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課程融工具性和人文性為一體,英語課堂不僅是學生學習語言、提高語言技能的主陣地,更是提高學生人文素養(yǎng)、實施德育的戰(zhàn)場。傳統(tǒng)英語教學中,教師將目光專注于語言的工具性,將課堂教學的重心放置于學生語言知識的獲取和語言技能的培養(yǎng),而忽視了英語教材中所蘊含的豐富的德育素材,忽視了英語語言的人文性。如何將英語教學和德育有機滲透融合在一起,通過學生喜歡且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德育的啟發(fā)和滲透,凸顯英語語言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真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筆者在小學英語教學的實踐中,嘗試從細微之處入手,充分挖掘語言中的德育契機,以語言知識為載體,適時適度進行德育的融合和滲透,有效實現(xiàn)“潤物無聲,德育無痕”的教學滲透。
利用教材,延伸運用英語
語言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思想。教材是英語教學活動中最重要、最核心的課程資源,是經(jīng)過許多專家的論證和研究得出來的,自然滲透著豐富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深刻領會教材,以積極的姿態(tài)研讀教材,將那些看似與考試無關的德育知識等教學內(nèi)容有機嵌入課堂教學中,自然無痕地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
例如: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三年級下冊Unit1 In class的教學中,授課教師緊扣教學內(nèi)容,在教學第一幅圖時教育學生在早上遇到同學、老師或長輩應當用上Good morning,引導學生積極開動思維,下午和晚上又應當如何跟別人打招呼?拓展文本語言,有效對學生進行禮貌教育。在教學第三幅圖時,當多媒體呈現(xiàn)Mike上課時,授課教師就及時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想應該怎樣做,及時滲透當自己做錯事情就應當誠懇地道歉,及時取得別人的原諒。在教學中不斷運用祈使句Open/Close the … please,在語言運用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要求或請求別人做事的過程中應當多用please。在引導學生語言輸入的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聯(lián)系學生生活實際向學生提供多種情境,引導學生運用有禮貌地進行語言交際。
語言是思想文化的載體,授課教師要有效挖掘語言和德育的結合點,在語言教學的過程中不著痕跡地向學生滲透文明禮儀教育,讓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有效進行德育的滲透和感悟。
利用媒體,實施滲透性教學
道德觀念等德育知識是抽象的,如何讓學生樂于接受、有效接受?在教學中,教師要運用智慧,充分利用媒體資源,加深學生對德育現(xiàn)象的感受,提高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和感悟,讓語言學習因德育而充滿生活的氣息。
例如: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Unit5 Signs的教學中,授課教師首先利用教學掛圖向學生展示了三個標志的圖片,讓學生說一說在生活中看到了這三個標志我們應該怎樣做,不應該做什么,巧妙滲透德育。接著,授課教師通過動畫讓學生找出人物的活動,并帶領學生判斷這些行為是否正確,讓學生在自然中感受生活中文明和不文明的現(xiàn)象,為學生樹立正面的榜樣。然后通過校園各區(qū)域的標志牌,讓學生說說在這些地方我們應該怎樣做,引導學生將德育知識內(nèi)化自己的行為。
教師在講課時,充分利用掛圖、動畫、生活圖片等向學生生動展示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向學生展示各種正面和反面的生活現(xiàn)象,生動形象地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和教育,讓學生學得有趣,學得明白。
實現(xiàn)“潤物無聲,德育無痕”
英語課程標準中,提倡英語教學要要采用活動途徑,引導學生有效感知、體驗、探索和實踐。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在趣味性的活動中向學生進行語言的輸入和輸出,更要在活動的過程中向學生滲透德育,讓學生在模擬真實的交際活動中,培養(yǎng)關愛他人、團結合作的能力。這也是課堂整合的要求。
例如:在譯林新版《小學英語》(三年級起點)六年級上冊Unit6 Keep our city clean的教學中,授課教師在引導學生梳理語篇內(nèi)容之后,結合語言訓練目標和德育教學設計了“制作海報”的活動。告訴學生地球是我們的母親,讓學生說說在生活中我們應當怎樣保護地球,讓學生小組內(nèi)選擇某一主題Save water/energy/…進行合作分工,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問答去商量如何保護地球媽媽,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學生們積極開動腦筋,有著很多的奇思妙想,最后通過齊動手制作海報向去全班同學進行匯報,不僅幫助學生鞏固了知識,鍛煉了他們的能力,而且也有效激發(fā)了學生環(huán)保的意識,在趣味的活動中無痕地實施德育。
單純的說教式的德育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厭倦和疲憊,授課教師將德育滲透于語言活動中,不僅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同時也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育人”之功效,使學生在學習英語中,受到德育。
結束語
實踐表明,教師英語教學要充分挖掘語言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充分利用多樣化的媒體和活動,抓住機會,于無聲中潛移默化地向學生進行德育的滲透教育,讓英語課堂同樣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功效。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永平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