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的進步,從而推動了我國建筑工程的發(fā)展。為了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要求,建筑行業(yè)就需要向功能多樣以及形體復雜方向發(fā)展,這樣就可以滿足人們對功能和空間的要求,進而實現(xiàn)建筑空間化以及整體化。所以,轉化層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得到了全面的發(fā)展。轉換層作為建筑物結構形式的連接點,對整體建筑物結構具有直接的影響,并且能夠起到連接紐帶的作用。為了實現(xiàn)建筑物功能的多樣性,本文將對轉換層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作進一步的研究。
【關鍵詞】建筑工程;轉換層施工技術;功能;結構
由于人們生活質量水平的提高,為了使建筑物能夠滿足現(xiàn)代化發(fā)展的需要,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建筑物結構模式,從而促進多功能、多樣化建筑物的發(fā)展。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應用,不僅滿足了現(xiàn)代化建筑物發(fā)展的需求,還確保了建筑的質量,并且轉換層在建筑結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由于轉換層具有傳力直接、受力明確、造價較節(jié)省的優(yōu)點,所以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得到了普遍的應用。
1.轉換層施工技術的準備
(1)技術部門做好圖紙會審工作,并按設計回復意見對相關部門做好交底。施工過程中發(fā)現(xiàn)疑問及時與設計做好溝通,及時處理。
(2)施工前由技術人員根據(jù)圖紙內容及現(xiàn)場施工情況,制定混凝土施工順序,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
(3)試驗人員全面負責混凝土的試驗、資料的整理移交等工作。召開現(xiàn)場技術交底會議,就模板及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對現(xiàn)場施工及檢部門交底并劃分相應職責范圍,使其施工前作好充分準備。
(4)對特殊工作作業(yè)人員集中培訓,考核合格取證后方可上崗。對各專業(yè)隊伍進行施工前進行技術、質量交底。
(5)混凝土施工前,項目部技術人員向預拌混凝土廠家、施工單位、項目部工程管理人員、試驗員等進行有針對性的交底,起到技術預控的作用。對勞務隊伍全體人員進行進場前安全文明施工教育及管理宣傳。
2.轉換層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應用
2.1模板、支架的施工
2.1.1斜撐的施工要點
所有斜撐桿按小于或等于45度角設置,排距沿柱面豎向為lm,梁底斜撐桿同梁底模板的外鋼楞相協(xié)調,間距為400mm,其上端伸至模板底并與梁度模外鋼楞相扣接,并作雙扣件抗滑移保險,斜撐桿的下支點主柱面預留的內設定位短筋的凹槽,最下排斜撐桿的下支點為所在樓層的柱根部。
梁底斜撐支架盡量與梁下排架同時搭設,如跟不上,也必須保證在大梁鋼筋骨架就位前搭設完畢,以確保斜撐支架與梁下排架同步受力。所有斜撐桿要盡量與梁下排架的立桿、橫桿相扣接傭轉向扣件,同時與樓層滿堂架連體,以增強斜撐支架的整體陛和穩(wěn)定性。
2.1.2立桿和掃地桿的施工要點
立桿的上端直接與梁底的內楞、外楞分別相扣接(外楞緊貼在內楞下面),從而形成雙扣件抗滑移保險。立桿的下端支撐在樓面上鋪設的通長木板上設置的鋼墊塊上。梁下排架下設掃地桿,中間設兩道大小橫桿,梁底排架兩側,橫向設置斜撐,縱向設置雙肢剪刀撐,同時將梁下排架與樓層滿堂架連為―體,以增加排架的空間剛度。
2.1.3鋼管支撐的施工要點
為轉換結構模板支架,可調支托安放于鋼管支撐頂端,再把小中48x3.5鋼管安放在可調支托上,碗扣式鋼管立柱承受的是軸向力。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載特別大,用鋼管碗扣腳手架做支撐最關鍵的問題是絕對不能出現(xiàn)模板支撐倒塌事故,否則損失和影響極大,因此,即使在排架三維間距均滿足設計要求條件下,仍須采取必要的附加保證措施。利用轉換結構區(qū)域的邊緣構件如框架柱,剪力墻卸失一部分荷載。中間部分用綱管與柱子鎖緊。對進場的構配件進行檢杏驗收,扣件及底托等要有出廠合格證,碗扣腳手架要檢查碗扣與桿件的焊接質量,桿件的變形情況。
2.2鋼筋的連接和綁扎
2.2.1鋼筋翻樣與下料
轉換大梁的含鋼量大,主筋長,布置密,在兩梁相交的柱節(jié)點區(qū)上下共有幾十層上百根主筋在此“相聚”,加上腰筋、柱筋等,主筋還須彎起錨固,眾筋“搶位”現(xiàn)象十分突出。任何一根主筋的就位錯誤,均會造成大量的返工。因此,準確地翻樣和下料是鋼筋順利施工的前提。
鋼筋翻樣前必須弄清設計意圖;審核、熟悉設計文件及有關說明;掌握現(xiàn)行規(guī)范的有關規(guī)定。翻樣時要結合實際并考慮方便施工。一般設計轉換大梁的主筋在柱節(jié)點區(qū)均彎起錨固,施工難度大??膳c設計單位協(xié)商解決,如:大梁的最上―排面筋向下彎并錨固至底筋以上;底筋的最下一排主筋盡量靠柱邊上彎25d,其余主筋全部取銷彎錨,負筋亦不起彎,均伸至彎起筋即可牲截面大,錨固長度滿足要求)。這樣一來,增大了節(jié)點空間,為}昆凝土的灌注和振搗提供了條件。梁上部的主筋接頭要求設置在跨中1/3跨長內,下部主筋接頭要求設在靠近支座1/3跨長內。由于梁內主筋多,主筋下料時,必須考慮并調整好每根鋼筋的接頭位置,以保證主筋的焊接接頭相互錯開并滿足現(xiàn)行規(guī)范要求。為方便鋼筋的安裝就位,滿足上述規(guī)范要求,必須對所有梁主筋按就位順序進行編號。梁箍筋大,下料時要注意對焊接頭位置,避免接頭出現(xiàn)在箍筋的彎折處。
2.2.2各部位鋼筋連接方式
轉換層大梁的主筋是轉換層中最重要的受力單元,應采用最可靠且對鋼筋無損害的連接方式,通常采用冷擠壓連接法。轉換層柱鋼筋、剪力墻豎向分布筋宜采用電渣壓力焊。轉換層主梁腰筋及箍筋、聯(lián)系梁主筋、板鋼筋一般采用閃光焊接。其他受力較次要部位,如聯(lián)系梁架力筋及箍筋可采用綁扎連接。
2.3混凝土澆筑技術
為確保模板支撐系統(tǒng)均衡受載,保證支撐系統(tǒng)的整體穩(wěn)定性混凝土采用從中部開始逐漸向兩邊擴展的方式進行澆筑。
(1)混凝土澆筑前應清理干凈模板內的雜物,并灑水濕潤,第2次澆筑混凝土前,應剔除表面的浮漿并沖洗于凈,再澆上10-15mm厚的水泥漿。
(2)溥專換層混凝土澆筑根據(jù)設計要求兩次澆筑完畢,為防止?jié)仓^程中產(chǎn)生冷縫或者施工縫黑嚴格事先確定的澆筑線路進行澆筑。
(3)混凝土應分層進行澆筑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350mm左右,每層間隔時間15-2.0小時(初凝時間8小時),以前一層混凝土初凝前澆注后一層為原則,在鋼筋密集處用鋼釬配合振搗確?;炷撩軐?。
(4)混凝土表面控制,嚴格控制鋼筋綁扎質量,按設計控制好鋼筋骨架的標高:混凝土澆筑前,放線抄平,在預留插筋上彈出500mm標高控制線;由于轉換層面積較大,為確保整個轉換層的表面平整度,混凝土收面時要拉通線收面,以控制其表面平整度。
2.4混凝土的裂縫控制措施
(1)為防止溫度裂縫,在混凝土中加外加劑和優(yōu)質磨細粉煤灰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
(2)為防止混凝土沉降而產(chǎn)生的塑性裂縫’在梁柱、梁梁相交的核心區(qū)域混凝土澆筑完畢的1-15h后在初凝前,用直徑35mm的振動棒二次振搗,加強混凝土密實度,提高其抗裂性,表層混凝土應收兆以避免水分大量蒸發(fā)而引起收縮裂縫。
(3)控制混凝土坍落度,施工中要求施工中要求在在滿足泵送混凝土的基礎上盡量用小值,現(xiàn)場實測混凝土坍落度不大于18cm。
(4)控制人模溫度控制在25攝氏度左右避免內外溫差過大導致溫度裂縫。
3.結束語
轉換層施工技術對建筑工程整體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所以,就需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的控制,這樣就可以確保建筑的質量。只有對工程施工做到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jiān)控,才能提高施工人員的意識。 [科]
【參考文獻】
[1]馬志軍,楊秋永.建筑工程混凝土結構縫的施工技術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1,(19).
[2]沈繼民,姜志強.建設項目造價管理與控制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3,(07).
[3]沈日,溫國平.試論高層建筑結構轉換層施工技術要素[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