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民間詩群詩歌巡展·相思湖詩群
相思湖詩群成立于 2004年,由廣西民族大學師生董迎春、大雁、侯玨、李冰、肖瀟、黃玲娜等發(fā)起與創(chuàng)辦,同年創(chuàng)刊與詩群同名刊物《相思湖詩群》?!断嗨己娙骸穼儆谀昕?、民刊,主要由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寫作教研室教師擔任主編,由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作家班學生擔任執(zhí)行編輯,展現每一屆校園詩人的詩學觀念與創(chuàng)作能力,同時也面向國內外詩歌寫作者。
相思湖詩群成立11年以來,堅持經典表達、語境建造、象征抒意、文化追尋的學院寫作,一直呈現出獨立而自由的文學創(chuàng)作面貌。其立足廣西、面向全國、兼容并蓄、吐納開闔的辦刊定位,不斷為現代漢語詩歌注入新血液、新風氣。
董迎春的詩
董迎春,男,1977年生,江蘇揚州人,文學博士,主要從事西方現代文論、中西詩歌比較、電影美學研究。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教授,復旦大學博士后,四川大學符號學-傳媒所特約研究員。九三學社社員,國際美學協會會員,中國美學協會會員,廣西文藝理論家協會理事,南寧市文藝理論家協會副主席,南寧市作家協會會員,廣西作家協會會員。
冥想
我成了黑暗
在夜間游蕩
那是鄉(xiāng)下四個人的村莊
與一堆墓碑
這里沒有我熟悉的人
晚風、三只漂移的手
夾雜著低的目光
沒有血的聲響
小河滿載回家的身影
而我仍在岸邊
地上的字儼然我的住址
在銀河底下
我讀響水的名字
在我的體內
我像一只溫馴的綿羊
毗鄰火的現場
我張開眼睛
朝露閃爍,樹叢齊舞
我試給夢鄉(xiāng)戴上眼睛
她就變成了詩
把黑暗一點點嵌入星空
直到黎明喚醒全部秘密
想象
泡了一壺茶
飲一下午
一不小心摔在地上
噩夢便多了敗筆
他設想一次婚禮
白晝織著語言之網
夜晚散溢詩意之光
在你心中糾結的蛹
從壺里迸出
完美便有了襯托
茶漬浸染男子的中年
娶妻生子的責任
只等干農活的父親檢驗
他播種、熟悉拂曉
在禪境筑路
向黑暗吞沒的風暴沖擊
車站鳴笛陣陣
他從書里站起,即將遠行
覃才的詩
覃才,壯族,1989年生于廣西柳州,寫詩、寫評論,《相思湖詩群》第11、12輯執(zhí)行主編。詩歌、評論發(fā)表于《詩刊》《中國詩歌》《飛天》《詩歌月刊》《廣西文學》《星星》等。
北
一路向北,一路向北
中國的大地,必然經歷黑夜
經歷熟悉的稻田,平原
和中國河流的祖先
一路向北,南方的大車
經歷中國的一生,土地的一生
和人的一天一夜
北方飄著風,飄著平原和草原
那里,馬和樸實的驢羊
奔騰在北方的大風里
今晚,北方大風
在這場大風里
我遇見馬,遇見樸實的驢羊
和中國盤子的長相
中國盤子的長相,近似你我
我們在盤子上騎羊馬
我們在北方的草原上騎羊馬
灰喜鵲在北京
北京住著灰喜鵲
北京漂著灰喜鵲
北京的灰喜鵲
來自祖國的北方,祖國的南方
和祖國的東方與西方
在北京城里,它們是居民
它們飛行,購物
它們乘坐地鐵,返往北京城區(qū)
北京的灰喜鵲
穿過天空,穿過天安門
穿過一天的人群
然后在一棵樹上居住,生兒育女
北京的灰喜鵲生活于北京
單身或一戶三口
它們帝都,它們密集,眾多
如此重復
粟世貝的詩
粟世貝,女,壯族,1993年生,廣西桂林人,現就讀于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11級寫作班。有詩歌發(fā)表于《詩刊》《廣西文學》《詩選刊》《紅豆》《詩江南》《天津詩人》等。
沉默
城市從鞭炮中驚醒
鼾聲吐出的顧客
分成幾批
輪流掏空黑夜
時間一走
一些人與土地縫合
一些人涌進血液
而我愛惜草叢
臉貼向地面
一個人尋找語言
雨落下來的時候
雨落下來的時候
我置身郊外的一處空地
無人區(qū)的背景我必須忍受
而雨用樸素的目光將我圍繞
我觸摸玉米、甘蔗的溫度
一半的童年在岔路口
像是很久以前的戀人
夜幕已經降臨
我失去對方的身份和地址
關于另一半的抒情
任由曠野的風將我消融于他的掌心
苦痛的追尋
數年之后我將返回
介于石頭與泥土之間
寧倩的詩
寧倩,女,漢族,1991年生,廣西南寧人。作品發(fā)表于《詩刊》《海峽詩人》《防城港日報》等。
花園
(一)
一個人站在夜里,呢喃的嘴里說著:愛情
什么是愛情?
于是早早爬上床,和我的孤獨談論著她
這幾日,我聽過太多美好的話語,以至于耳后黑色的發(fā)根,變得羞紅
我的情人,他給了我一件最精致的衣裳,
卻忘了,越是精細,越難縫補
白色的云朵飄浮在過去與未來之間
我爬上天,在那鑿了一個窟窿,好讓它躲避風雨
可終究被現實吹散
從那望向遠方,竟看到一片寶藍色的大海,
浪花夾著貝殼,鋪卷而來。
(二)
夜見過太多的玫瑰
遺憾的是,它們都只有一瞬的美麗
愛如風般召喚
可為何前方擠滿無數變形的身軀
破碎的靈魂?
我不想被現實擠滿頭腦,而失去了浪漫
那是一種魅力,由身體散發(fā)出的優(yōu)雅的樸實,如我的父親般簡樸
那是一種和我一樣想象未來的勇氣,盡管那未來令人可怕
我不懂愛,卻從每一個女人的交談中了解
她說:男人是一個孩子,話語,是他從月亮那借來的糖果
奇怪的是,女人竟也喜歡
(三)
我行走了一段時間
為了享樂
丟棄了語言和愛人
將一只死去的鳥兒掛在脖頸之上
它低著頭
黑色的血滴落,化為黑夜
我坐在鏡前
為了所謂的美,任脂粉遮蓋丑陋
于是羈絆與束縛也悄然上身
我的身體
跟著人群走進慶典,那玫瑰做成的牢籠
曾想用思想支配身體的原則
卻,不得不把未來延伸到以后再說話
彭關福的詩
彭關福,貴州福泉人,1990年生,苗族。詩歌發(fā)表于《山花》《貴州都市報》《中國詩詞》《揚州詩歌》等。
北京時間
南方的臺風刮掉了許多帽子
像一只瘋狗在大地的荒野上瘋狂撕咬
一路潮濕的地面殘留些被嚼碎的骨架
好像個戰(zhàn)場,在透明的血液里長出
蓬松的臺風,預示著:太陽不再下落
幾只幸運的小鳥,飛翔在人群食堂
看著人們尋食
它們卻衣食無憂,以至于丟掉了最原始的懼怕
一旦飛出食堂,天空便顯示出巨大的腳印
不留一絲情面地將天空粉刷一遍
只是它們有些害羞
一轉眼消失在胡亂綠著的臺風里
這原本沒有的湖
出現在這里,略帶突兀的顏色
只有雨中的車才能越過
它們也形成許多臺風
銀色、黃色、棗紅
在路邊行人的眼中耀炫,形成另一種臺風
雨、雨
它走過的地方總是帶上些許朦朧
一些人認為那是詩意
一些只是迷蒙
沒有淚水、乳汁
這樣的一個無私
沒有源頭來連接虛無
一個沒有眼淚的人,看見你
該是怎樣的回應
因為風
伴隨一種姿勢,就這樣與
命理糾葛在一起
少了約定的果樹
此時,失去了根植的理由
變得一直不清晰
直到一天
黑夜明亮了整個世紀
陸不平的詩
陸不平,原名潘正偉,1993年出生,廣西東蘭人,現就讀于廣西民族大學。作品散見于《散文詩》《河池日報》《廣西民族大學報》等。
今天
傍晚
白鷺降臨
此刻從一條岔路開始
選擇今天
正好與你的道路相反
散步
不知從何說起
去年栽種的蘆葦
淹沒荒島,
另一片填滿的空白
鳥兒抱著樹林
在鳥巢
男人抱著女人
寂靜是比喧囂更遙遠的喧囂
董成琪的詩
董成琪,男,瑤族,1992年11月生于廣西賀州?,F就讀于廣西民族大學文學院12級寫作班。
晚秋——致母親
秋天就要過去
在外漂泊的人
就不要繼續(xù)選擇漂泊
每一片落葉都找到一個好的歸宿
每一條河流都已
榮歸故里
路過家鄉(xiāng)那片稻田
我就看到你打燈的那個姿勢
仿佛你就是那顆明亮的星星
而我站在夜空下,無數次仰望你
你于水無疑更清
于海更藍
當秋日里所有果實都墜落在地
你便開始飽滿
列車
烏鴉突如其來的一聲尖叫
割裂
一團淤泥
沼澤里正在深陷的一頭大象
在天黑之前
仍舊沒能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往上逃脫
被象皮穿破的大地的傷口
如同石子縱身躍下的湖泊,迅速復原
天黑之后
所有的烏鴉都是黑的
在這里,目睹一個個深陷泥沼的人
目睹他們的眼神
比落在山岡上的夕陽還要孤獨和絕望
我看到每天都有成千上萬的人
作為血液
面無表情流入你
或者,流出你的體外
我四肢矯健
卻因沒有翅膀的緣故而開始不斷下沉
責任編輯 侯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