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在社會對于教學方式與方法都有著嚴格的要求。高中籃球也逐漸成為比較熱門的運動,籃球課也就隨之成為高中體育課的“香餑餑”。對于體育課本身而言就是有別于其他學科的課程,整堂課都是在戶外運動中度過的。而互動教學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使籃球課更加凸顯出它的與眾不同,而且能極大地調動學生對籃球的熱情,使教學效果更加明顯。
關鍵詞:互動教學;籃球教學;教學水平
大多數(shù)學生喜歡籃球,尤其是男生,他們認為“籃球是男子漢氣概的體現(xiàn)”“籃球場上的男人最帥”,而有些女生也喜歡籃球,她們則愛的是籃球的“野性”,當然,籃球是一些個子稍顯矮小的同學的最愛,他們一直堅信“打籃球有助于身體發(fā)育”。不管是基于什么樣的原因,總之喜歡籃球的人只多不少,高中籃球課更是人數(shù)爆滿。那么高中籃球課的教學方式也受到廣泛關注?;咏虒W會使籃球課有不一樣的過程,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互動教學是籃球教學的必然形式
1.學生對籃球課的期待
在高中時期,不論男生還是女生都希望可以成為籃球場上萬眾矚目的那一個,奔跑、跳躍、投籃,一系列動作如行云流水,在上籃球課之前,大家就摩拳擦掌,會玩籃球的同學希望直接成為大家眼中的新一代姚明;而正準備學習籃球的同學則躍躍欲試,期待著展示一下自己的籃球天分??傊?,籃球課在大家眼中就是一個散發(fā)著正能量的光環(huán),毫無掩飾地吸引著大家的目光。對于籃球課,同學們萬分期待。
2.籃球課的現(xiàn)狀
現(xiàn)在高中校園的籃球課都大同小異,一位籃球教師,一個班級的學生,而籃球的數(shù)量甚至達不到學生人數(shù)的一半,這就意味著粉碎了同學們“一球在手,天下我有”的美好愿望,還會有極嚴重的“兩極分化”現(xiàn)象:會玩的同學從拿到籃球開始就玩得不亦樂乎,而不會的同學則只站在一旁欣賞別人的表演。這時老師應該是課堂的牽引者,要負責把學生組織在一起,用自己的教學形式消除這種“兩極分化”,既不會使那些“精英”認為講得太簡單,也不會使“門外漢”覺得籃球知識那么深奧難懂,這時的互動教學就顯得格外重要。
3.互動教學的必要性
基于學生籃球水平的不同,教師要照顧到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就要用互動教學使大家聯(lián)系在一起,不然會使整個課堂像一盤散沙,沒有使大家凝聚在一起的那種動力,使學生失去學習興趣,不能學到應該掌握的技能。而互動教學使整個課堂的所有學生和老師成為一個整體,大家相互促進、共同提高,使籃球課達到最好的課堂效果。
二、籃球教學中互動教學的形式
1.培養(yǎng)學生的參與意識
互動教學的主體有兩個:一是教師,二是學生,二者缺一不可。只有學生與教師在有意識的高度協(xié)作下,才能使教師講授盡可能多的知識,學生才有更大的進步空間。教師可以以游戲的形式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在游戲過程中練習傳球、接球、拋球等基本動作,在這個過程中,不僅使學生享受到了籃球帶給他們的無限歡樂,也加強了學生籃球技能的練習,這也是籃球課的教學目標。
2.營造自主學習的環(huán)境
學生才是課堂上的明星,老師可以把課堂這個舞臺交給他們,讓舞臺燈光盡情閃耀,讓他們以小組形式或是單獨訓練的形式自主練習。不過在練習以前教師應該講清動作要領以及注意事項,在結組時應該注意讓會打籃球的同學帶剛接觸籃球的同學,在這樣的安排下,“老同學”不僅復習和重新掌握了動作,還讓他們在教授的過程中有了自豪感,增強積極性。對于“新同學”,把對“老同學”的羨慕化為動力不斷地對比練習后,進步效果會非常顯著。這時教師可以把自己當成巡查員,在發(fā)現(xiàn)錯誤時及時制止并糾正就可以了。
3.練習與對戰(zhàn)的結合
“戰(zhàn)場是最好的練習。”在大家的籃球基本功達到一定水平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之間進行小型的籃球友誼賽。在比賽中學生可以更好地體會動作要領,加強與其他隊員的合作與配合,最大程限度地提升自己的籃球技能,達到籃球課的教學目標。此外,戰(zhàn)場能激發(fā)人的最大潛能,使各項指標達到極致,因此,即使是在籃球課上,小型的友誼賽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互動教學對籃球教學水平的提升
互動教學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籃球技能,還可以提升教師的籃球教學水平,一舉兩得。在互動教學中,教師可以觀察到每個人的特點和在籃球方面的技術不足,并可以根據每個人的特點進行單獨的輔導,使學生的籃球技能有更大的提升。因此,教師應該在籃球課上盡可能地應用互動教學,最大限度地達到籃球課的教學目標。
互動教學完全符合當今社會對教育教學水平的要求?;咏虒W會使學生愛上課、懂上課、會上課,還可以無限制地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使籃球課成為學生和教師的最愛。教師可以根據自身教學特點和學生特點在籃球課上應用互動教學,提升學生的專業(yè)水平和自己的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鄒德敏.蘇北地區(qū)中學課余籃球訓練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 江蘇教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02).
[2]黃美峰.動機激勵法在青少年專業(yè)籃球訓練實踐中的應用[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01).
[3]殷和江.用科學的理念指導青少年籃球訓練[J].黑龍江科學,2014(08).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