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語教學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充分掌握英語的基本知識和運用技巧,為以后的交流和寫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高中英語教學中,讓學生對于英語的掌握做到會聽會說會讀會寫的水平,充分適應高考英語的考查模式,但是,在應試教育的限制條件下,寫作能力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英語教學的重點,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一方面可以綜合反映學生英語的總體掌握情況,另一方面也是培養(yǎng)學生構建標準英語思維模式的有效途徑。
1. 重視基礎知識教學,培養(yǎng)英語基本技能
第一,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加大對學生的英語交流的聯(lián)系,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養(yǎng)成習慣。例如,對于單詞、語句的掌握,可以讓學生運用單詞、語句進行簡單的組詞造句,然后學生之間進行對話交流訓練,實現(xiàn)口頭掌握,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掌握,而且還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學習的自信心。
第二,重視聽力訓練。聽力訓練在四種技能中,先對來說具有一定的難度,聽力訓練是在學生對單詞的讀法、用法以及含義有準確掌握的基礎上開展的,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關鍵字詞的聽力訓練,讓學生能夠通過關鍵字詞來分析出聽力的下文內(nèi)容基本意思。另外,在聽力開始前,要引導學生對聽力內(nèi)容進行瀏覽熟悉,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要注意訓練方法,保持學生的耐心和興趣。
第三,讀寫結合,引導自主寫作。在學生的閱讀過程中,學生對于一些常見的英語成語、熟悉的語句以及寫作中能用到的佳句,都可以及時記下來,反復閱讀理解,然后隨即進行寫作應用,讓學生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運用,從而提高對寫作的興趣,鍛煉英語對英語字詞的組織構成、邏輯聯(lián)系能力,促進寫作語言的正確合理性,而且還更好地鍛煉了英語寫作思維和語言運用觀念。在這些活動中,教師要有及時科學的引導策略,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理解。
2. 注重英語和漢語之間的使用對比,避免混淆
從本質(zhì)上講,英語和漢語是兩個不同的語系,在具體的語法、字詞構成、含義表達、邏輯關系以及使用上等都有很大的差別。由于英語是作為新型語言后來學習的,沒有漢語良好的氛圍環(huán)境,因此,學生在學習時很容易受到漢語的影響,出現(xiàn)漢語式英語表達的現(xiàn)象,長期以往極易造成學生形成意識上的誤區(qū),產(chǎn)生混淆。在這方面,教師在教學時要把漢語和英語做明顯的區(qū)分,在具體單詞、語句以及寫作中的構成結構都要有嚴格的說明,例如在寫作中,漢語常用動詞表達較多,而英語則是名詞使用較多。
3. 多寫多練,循序漸進
英語的寫作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期大量的訓練,在多次反復的寫作中發(fā)現(xiàn)不足,找出問題,及時改正,不斷提高。首要,要對寫作的形式進行多樣化,對不同的格式、要求都要有足夠的訓練,讓學生在面對各種寫作要求時可以做到得心應手的水平,在這方面練習時要先從模仿開始,教師要給學生分析優(yōu)秀范文的突出之處,對寫作的特點以及手法進行總結,然后給出相似的寫作題目,讓學生進行仿寫練習,在經(jīng)過一定的模仿寫作練習后,讓學生開始自行寫作,形成自己的寫作特色,逐漸拜托依賴。此外,教師在學生的寫作中要注意寫作的規(guī)范性指導,要從應試的方向出發(fā),根據(jù)應試的要求注重書寫規(guī)范,形成認真嚴肅的態(tài)度。
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需要長期日積月累的訓練,不可盲目心急。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基礎入手,注重聽說讀寫的教學,把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意識貫穿于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對寫作中學生容易產(chǎn)生的誤區(qū)進行及時的引導,采用系統(tǒng)化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進行科學合理的培養(yǎng)策略,從而促進學生英語寫作能力的高效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西省武寧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