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1月,中國為了捍衛(wèi)國家主權的完整,對南越的挑釁行為進行了有力的打擊,挫敗了南越的囂張氣焰。
南越西沙海戰(zhàn)之后,中國、南越當局都指責對方打響的第一槍(炮),真相究竟如何?
南越西沙艦隊最高指揮官何文鄂后來在美國出版的一本書中承認:“第一槍,第一炮,其實都是南越軍隊打響的!”
1974年1月19日清晨,敵我雙方各4艘艦艇在海面對峙。約7時30分,南越兩棲部隊分乘兩艘橡皮艇,在西沙廣金島搶灘登陸。行進過程中,南越中尉黎文東首先開槍,我守島民兵當即予以迎頭痛擊,將黎文東擊斃;另一個士兵杜繁榮見狀,沖上前來,也被擊斃。
登陸失敗的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越海軍司令部,他們再也不“溫和”了,給何文鄂下達了最簡短的命令——“開火!”
何文鄂立即命令艦隊后退,好發(fā)揮其“艦堅炮大”的威力。我艦艇編隊發(fā)現(xiàn)敵人企圖后,緊緊追上咬住敵艦。因此,何文鄂9時30分接到“開火”命令,直到10時24分左右,才向我艦隊打出第一炮。
我方炮手早有準備,炮口已死死瞄準敵艦,一看到敵艦炮口火光一閃,立即按下炮鈕。我方炮彈口徑小,初速快,在南越炮彈還未飛過來時,我方炮彈已到達敵艦,敵艦霎時火光四起,海面水花亂濺,乍一看,還真像是我方打響了第一炮。
海戰(zhàn)中,南越10號艦“怒濤號”被重創(chuàng)后,其余受傷3艦狼狽逃竄,這些逃兵驚慌恐懼之極,生怕我海軍又給他們致命打擊,有些人就開始向我方示意投降,怎么示意呢?沒有白旗怎么辦?沒關系,有白褲頭就行!他們躲在艦艙里,脫下白褲頭,用槍尖挑著伸出窗外。但見硝煙彌漫、烈火熊熊之間,幾面“白褲頭旗”就這樣晃晃悠悠地飄蕩在南越軍艦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