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工程施工中對于道路和橋梁的銜接部位的處理是很容易被施工人員忽視的,會使得道路和橋梁的連接處在橫向設計高度上不一致,從而也就給施工帶來相應的負擔。為了滿足實際的道路施工要求,施工人員需要對橋頭兩側的路拱橫坡進行細微局部處理,使得道路和橋梁在各個高點的高程都能夠平滑順接。本文章便是對該問題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道路;橋梁路拱橫坡;銜接
隨著新型城鎮(zhèn)化的加速發(fā)展,城市的交通道路也開始了前所未有的發(fā)展,因而城市道路對于城市功能的完善以及方便居民出入做出了巨大貢獻。在城市交通建設工程中橋梁是不能夠被忽視的,再和道路銜接的部位需要引起施工單位的高度重視[1]。該文章便是從實際工程出發(fā),對道路和橋梁的銜接部位做出相關的研究和分析。
1.城市道路與橋梁現(xiàn)狀分析
我國經濟能夠得到持續(xù)發(fā)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建設在其中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近幾年來我國的道路網絡體系逐漸的龐大,高度公路網絡體系基本已經完成,市與市的連接已經建立,從而使得各個區(qū)域的城市道路也逐漸的完善。城市道路建設是需要和城市的整體規(guī)劃相融合。橋梁在城市道路建筑體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它不簡單是城市道路的主要構成部分,同時也是城市建設規(guī)劃中的風景。在城市道路的勘察設計整體大局思維中。需要按照城市的整體道路網絡規(guī)劃而展開,在《城市道路設計規(guī)范》中規(guī)定,城市道路的路拱橫坡是由樣式不同的拋物線組成的,因而需要根據(jù)道路的等級來選擇符合類型的拋物線路拱,但是在橋梁設計之中橋面各個點的高程計算多是按照直線形式的路拱來完成的,因而也就使得道路和橋梁的銜接之處出現(xiàn)道路半幅寬度不一致現(xiàn)象。在實際的策劃當中,我們僅僅只是考慮了道路軸線的策劃標高而已,對于道路水平方向路拱的坡度卻是完全被忽視,因此這種考慮給實際的建筑帶來了很多的問題[2]。橫坡是指道路橫斷面和路邊位置等等各個局部的橫向坡度,進一步來說是指道路面、人行道和綠化帶在水平方向上的傾斜狀況。很多城市的策劃和道路策劃就百分率而言,路面、隔離帶和人行道都是策劃出一個橫坡。車行道的橫坡高度在1~2%之間。人行道的橫坡高度在1~2.5%之間。橫坡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避免雨水的積累而使得城市道路出現(xiàn)癱瘓的不利影響發(fā)生。在城市交通建設的高速發(fā)展使得各種類型的橋梁也開始逐漸的呈現(xiàn)。
高速公路的快速發(fā)展,從而對橋梁策劃也有了與此相應的新要求。對于橋梁類型的選擇中,設計者很可能采用構造來改善思維誤區(qū),用電腦輔助功能構造出最為適宜的計劃。在橋梁美觀學方面是能夠體現(xiàn)出時代、民族文化氣息,因而會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重視,進而使得橋梁的外觀更加的宏偉氣勢。在道路橋梁設計中,我們需要考慮載重(橫載、活載溫度)、根基不均勻、收縮以及地震載重。要想使得道路順暢無阻,那么在策劃的時候對于地面位置低于道路基礎策劃標準高度的時候要注意先對其進行填滿建筑成路堤,若是地面位置高于道路基礎策劃標準高度時需要對其進行挖掘成為路塹。我們要保證道路基礎的穩(wěn)定性和強度,道路能夠在自身的靜力作用下不出現(xiàn)塌陷,當車輛行駛時無大變形存在,道路基礎邊坡可以長久固定而不出現(xiàn)塌陷滑動等等才是理想狀態(tài)。路拱能夠使得道路水平方向的排水更加暢通,而對車輛行駛無影響。由于路拱的存在其水平分力會使得汽車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礙,同時也會對乘客帶來一定程度的不舒適度。路拱水平方向上的剪切力也會對路面造成一定的破壞,對于車輛的剎車也會產生干擾。而縱坡會對速度和剪切力造成一定的危害,在道路策劃時要考慮抗剪切,不斷提升路面抗剪切損壞的功能,當路面存有積水時,需要快速將積水排除掉,若不是滲透性路面我們便需要裝置路拱橫坡對其進行排水,不然不及時排水會危害到車輛的安全行駛以及道路路面的持久性[3]。
2.城市道路與橋梁路拱橫坡的銜接方式
2.1順坡銜接法
順坡銜接法主要是適用于新建成的道路和原有的道路路面相銜接的邊緣。在銜接的位置需要將新建成的道路橫截面和原有的道路縱剖面相吻合,同時還需要沿著新建成道路方向和原有路拱橫坡方向。該方法的優(yōu)勢主要體現(xiàn)在:(1)能夠在不影響原有路面以及車輛行駛的前提下,確保車輛的平穩(wěn)度以及乘客的舒適度。在交叉口處,由于有同一水平位置的原有路面和新建成路面,車輛可以平穩(wěn)的通過銜接處。(2)始終保持路面排水暢通。在銜接的位置處,不會有滯水的存在。這種方法常常使用于填方交叉路口和新建成道路處[4]。
2.2變坡銜接法
變坡銜接法在銜接點位置以及銜接的斷面都是和順坡法相一致的,不同點在于銜接點之后的路線需要采用平緩或者是平坦的上坡坐位銜接縱坡,而順坡法是用原有的路面橫坡。變坡銜接法可以避免順坡法存在的缺點,它較為適用于挖方地段或者是受限制地段。缺點是由于銜接點的高度可能存在不一致,從而使得交叉口無法處在一個水平面,因而局部可能會出現(xiàn)滯流的情況,對車輛的舒適性也會造成相應的干擾。
3.城市道路與橋梁路拱橫坡的銜接
在連接處的連接縱坡斷定是需要值得我們大力注意的問題,車輛在行駛時對縱坡的要求很多,原因在于縱坡會對車輛產生很多的作用力,若是縱坡連續(xù)不斷,駕駛人員需要不間斷的換擋,從而會使得汽車的檔位收到沖擊,也會使得乘客的舒適度大大降低,車輛能耗會消耗的更多。由于坡長不是很長,因而不能夠設計成長緩的豎直曲線,此時出現(xiàn)這種情況時,最好是在策劃的時候策劃的坡能夠又長又緩。但是由于實際的地理情況、高程以及環(huán)境的制約是很難做到又長又緩的坡長,通常情況下會為了克服不利環(huán)境和快速變坡,而使得坡段都比較短。在交叉口出最好安排1:3的進口車道,這樣可以科學有效的提高交叉口的通行量。交叉進口是確保各個車道能夠正常運行的前提,同時也需避免車道間出現(xiàn)沖突事故事件的發(fā)生[5]。對于路邊的巖石大小、停車未知的劃線、停車視野范圍以及交通島的大小都是不能夠被忽視的。此外對于出口車道的幾何策劃也有與此相似的問題出現(xiàn),我們也要對其進行嚴格監(jiān)控和處理。在進口車道的策劃時需要將彼此聯(lián)系的幾何關系共同考慮在內才能夠策劃出最佳方案。 [科]
【參考文獻】
[1]董維斌.城市道路與橋梁路拱橫坡的銜接思考[J].民營科技,2013,11:198.
[2]王關海,梁四林.城市道路與橋梁路拱橫坡的銜接問題探討[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09:180.
[3]任劍.城市道路與橋梁路拱橫坡的銜接思考[J].廣東科技,2014,16:123-124.
[4]趙威.淺析城市道路與橋梁路拱橫坡的銜接[J].北方交通,2013,02:26-28.
[5]陳宏亮.基于低影響開發(fā)的城市道路雨水系統(tǒng)銜接關系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