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杰是一名解放軍戰(zhàn)士。1965年7月14日,他在組織民兵進行實爆訓(xùn)練時,因炸藥包發(fā)生意外爆炸,為保護在場的12名民兵和人武干部,撲向炸點英勇犧牲。
1965年11月,國防部命名他生前所在班為“王杰班”。同時,解放軍總政治部、全國總工會、共青團中央、全國婦聯(lián)等分別發(fā)出通知,要求廣泛開展學(xué)習(xí)王杰的活動。
多年來,一些報紙雜志和紀念王杰的場所,在提到王杰的時候,往往認為毛澤東曾為他的犧牲題過詞,或者贊揚過他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簡稱“兩不怕”)精神。
2012年4月10日,一家媒體在一篇題為《青春勵志故事: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毛澤東曾經(jīng)為他題詞:‘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薄谕踅艿募亦l(xiāng)山東省金鄉(xiāng)縣的媒體上也有“毛澤東主席看了王杰事跡報道后,動情地說:‘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毛澤東、周恩來、朱德、葉劍英、董必武、陸定一親筆為王杰題詞”。2006年5月16日的《解放軍報》在《北疆,有一個“王杰廣場”》的文章中也寫道:“廣場北側(cè)是一片碑林,上邊鐫刻著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為王杰的題詞。毛澤東的題詞是:‘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p>
實際上,毛澤東沒有為王杰題過詞,他關(guān)于“兩不怕”精神的談話與王杰也沒有直接的聯(lián)系。
王杰犧牲以后,朱德、周恩來、鄧小平、董必武、葉劍英、陸定一等為王杰題過詞。朱德的題詞是:“學(xué)習(xí)王杰同志不怕苦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周恩來的題詞分兩部分,其中第一部分為:“一定要學(xué)習(xí)王杰同志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們的題詞中都有“兩不怕”精神的內(nèi)容,但毛澤東沒有題詞。而這個“兩不怕”精神,實際上是1952年誕生在解放軍駐西藏部隊中的。1963年,羅瑞卿和張國華先后向毛澤東匯報過“兩不怕”精神在部隊中起到的巨大精神鼓舞作用。
王杰于1961年8月應(yīng)征入伍。他在部隊期間一直堅持記日記,在1965年5月1日的日記中寫道:“我們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個大無畏的人。
王杰犧牲后,10月30日和31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分別刊登和廣播了王杰日記摘抄。那段關(guān)于“兩不怕”的日記成為了王杰日記中的閃光點,這在無形中成為了王杰精神的集中概括,并廣為傳播。
“兩不怕”第一次作為“毛主席語錄”公開發(fā)表是在1969年8月1日。這一天,《人民日報》、《紅旗》雜志、《解放軍報》為紀念解放軍創(chuàng)建42周年發(fā)表了題為《人民軍隊所向無敵》的社論。社論中寫道:“毛主席最近教導(dǎo)說:‘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痹诖艘郧?,報刊中也經(jīng)常出現(xiàn)有關(guān)“兩不怕”精神的文字,但從來沒有用過黑體字。當(dāng)時刊登的毛澤東的言論都是用黑體字的。從這篇社論開始,“兩不怕”精神就用黑體字了。
1969年8月2日的《人民日報》的頭版頭條是《毛主席最新指示》: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毛澤東這段關(guān)于“兩不怕”精神的講話,是1969年4月28日在中共九屆一中全會上講的。他說:“大家要謹慎小心,無論是候補中央委員、中央委員、政治局委員,都要謹慎小心。不要心血來潮的時候,就忘乎所以。從馬克思以來,從來不講什么計較功勞大小。你是共產(chǎn)黨員,是整個人民群眾中間比較更覺悟的一部分人,是無產(chǎn)階級里面比較更覺悟的一部分人。所以,我贊成這樣的口號,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而不贊成那樣的口號,‘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也有疲勞’。這個口號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是對立的。你看我們過去死了多少人,我們現(xiàn)在存在的這些老同志,是幸存者,偶然存在下來的。皮定均(時任福州軍區(qū)副司令員)同志,你那個鄂豫皖那個時候多少人?后頭剩了多少人?那個時候人可多啦,現(xiàn)在存在的就不那么多了。那個時候,江西蘇區(qū),井岡山蘇區(qū),贛東北,閩西,湘鄂西,陜北,經(jīng)過戰(zhàn)爭有很大的犧牲,老人存下的就不多了,那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多少年我們都是沒有啥薪水的,沒有定八級工資制,就是吃飯有個定量,叫三錢油、五錢鹽、一斤半米就了不起了。至于菜呢?大軍所過,哪里能夠到處搞到菜吃呀?”
由此可以看出,毛澤東談到的“兩不怕”精神,與王杰并無任何直接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