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朋友圈的天然信用環(huán)境,被視為可全民撈金的微商正在涉入移動互聯(lián)網深水區(qū),品牌微商將成主流。
“很多人利用微信都賺到錢了……我玩微信營銷3個月賺了5萬元……微信改變了我的生活方式?!?聽到這樣的描述,對一般微信用戶來說,不心動都很難。“機會不是什么時候都有,80年代我們錯過了個體、90年代錯過了股市、2000年錯過了淘寶,我們現(xiàn)在一定不能再錯過微商?!睍r不我待的逼迫感,催促著微信用戶紛紛縱身商海。
“大V店”的出現(xiàn)是微商蓬勃發(fā)展的一個縮影。2014年前后,微店平臺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xiàn),已然成為電子商務行業(yè)的“新寵”。自去年10月,口袋購物宣布獲得C輪融資3.5億美元開始,各類基于微信的微店平臺就成了炙手可熱的投資項目,不斷有第三方微店平臺宣布獲得額度不菲的融資。
不僅如此,各路電商巨頭也紛紛搶灘布局。例如,吸收了騰訊電商業(yè)務的京東,正在繼續(xù)對“去中心化”電商的探索,其中包括京東微店,以及獨立子公司的“拍拍微店”。
微盟創(chuàng)始人兼CEO孫濤勇認為,2014年是O2O的元年,2015年是微商的元年。一些二流、三流品牌在微信上銷售額動不動就是幾十億?!艾F(xiàn)在的微商也不是最終的業(yè)態(tài),任何商業(yè)模式的形成肯定會伴隨著亂象和野蠻生長?!?/p>
就在今年初,本刊編輯還在半開玩笑地爆料說,微信朋友圈上銷售的面膜大多是從廊坊批發(fā)來的三無產品。4月,央視新聞頻道播出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微商銷售存在層層加價、暴利銷售、添加激素(主要指糖皮激素)、編造銷售記錄等貓膩……這些現(xiàn)象在節(jié)目中被揭露,向沸沸揚揚的微商潑了一瓢冷水。人們開始反思,朋友圈小店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新,還是撞沉微商模式的冰山。
的確,最先在微信朋友圈火起來的商品就是面膜。據統(tǒng)計,2014年,面膜占了朋友圈小店90%的份額。隨后微商的品類不斷擴展到養(yǎng)生保健,再擴展到零食特產、珠寶首飾、家居生活和定制服務。
被央視曝光的黛萊美面膜屬于四埠集團,這家初創(chuàng)資金15萬元的企業(yè),因為微商,在進入化妝品行業(yè)不到一年的時間,將公司注冊資本從50萬做到了1億元。四埠集團負責人吳召國坦言,微商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2013年5月到2014年,微商雜亂無章,不需要品牌,只要刷刷屏就會有人買。第二個階段后,沒有明星代言、沒有廣告宣傳、沒有品牌支撐的產品就活不下去了。第三階段,從雜亂無章到品牌化的階段。
業(yè)內人士指出,由于存在廣告惡意刷屏、商家魚龍混雜、傳銷化傾向等問題,原始野蠻的“朋友圈賣貨”狀態(tài)正在拉低微商的信用額。
有贊微商城創(chuàng)始人兼CEO白鴉告訴本刊,“現(xiàn)在太多人利用所謂的微商坑蒙拐騙,我們想離這個詞遠遠的?!?/p>
到底什么是微商
“你說的微商,打算怎么定義他們?”在和本刊編輯說到“微商選題”時,白鴉反問。那么,到底什么是微商?
微盟創(chuàng)始人孫濤勇認為,廣義的微商是指企業(yè)、個人基于社會化媒體開店的新型電商,而狹義的微商可能是指在朋友圈賣貨的個人。是一種直銷模式加信任代理加熟人經濟。
移動互聯(lián)網與新媒體營銷實踐研究者晏濤給微商的定義是,那些能夠利用互聯(lián)網工具將自身社交關系(包括強弱關系、已有社會關系)轉化為影響力(粉絲關注、品牌力等),并進一步產生商業(yè)行為的個人或組織。
不同于傳統(tǒng)電商,微商依托熟人的圈子,構建商業(yè)生態(tài)圈,依托好的產品、借助優(yōu)秀的口碑,向朋友圈子進行分析推介,是微商成長的正常路徑?!盎谑烊巳ψ有湃瓮茝V的特點,對產品品質、售后服務、物料配送、團隊培訓等等提出了比傳統(tǒng)電商更高的要求。而這些是小型商業(yè)團隊所無力支撐的,需要具備實力廠商的支持才能實現(xiàn),而這正是大品牌所起到的標桿作用?!?/p>
上海韓束化妝品有限公司副總裁、上海韓束O2O微商事業(yè)部總經理、北京北通四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總經理,統(tǒng)管韓束公司微商營銷業(yè)務的陳育新看好微商有兩點理由,一是,微商比起傳統(tǒng)電商,推廣成本更低。“例如,在百度上做一個關鍵詞競價每個點擊成本從10塊錢到幾十塊錢不等,而這只是點擊費用,不一定能轉化為成交額。但在微信朋友圈中,理論上一條微信可能同時被5000人看到,而微信的流量成本要低很多?!倍?,微商一反傳統(tǒng)電商以商品為中心的特點,轉而以人為中心。“每個人都要意識到,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是社交的時代,人與人的關系才是最核心的東西,通過關系獲得信任,通過信任賣出商品是關鍵所在。”
陳育新眼中的微商追求的是關系深度。“不一定要有太多的客戶,只要維護好粉絲,就能形成多次轉化?!表n束自2014年9月在微商上線,月回款達1億元,2015年1月,韓束微商實現(xiàn)月回款3億元。
如何實現(xiàn)品牌的微商化
資本的進入讓原本熱鬧的微商更顯“誘人”。2014年年末,微商領域迎來一個“大玩家”。由新東方教育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和中國PE行業(yè)投資人盛希泰創(chuàng)立的天使基金“洪泰基金”投資了微商平臺“大V店”。今年4月,手機淘寶推出了手機端開店工具“手淘小鋪”。手淘小鋪和微店模式類似,商家可以在手機端直接上線產品運營店鋪。小鋪背靠阿里的商品庫,可以直接掃碼上貨。但和微店幾乎零成本不同,手淘小鋪部分類目需要保證金。目前,還在電商內部推進,在朋友圈、微信等社交平臺尚未形成氣候。
盡管很多人希望朋友圈能夠成為提款機,但是,不少經歷電商洗禮的人仍在摸索微商的營銷規(guī)律。
微商目前只有App和微信兩種表現(xiàn)形式,口袋購物和京東微商分別是這兩種模式的代表,二者均有騰訊的投資身影。還有第三種微商模式就是以有贊為代表的平臺微商。
實際上,真正成規(guī)模地在玩微商的有兩撥人。一撥是電商出身,經過淘寶電商的培養(yǎng),已經具備了完整的互聯(lián)網營銷思維。另一撥是以80后為主的創(chuàng)業(yè)者人群。但,不管誰玩,如果沒有品牌,微商模式難以脫離散兵游勇的狀態(tài),成不了大氣候。
80后創(chuàng)業(yè)者潘銳(人稱“植覺先生”),以養(yǎng)殖苔蘚聞名。2012年在杭州創(chuàng)立“植覺”。種植苔蘚的想法始于多年前。處于事業(yè)轉型的他看到一盆種植了多年的苔蘚,那種安靜的力量徹底擊碎了潘銳浮躁的心?!疤μ\偏居一隅、不與世爭、遇到不適的環(huán)境會休眠,這和時下突飛猛進的社會氛圍形成兩種截然相反的狀態(tài)?!别B(yǎng)植苔蘚的念頭能不能引起別人共鳴,潘銳不知道,反正他開始做了。于是,一家叫“植覺”的實體店、淘寶店、微店陸續(xù)上線?!爸灿X”銷售的盆栽,最貴的一款2200元,便宜的不足百元,而且,一物一拍,沒有第二件。由于是移栽,銷售頻次快不了,這讓銷售變得不可預期,關注植覺的人更多的是為了感受植物帶來的隱喻。今年4月,潘銳先后注冊了三個微信群,都是一周內注冊滿員的大群,借助自媒體傳遞著小店獨特的氣質。
2014年第一個進入微商的傳統(tǒng)品牌是百雀羚,之后更多的傳統(tǒng)企業(yè)開始涉足微商。如何快速運用社交化媒體成就品牌是當前至關重要的事情。
思埠集團董事長吳召國表示:“中國每十年就發(fā)生很大的商業(yè)革命。永遠不要寄希望微商能活多少年,電商能活多少年。在諾基亞最火的時代,誰會相信它會死?”
誠信缺失阻礙消費者使用微商
本刊編輯借用微信隨機做出調查,向受訪者提出“你平時最關注的微商是……?”,以檢驗消費者微店使用情況,在受訪的20人中,女男比例分別是11:9。女性受訪者中,3位沒回答,5位說不關注微商,3位有自己關注的微商,分別是日本化妝品代購(白代寶日本化妝品代購),澳洲代購(一個切勿錯過),一村網(周邊游社區(qū))。男性中,1位沒回答,7位表示不用,1位用(楚楚街綜合購物平臺)。調查過程中,微商的使用率為20%,遠不及公眾議論中的火熱程度,有受訪者直言,由于沒有用戶評價,不敢輕易使用微商。
由于微信尚缺乏信用體系和維權機制。目前,即使是入駐微商最多的口袋購物,也還沒有建立類似傳統(tǒng)電商的信用成長體系,入駐的微商也沒有向平臺交納任何保證金。大V店計劃通過大V的公信力來解決信用問題。
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景明在接受《財新》專訪時認為,交易平臺的責任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第一,提供的平臺要保障安全,無論是交易過程,還是結算手段等;第二,建立交易規(guī)則,交易平臺上的行為應該服從規(guī)則;第三,促進并保障規(guī)則得到遵守;第四,要有平臺內的爭議解決機制。
“你看到的內容本身已經結合了渠道自身屬性。”凱洛媒體數字策劃總經理張芝瑜(Joyce Chang)在接受本刊采訪時分析道:社交媒體存在于消費者使用的場景中,具有“感應即感知”的屬性,所以,消費者在社交媒體上對資訊的期待度是不一樣的,帶有一定的好奇探索心理,此時,品牌傳播一定要回歸人性,回歸產品本質,和消費者對話?!?/p>
目前,業(yè)內平臺型商家仍處于推廣期,重點強調服務屬性。有贊提出,要把服務變成商品化,提供服務對接,告訴商家找什么樣的服務解決;提供服務商的擔保機制,如果服務商是騙子,有贊負責賠付擔保;做服務商的培訓,教服務商如何用。而這其中,雖然有贊會負責服務商的擔保,但如何對服務商進行有效管理仍然是問題,畢竟沒有利益上的關聯(lián)和約束,如何保證服務質量也是關鍵。
美特斯邦威首席營銷官周龍在朋友圈分享說:新環(huán)境下,營銷從經典的ERP 到以客戶為中心的生態(tài)系統(tǒng),從傳統(tǒng)的慢節(jié)奏營銷向快節(jié)奏大數據營銷思維轉變,難點不在于技術層面的突破和創(chuàng)新。做好產品,童叟無欺反而是長生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