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涅茨人 涅涅茨人是居住在西伯利亞地區(qū)北極圈內(nèi)的游牧民族,以馴養(yǎng)麋鹿為生。涅涅茨人是俄羅斯原住民族之一,有幾萬人。有本民族語言涅涅茨語。他們在亞馬爾半
島上遷徒,鄂畢河與烏拉爾山在此相遇。這是最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地帶,氣溫在冬天降到零下50 攝氏度,夏天則升到35 攝氏度。
杜立巴人 印度和巴基斯坦交界處, 大約2500 名杜立巴人居住在查謨和克什米爾之間拉達克的三個村莊里。他們的長相與當(dāng)?shù)夭鼐捳Z系人種完全不同:高大美麗,有色澤較淺的大眼睛,飽滿的嘴唇和獨特的鼻子與眉毛。
莫西人 莫西人屬于布基納法索民族。莫西人多數(shù)是定居農(nóng)民,鐵匠、皮革匠之類的手藝人,屬于受鄙視階層。莫西社會以封建王國為基礎(chǔ), 分為皇族、貴族、平民,以前還有奴隸。法國統(tǒng)治的后半期中進入現(xiàn)代化之前以及1960年獨立之后, 莫西王國是典型的非洲王國。宮廷人員復(fù)雜,除權(quán)貴外,還有許多衛(wèi)兵、侍童和太監(jiān),后妃住專用村落,該村落的男人都是太監(jiān)。
拉達克人 拉達克是藏族的傳統(tǒng)居住區(qū),歷史上是中國西藏的一部分,位于克什米爾東南部, 現(xiàn)絕大部分由印度實際控制。拉達克面積45110 平方公里,曾是古絲綢之路必經(jīng)的重鎮(zhèn),首府列城(Leh)。主要語言為藏語(拉達克方言)和烏爾都語。
拉巴里人 一千年以來, 拉巴里人都在印度西部的沙漠上穿梭。他們可能是一千年前從伊朗高原上遷徒而來,名字“拉巴里”即意為“外族人”。盡管只剩百分之一二的拉巴里人還在過著游牧生活, 全部族人的主要生活來源還是養(yǎng)殖牲畜。
珞巴人 如今在中國珞巴族僅有3000 人左右, 但仍有不少珞巴部落生活在尼泊爾。在尼泊爾木斯塘寒風(fēng)凜冽的高原上, 珞巴族作為西藏古代洛國后代,保留著最后的原始藏族文化。他們的語言是藏語方言,族人信奉藏傳佛教。摘自《新文化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