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視唱練耳主要分視、唱、聽三部分,概括起來可以分視唱和練耳兩大部分,本文圍繞什么是視唱練耳、為什么要學習視唱練耳、怎樣學習視唱練耳及應該達到什么程度等四個方面展開,探討了視唱練耳學習的方法及必要性,希望能夠給予視唱練耳的學習者一些啟發(fā)。
[關鍵詞]視唱練耳;聽覺分析;節(jié)奏;音準
中圖分類號:G633-95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2233(2015)12-0106-02
一、什么是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顧名思義,它包括兩部分:
(1)視唱:看譜即唱,是指學習者通過相應的學習及練習,最后達到具備首次看譜在脫琴的情況下即能準確演唱樂譜的能力;
(2)練耳:即通過訓練,培養(yǎng)學習者的音樂聽覺能力,包括對音準、節(jié)奏及音色的把握和對音樂的理解力。
視唱練耳通常是對鋼琴上彈奏出的聲音進行聽辨,訓練學生憑借聽覺來分辨單音、音程和弦、節(jié)奏及旋律,能夠把聽到的音或曲調準確地記錄下來,還要能分析和弦的性質、功能并相應的構唱音程和弦。
聽覺訓練還包括對不同音色的辨別能力。各種樂器都有其獨特的音色,同一樂器也會有不同的音色,像樂隊演奏的樂曲中還包括各種樂器的混合音色。這些音色千變萬化,卻都可以通過訓練讓學習者分辨出來。
總之,“視唱練耳”的概念理解為一種技術性訓練,該訓練將讀取到的音樂樂譜經(jīng)過轉化變成演唱和演奏;反向亦然,將耳朵所聽到的音樂經(jīng)過轉換記錄,然后形成樂譜。
二、為什么要學習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用直觀形象的語言來簡單概括,就是“唱”和“聽”兩個部分。視唱練耳在音樂教育中屬于基礎課,對于所有從事音樂工作的教師和學生來說,不論是聲樂學習演唱還是器樂練習演奏,統(tǒng)統(tǒng)都離不開視唱練耳。視唱練耳可謂是音樂學習基礎中的基礎,更是學習演唱和演奏前必須掌握的知識技能。
視唱練耳的學習,對學生音樂素質的培養(yǎng),音樂潛能的開發(fā),對學生熟練掌握音響特征、音樂表現(xiàn)規(guī)律等,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同時視唱練耳還使學生的樂感和表現(xiàn)力得以增強,使得學生對音樂的理解力、對音樂的審美得以提高,讓學生最終能夠熟練地駕馭和表現(xiàn)音樂。從事音樂教學這幾年來,我在教學實踐中深刻體會到聽覺記憶、準確讀譜是學生學習其它樂器和歌唱的基礎,重視視唱練耳訓練可以使學生對聲樂及器樂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視唱練耳的學習,正如語言學習中的識文斷字一般。學好生字才能學會詞語,學好詞語的音和義才能理解和朗讀整句或整段話,學習視唱練耳的過程也是大同小異:通過學習掌握這些音樂最基本的技術元素,再將之組合運用形成交響音樂效果,全面培養(yǎng)音樂感覺。讓學生們可以把看到的樂譜和聽到的音樂,經(jīng)由想象與自身情感相聯(lián)系,進一步加強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另外,學生還能通過再創(chuàng)作,把這種轉化結合應用于自身的演唱或演奏,從而可以自由地運用音符把握情感,運用音符表達自己情緒。如此一來,通過學習視唱練耳,最終實現(xiàn)對音樂的全面駕馭。
在視唱練耳的訓練中,學生通過正確的引導,可以提高對音樂的表現(xiàn)力和創(chuàng)造力。音樂作品往往都是通過樂譜記錄的,樂譜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記錄音樂的符號。應該說符號本身是不可能讓人欣賞的,符號轉變成聲樂作品最終傳達給受眾,必須通過表演這個中間環(huán)節(jié)。我們將聲樂表演的過程稱之為二度創(chuàng)造,在這一過程中,結合表演者自身的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抽象化的音符最終轉變成實體化的真實音響。因此,這一過程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表現(xiàn)力、創(chuàng)造力,往往是聲樂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任務,而這也正是基于視唱練耳的學習和訓練,才能夠最終達到的教學目標。
在音樂的表現(xiàn)過程中,表演者通過訓練后,可以精確地表現(xiàn)自己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當然這一過程是以表演者高超的演唱技巧為前提,同時以表演者出色的表演能力為基礎,最后還要以表演者敏銳的音樂聽覺甚至優(yōu)異的音準為保證。在音樂的表現(xiàn)過程中,音樂的實際表現(xiàn)力還會依托于于表演者對音樂的解釋,包括對音樂作品的藝術風格、藝術特色、作品的創(chuàng)作方法,作品的結構,演奏中的力度、速度等等。這種表演能力和技巧,通過在視唱練耳訓練中也同樣可以得到提高:通過學習和積累音樂詞匯,通過拓展音樂視野,通過感受不同的音樂形式和風格,表演過程中理解不同類型的音樂感受,其對音樂的鑒賞力也將得到提高。
音樂作品經(jīng)常會激發(fā)表演者內心深處的表現(xiàn)力,喚起表演者的心靈內在的音樂感受力,進而喚起表演者的創(chuàng)作思維。當然,這種音樂創(chuàng)作能力需要相當?shù)囊魳诽熨x,才能更好地充分表現(xiàn)出來。音樂天賦未經(jīng)發(fā)現(xiàn),普遍是隱藏在人的潛意識中,如果希望天賦得到發(fā)掘和表現(xiàn),還要取決于后天全面系統(tǒng)的訓練。
視唱作品中許多優(yōu)秀的練習曲及富有藝術性的技巧練習,都能以清醇甘甜的旋律給學生最直接的美感。而這種美感,正是他們日后從事聲樂器樂表演時再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良好的視唱練耳學習及訓練,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奏感。音準和音樂表現(xiàn)力,有利于提高他們的音樂記憶力及創(chuàng)造力。
三、如何學習視唱練耳
視唱練耳包括視唱和練耳兩部分。視唱包括固定音名視唱和首調視唱,也分五線譜視唱和簡譜視唱。練耳包括聽覺分析和聽寫兩個方面,他們之間相互配合相互補充,是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1)視唱部分:
1.音準
音準就是要唱準音高,要準確地掌握各種音程關系,能夠將一音到另一音準確的連接起來。要唱準音,首先腦海里必須對每個音有一個音高概念,還要掌握好不同音程的距離感,這樣才能唱準每一個音。要先想音高再去唱,思維走在嘴前面:視唱中的大跳、變音、還有fa 、si等音尤其要重點訓練,這幾方面相對較難,如果能夠把握得當,視唱音準的難點也就基本解決了。
2.節(jié)奏
節(jié)奏是組織起來的音的長短關系,節(jié)奏在平時訓練中,要養(yǎng)成打拍子的好習慣:演唱的同時按照指揮圖式劃拍。還要注意節(jié)拍的強弱感,打拍盡量避免倡用腳。在唱每條視唱前,單獨練習各部分的節(jié)奏型,再進行對比練習,最后加進音高完成綜合練習。節(jié)奏練習的時候,要注意把握節(jié)奏型整體感,把每種節(jié)奏型看作是音符所組合的整體,注意節(jié)奏型差別所產(chǎn)生的節(jié)奏感上的不同。
(2)練耳部分:
1.聽覺分析
聽覺分析主要包括對單音、音組、和弦的模唱,節(jié)奏模讀,對旋律的模唱,以考察學生對音高、節(jié)拍、節(jié)奏、調式及旋律的綜合模仿記憶能力。訓練的過程要本著由短到長,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基本原則。
2.聽寫
聽寫單音、音程(包括旋律音程、和聲音程)、和弦(包括單一和弦、調式內和弦連接)、節(jié)奏、旋律等。聽寫單音首先要形成固定音感,形成標準音。然后用標準音作為參考,比較需被聽記的音,分析標準音與單音間的音程關系,記錄在譜。聽寫音程時要熟練掌握不同性質音程的音響色彩變化,用兩個音的距離衡量,也可借助標準音檢測兩個音的準確性。和弦的聽寫,一方面要聽準音高,另外還要聽準音響效果和性質:大三明亮、小三暗淡、增三擴張、減三收縮、屬七渾厚等。重點是聽性質,聽寫節(jié)奏首先要確定單位拍,聽準強弱變化以確定節(jié)拍、拍號,然后再確定每小節(jié)內的節(jié)奏型。聽寫旋律主要分三步:記音高、填節(jié)奏、整合,前兩部分可以變換順序或兼顧。
四、學習視唱練耳應該達到什么程度
視唱練耳的學習應該達到怎樣的程度?這個問題是許多學生所關注的。事實上,視唱練耳屬于音樂基礎課程,其作用就好像為音樂學習這座大樓奠定地基,地基奠定的牢固與否決定了今后音樂學習的可塑空間。作為學習音樂的基礎,如果視唱練耳的學習不夠扎實,就無法使我們充分的認識音樂、理解音樂、表現(xiàn)音樂,也就無法提高自己。藝無止境,視唱練耳的學習積累時間長、出成績效果慢,只有課堂的認真學習和貫穿日后的不斷練習,才能把視唱練耳這門基礎課程學好學精,才能讓學生們具備足夠的音準感、節(jié)奏感、音樂記憶力及識譜能力,具備學習音樂的素質和條件,最終才能讓學生們在今后音樂學習的道路上走的更遠,飛的更高。
[參 考 文 獻\]
[1\]教育部考試中心,中央音樂學院.全國音樂等級考試音樂基礎知識樂理:視唱練耳分冊[M].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14.
[2]蔣維民,周溫玉.視唱練耳簡明教程[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魏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