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個模特?難以估算?!暗惨粋€身材好點,臉蛋漂亮的女孩都敢說自己是模特,這行零門檻,政府零管控、零支持。”
兩年前,某網站主編孫臏在寫一份報告時需要統(tǒng)計上海市的模特人數(shù),他想到一個辦法,到人力社保局查詢有多少個模特交納三險一金即可,對方一愣,查了半天后告知:“我們這兒沒模特這個職業(yè),你到職業(yè)介紹處問問?!彼苓^去,答復仍是沒有。
晴天霹靂:“什么,沒有模特這個職業(yè)?”
模特一詞是舶來品,曾任復旦大學視覺藝術學院教授的柴瑞英告訴記者,1980年左右,上海服裝集團請紡織女工展示新品衣裝,她們應是當代中國最早的模特,當時還叫做時裝表演隊。改革開放后,服裝的發(fā)布會與訂貨會都要請模特來走秀,她們是活動的衣架。那時上海的模特群體由市文化局管理,發(fā)展正規(guī),從業(yè)者必須經過文化和藝術考核,后來文化局和廣播電視局合并,考核制度慢慢淡化,模特無人管理,走向社會。
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模特在中國仍不算一份正式職業(yè),而是一份兼職,工作性質類似于保姆,非8小時工作制,工作結束后通過中介或直接向雇主領取報酬。模特簽約經紀公司也沒有底薪,只靠每次的活動賺錢,公司不會為他們交納三險一金等。
“你可想而知,這行的監(jiān)管得有多落后,行業(yè)有多混亂。”孫臏說他最大的夢想是給模特交上五險一金,讓他們脫離蠻荒時代,走入受法律保護的正規(guī)體系中。?笪(宗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