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8月30日,南希出生在新西蘭惠靈頓,是六兄妹中最小的一個。母親是個固執(zhí)、嚴(yán)謹(jǐn)?shù)慕掏?,父親則是一位不靠譜的記者,想拍攝一部有關(guān)毛利人的電影,為此私自賣掉家中的房子并一去不返,南希、哥哥姐姐和母親隨后被人逐出家門。南希的叛逆性格,或多或少與這種家境有關(guān)。
南希隨即跟家人搬到澳大利亞悉尼,在那里度過了近20年的青少年時光。她16歲離家到一家醫(yī)院做護(hù)士。20歲那年,天上掉下了餡餅:她從一個新西蘭姨媽那里獲得200英鎊遺產(chǎn)。有了這筆“巨款”, 南希立馬決定開始冒險生涯:乘火車到英國倫敦等歐洲城市旅游。在倫敦,她開始記者生涯,很快轉(zhuǎn)到法國巴黎,擔(dān)任赫斯特出版集團(tuán)駐歐洲通訊員。
1933年,南希一度采訪過剛當(dāng)上德國總理的納粹頭子希特勒。誰都沒想到,兩人日后會成為你死我活的對手。
1940年,南希加入自由法國(抵抗)組織,這個組織由流亡倫敦的法國人成立,他們與法西斯勢不兩立。南希利用富商夫人身份弄到假證件,繼續(xù)留在法國淪陷區(qū)。她買了一輛車并改裝成救護(hù)車,駕著它向前線戰(zhàn)場運送補給,還先后幫助1000多個戰(zhàn)俘和盟軍飛行員,讓他們穿過法國邊境逃往西班牙。
1942年,蓋世太保(德國秘密警察)開始懷疑南希是自由法國(抵抗)組織的成員,但沒有證據(jù),只好把她標(biāo)注為“身份不明的間諜”。蓋世太保竊聽了她的電話,攔截她的信件,南希為此不得不更換了多張假身份證。由于她總能逃脫德國納粹的追捕,法西斯當(dāng)局給她送了一個綽號:“白鼠”,意思是她敏捷靈活、不易抓捕。
1943年,南希成了希特勒最想除掉的人。在蓋世太保的通緝名單中,“白鼠”位居榜首,并開出了高達(dá)500萬法郎的巨額賞金。同年11月,由于自由法國(抵抗)組織出現(xiàn)叛徒,南希轉(zhuǎn)入地下工作,組織認(rèn)為風(fēng)險太大,一再要求南希離開法國回到英國。
經(jīng)歷6次艱難嘗試后,南希終于翻越比利牛斯山脈,從法國到達(dá)西班牙躲避納粹追捕。其中一次,她遭到法國傀儡政府的民兵抓捕并羈押4天,在一位盟友協(xié)助下才脫身。
南希說,她離開法國前,“(丈夫)亨利說‘你必須走’,我記得出門時對他說‘我去買點東西,很快會回來’,可是,我再也沒有見過他”。留在法國的亨利,因不愿透露南希的行蹤,被納粹殺害。
南?;貞浾f:“有人這樣問我‘你曾經(jīng)害怕過嗎?我的回答是’從來沒有‘?!薄拔以骱迲?zhàn)爭和暴力,但如果它們來了,我想不通為什么女人只能揮手送別男人上戰(zhàn)場?!边@幾乎是貫穿南希一生的信條。?笪摘自《文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