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高中的學生,古文學習的興趣還有所缺乏,學習方法還比較單一。針對這一現(xiàn)狀,一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二要努力拉近教材與生活的距離。
新課程改革也要求語文教學與生活緊密結(jié)合?!罢Z文教學的改革,關(guān)鍵在貼近生活?!边@是“根”。為此,我在教學《燭之武退秦師》一課時,抓住以下幾點:
一、課文開篇“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于晉,且貳于楚也。”
設問:晉侯、秦伯為什么圍攻鄭國?回答:因為晉文公出亡過鄭時,鄭國沒有以應有的禮遇接待他,并且鄭國在依附于晉的同時又依附于楚。(聯(lián)系生活)歸結(jié):也就是說晉文公落難時,幾乎遭遇鄭伯“白眼”,對此他耿耿于懷。俗話說:“危難之中顯真情?!逼浯危崌谝栏接跁x的同時又依附于楚,這是什么行為?——腳踏兩只船,或者說是墻頭草兩邊倒,這樣的人大家該如何對待?學生異口同聲:攻打!
感悟為人處世:(1)別人有難、落難時應該幫一把;(2)做人要有堅定的立場,不能腳踏兩只船。
二、晉軍函陵,秦軍氾南。佚之弧言于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軍,師必退?!?/p>
晉軍函陵,秦軍氾南。鄭國危在旦夕,佚之狐力薦燭之武,佚之狐的一番話,且不說從側(cè)面表明燭之武的非凡才干,佚之狐這個人可謂是個“伯樂”。韓愈的《馬說》大家還記得嗎?文中有“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睜T之武無疑是一匹“千里馬”,但佚之狐的舉薦可謂是功不可沒。
三、再看燭之武的推辭與鄭伯的解釋
“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p>
前邊,佚之狐向鄭伯舉薦了燭之武,鄭伯即刻去請燭之武,燭之武說:“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現(xiàn)在老了,不能再做什么了。”雖然,燭之武年輕的時候沒有得到鄭伯的重用,心里有想法,抑或是怨氣。我們看鄭伯:“我不能早些重用你,如今國家處境危急,才求助于你,這是我的過錯(我沒能慧眼識真才)?!痹囅?,鄭伯作為鄭國的最高領(lǐng)導,都向燭之武“道歉”了,那么身為臣子的燭之武還能不依不饒嗎?還有,鄭伯進一步說:“然而鄭國滅亡,你也有不利?。 睜T之武是何許人?鄭國大夫。所謂“覆巢之下無完卵”,鄭國滅亡了,也就是自己的國家都滅亡了,自己充其量只是個亡國奴。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何況燭之武是個深明大義的人呢?
為人處世:拋棄個人恩怨,要顧全大局,熱愛自己的國家,為國家(集體)出力獻策。
四、全文最精彩的部分莫過于燭之武勸說秦伯一段:句句有道理,處處動真情
見到秦伯,第一句話:“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鼻貒x國圍攻鄭國,鄭已經(jīng)知道自己要滅亡了。多么坦誠!這樣不可一世、盛氣凌人的秦伯能接受。
為人處世:放低自己,誠懇說出實情。對方從心理上容易接受,不反感。
第二句話:“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比绻麥绲羿崌鴮δ泻锰幍脑挘趺锤夷眠@件事情來麻煩您?怎么理解(什么意思)?——您有所不知,滅掉鄭國對您沒好處。這樣,初步吊起秦伯“胃口”。站在秦國立場上,博得秦伯好感,為進一步說服秦伯提供可能。
……
____剖析利弊,說明亡鄭利晉,保鄭利秦,動搖秦亡鄭的決心。
聯(lián)系生活歸結(jié):緊緊抓住人們趨利避害的心理,一步步使秦伯舍弊求利,放棄原有做法。
第三句話:“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火候(時機)差不多了,開始赤裸裸地挑撥離間:況且您曾經(jīng)給予晉君恩惠,他也曾經(jīng)答應給您焦、瑕這兩座城池。結(jié)果早上渡過黃河回國,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晉君可謂背信棄義。
第四句話:“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睍x國有什么滿足呢?已經(jīng)在東邊使鄭國成為它的邊境,又想往西擴大它的邊界。如果不侵損秦國的土地,又將從哪里取得他所貪求的土地呢?使秦國的土地減少,而對晉國有利,希望您好好考慮這件事。燭之武最后這一番話直接戳到了秦伯的“死穴”,因為這是秦伯最擔心的。
處事之道:以弱能勝強。以理曉之,以情動之,以行導之。首先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客觀地分析問題,讓對方覺得你有誠意,從而使對方順著你所希望的方向轉(zhuǎn)變。
五、秦伯撤軍后,晉文公表現(xiàn)如何?“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睍x國大夫子犯請求襲擊秦軍。晉文公說:“不可以?!?/p>
第一,如果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借助別人的力量,又反過來損害他,這是不仁道的。
——這叫忘恩負義,做人應該有良心,知恩圖報,學會感恩。
第二,失掉自己的同盟者,這是不明智的。
——學會團結(jié)、協(xié)作、和諧相處。
第三,用散亂代替整齊,這是不符合武德的。
——無論是一個團隊還是一個集體,團結(jié)一致最重要,一盤散沙要不得。
這三句話,彰顯晉文公隱忍不發(fā)、隨機應變的胸懷和謀略,在盟友變敵友的情況下,晉文公并沒有感情沖動,而是表現(xiàn)出清醒的頭腦和理智的判斷,這正是晉文公日后終成霸業(yè)的根本原因。這樣的事例還有嗎?——《鴻門宴》上的劉邦就是一個。
為人處世:無論生活中遇到什么樣的事情,首先,要冷靜,保持清醒的頭腦,作出理智的判斷;其次,三思而后行,學會隱忍,“退一步”可以“海闊天空”(有轉(zhuǎn)機);第三,學會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人,合作往往可以雙贏!
“生活處處皆語文,語文時時現(xiàn)生活?!边@是大語文觀所體現(xiàn)出來的語文和生活的關(guān)系。語文還教會我們什么呢?學語文不僅僅是在學一個字、一個詞、一句話、一篇文章,那更是在學做人、學生活、學處事。
編輯 王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