總是選擇自己認為能夠應對的任務等。比如,同樣是電子表格操作,有的學生認為“自己無法應對表格中繁多的數(shù)據(jù)”,而有的同學卻積極操作,雖然費時較多,但是還是為自己較好地完成表格操作任務而感到高興。
二、計算機教學中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筆者針對學生自我效能感的實際狀況,了解學生的差異,提出具體的增強學生自我效能感的策略。
1.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成功
教學實踐過程中,要研究教材教法,研究學生,合理設置教學目標,讓每一個中職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提升自我效能感。首先,目標要適當,不要過高或過低,過高不容易達到,不會獲得成功體驗;過低能夠達到,同樣也沒有成就感,目標盡量讓每一個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努力才能達到,這樣才能形成積極的自我效能感。其次,目標要具體,每個模塊達到什么樣的目標,包括知識技能目標、情感目標和價值觀等,這些目標如何在學習中體現(xiàn)等,都要具體、清晰。
比如,在教學“Flash動畫制作”中,可以設置如下目標:全體學生了解Flash,理解Flash各種繪圖工具,部分學生能夠掌握動畫制作方法。培養(yǎng)全體學生的自主、協(xié)作能力,部分學生能夠獨立運用Flash進行動畫創(chuàng)作,部分學生在指導下能夠完成簡單動畫創(chuàng)作。全體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感與自信心,實現(xiàn)自我價值。
2.采用多元教學模式,讓學生提升能力
由于中職學生的基礎能力不一,在教學中根據(jù)計算機教材內(nèi)容和學生實際,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從而避免理論的枯燥,讓每個學生都有所進步和提高。能力得到提升,自我效能感同時相應得到提升。
例如,教學計算機硬件等理論知識時,可以恰當采取小組協(xié)作和任務驅動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全班學生合理分組,挑選計算機基礎較高、協(xié)調能力強的學生任組長,要求根據(jù)計算機用途和可用資金,討論購買一臺計算機。各組分配任務,制訂計劃,說明硬件配置理由,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將活動過程形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在上述教學模式中,每個學生都要了解計算機硬件性能、結構等常識,了解市場行情。每個學生又有不同的任務,在完成任務的同時,能力有所提升。
再例如,教學網(wǎng)頁(博客)設計與制作中,由于涉及計算機軟件知識,可采取自主探究與項目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基礎操作能力,另一方面讓學生探究或完成某項目的開發(fā)。各項目知識點有所側重,簡單的個人完成,復雜的小組協(xié)作完成。有的小組負責博客前臺設計,有的小組負責博客后臺設計,各小組根據(jù)學生特長再進行細分工,如數(shù)據(jù)庫建設、網(wǎng)頁美化、模塊設計、數(shù)據(jù)連接等等。每個學生的操作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自我效能感也隨之增強。
3.發(fā)揮榜樣示范作用,讓學生獲取自信
長期的教學實踐證明,榜樣示范對于中職學生來說,同樣有效。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同伴的影響作用,及時創(chuàng)造榜樣,讓學生尋找到與自己比較接近的成功榜樣,認為自己只要通過努力同樣也能取得成功,從而增強自我效能感。比如,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讓任務完成好的學生當“小輔導員”,讓他來講解相關的操作點,這樣一來,課堂上很快產(chǎn)生許多“小輔導員”;另外,經(jīng)常宣傳在各級計算機技能比賽中獲獎的學生,讓其他學生看到自己身邊的同伴是如何成功的。引導學生及時梳理他人或自己的成功經(jīng)驗,增強學習自信心。
4.引導學生合理歸因,讓學生積極發(fā)展
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較高的學生,把成功和失敗歸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狀況,內(nèi)部原因起主要作用,這是一種積極的歸因,有助于自我效能感的提高;而自我效能感較低的學生則相反,常把成功或失敗歸因于外部因素,如計算機知識本身的難易、學習環(huán)境的好壞等,而忽略自己的能力或努力因素,這是一種消極的歸因,對自我效能感的形成極為不利。因此,教師要合理地對學生的歸因進行引導與幫助,促進學生發(fā)展與進步。
例如,在教學Photoshop時,教師切忌消極的歸因如“一般學生不容易掌握Photoshop、領悟力較弱、腦子太笨”等不利因素,而應該引導學生合理歸因,如由于方法不妥、練習較少、情緒不高、沒有認真聽講等可以調控的積極因素,把失敗所導致的挫傷降至最低,并針對具體因素而及時補救。這樣一來,學生從心理上形成只要努力學習就會掌握Photoshop,并完成相應的設計。當學生從能夠掌握Photoshop圖像處理的基礎知識,然后運用Photoshop進行簡單的圖片處理,到獨立設計并制作作品、熟練運用Photoshop解決實際問題時,便產(chǎn)生了通過自身努力所獲取的成功感,再也不對自己的能力有所懷疑了,并促使自己繼續(xù)努力。這種積極的歸因,對提升學生的自我效能感幫助很大。
參考文獻:
[1]王妮.培養(yǎng)高職學生自我效能感,改善高職學生學業(yè)成績[J].太原城市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9(11).
[2]武萍.增強中職生計算機學習效能感的實踐探究[J].廣東教育:職教,2012(6).
(作者單位:浙江省瑞安市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