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6歲的冷云考入樺川縣立女子師范班,“九·一八”事變后,冷云在學校里積極參加地下黨領導的各種抗日活動?!袄湓啤笔撬齾⒓痈锩蟾牡拿帧L圃娫啤袄湓铺撍?,水天一色中,一種頂天立地的中流砥柱形象,正是這個弱女子的強者形象。
1936年,冷云參加了抗聯(lián)5軍。1938年夏,冷云強忍丈夫周維仁(原名吉乃臣)英勇犧牲的巨大悲痛,告別出生兩個月的嬰兒,隨第5軍第1師部隊西征。在西征時,冷云參加了婦女團,任指導員。8月,5軍西征部隊到達五常縣境內(nèi),在五常山區(qū)活動時暴露了目標,決定返回牡丹江沿岸。部隊傷亡很大,到牡丹江支流烏斯渾河岸時,全團只剩下以指導員冷云及班長胡秀芝、楊貴珍、郭桂琴、黃桂清、王惠民、李鳳善、安順福等8名女戰(zhàn)士。
第二天拂曉,隊伍整裝待發(fā)準備渡河。突然,周圍槍聲大作,她們被埋伏在附近的敵軍包圍。冷云指揮7名女同志,打退了敵人數(shù)次進攻。拋出最后3顆手榴彈后,冷云對大家說:“同志們,咱們是共產(chǎn)黨員、抗聯(lián)戰(zhàn)士,寧死也不做俘虜!現(xiàn)在咱們已彈盡援絕,只有趟水過河!”她們手挽著手,攙扶著負傷的戰(zhàn)友,向烏斯渾河深處走去。在敵人的重炮轟擊下,8名女英雄淹沒在波浪里。冷云時年僅23歲。
(摘自《生活報》2005年7月5日,何興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