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全美排名極高的教育學院,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極其強調在整個教學環(huán)境中將教學、研究和實踐工作相互結合。能夠在這所學院讀書的學生不但要有優(yōu)秀的成績,還一定要有愿意服務他人的品質。本期《出國》專訪到波士頓教育學院院長Hardin Coleman博士,共同分享該所學院的優(yōu)勢所在以及Coleman博士的教育觀。
F=《出國》雜志 C=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院長Hardin Coleman博士
F:請您首先為我們介紹一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的優(yōu)勢和專長?
C:在我看來,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真正的專長在于我們十分強調教學、研究和實踐這三個方面的相互結合。換句話說,在教育學院里,我們會將理論研究的成果應用到對學生的實際培養(yǎng)中去,從而培養(yǎng)出最優(yōu)秀、最有能力的老師。我們的老師不僅僅擅長培養(yǎng)學生們的實際教學能力,還會通過科學研究來證明哪一種教學方式的效果最好。因此,對于我們而言,使得教學、科研和實踐三者相互關聯十分重要。我們在這一方面上也做的很好。不論是對待歷史課,特殊教育,或者其他學科,我們都在使用這樣的方法。
其次,我們學院有許多非常優(yōu)質的項目。而我們的許多教職工,他們在數學、語文、特殊教育、心理咨詢等領域都是非常有名的學者和行業(yè)實踐者。因此,我們在對這些學科的老師的培養(yǎng)上會更加出眾。
另外從不同層次的項目學習角度來講,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本科生項目的優(yōu)勢就是學生們在入學之后可以很快進入到教學實踐的鍛煉中去。在四年的學習中會不斷地將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課堂上。此外,給他們授課的老師都是國內外知名的學者。在研究生項目上,我們也會給予學生們大量的,在導師的監(jiān)督下完成的實踐培訓。我們的博士生項目是為那些認同實踐和科研相結合的理念的學生準備的。在這個領域中,有一部分人是實踐型的科學家,還有一部分是科研型的實踐者。前者的首要工作是研究,但是他們會思考如何將研究用于實際工作;而后者更加注重實際經驗,但同時也想弄清楚實際經驗背后的理論支持。而我們的教職工和學生則是介于兩者之間的。在其他學校的教育學院中,他們會更加偏向上述兩類工作中的一類。
同時,在我們學院,每名新生在入學時都會被分配一位高年級的學生作為他們的“顧問”,這些“顧問”會從新生們入學開始向他們提供各式各樣的幫助和組織多種社交活動,從而幫助新生順利過渡到自己的大學生活中去。除此之外,每名學生還會有一位教職工做他們的導師,對他們有關課業(yè)上的任何問題,例如選課以及職業(yè)規(guī)劃,給出自己的建議。所以學生們在波士頓大學可以和老師與同學有很緊密的聯系。這也是我們的一個優(yōu)勢。
F:全美有許多的教育學院,您認為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是怎樣一種學院?
C:要知道,我們是全美排名前3%的教育學院。我認為我們的特點就是能夠有效率,有質量的將科研和實踐工作相結合。當然,其他學校也有這樣做的,但這確實是讓我們不同于其他學院的特色所在。當面臨學校選擇時,如果一個人想學的是純粹的技能,那么我們學院并不適合這樣的人。當然,他確實可以在我們學院里做完成很多實踐任務,但這并不是我們唯一會做的事情。而還有一些學校,它們有非常高的研究水準,如果學生想做的是全身心投入到一個研究課題中,而不會思考這些研究對實際應用有什么影響,那么對于這些人來說,我們也不是最合適的院校。但是如果你的目標是將二者結合起來,那么我們學院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無論是對教職工也好,對學生也好,都是一樣的道理。
F:請您介紹一下在貴院學習的中國學生的情況,例如他們的人數,他們要成為哪一個方向的老師?
C: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學院里的中國學生并不多。商科,工程等學科是大部分波士頓大學中國學生的選擇。而在這些前往教育學院就讀的中國學生中,他們各自關注的教學領域都有所不同。我認為選擇基礎教育的學生的人數會多一點。從這個項目中畢業(yè)和正在就讀的學生都很喜歡這個項目。而這其中,對于選擇英語學科基礎教育的學生們來說,他們有著非常優(yōu)秀的語言能力,這對于完成實踐部分的教學至關重要,因為他們需要在美國的小學課堂中面對美國學生進行授課。
F:您本人在校園心理輔導方面有著資深的背景和經驗。校園心理輔導在美國的學校中是一個非常成熟的概念,那么在您看來,中國的學校在提供心理輔導的工作上是否到位?
C: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由于很多因素的存在,我認為人們開始對心理輔導有越來越大的需求。在中國走向發(fā)達經濟體的今天,許多家庭的流動性開始增強,這也就成為了經濟發(fā)展帶來的必然現象,人們的家庭結構開始改變。一家人都居住在北京這樣的可能性在前幾代人身上是存在的,這讓我回想起1995年在上海師范大學教書時,我的學生曾邀請我到他家里做客。那個時候,但凡是沒有結婚的人都會和自己的家庭成員,包括自己的祖輩們居住在一起或是住得很近。這樣的好處是一旦家庭里有人遇到困難,他們會及時得到其他成員的支持和幫助。
但現在,人們可能生長在北京,卻只身在上海工作,或在海外生活。人們曾經從家庭成員處獲得的社會和情感的支持在現在變得很稀少。因此,學校就成為了每個學生可以進行社交和情感學習的地方。而隨著人們漸漸長大,他們可能不會按照父母設定的職業(yè)軌跡進行自己的選擇,因此父母和子女的代溝可能會增加。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人們就會需要有更高層次的引導。
我認為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將會在心理輔導方面有更多的需求。在我曾經在上海師范大學教書的年代里,我認為中國的政府和院校在這點上做的很出色。但是人們現在需要更加專業(yè)的心理輔導。因此在培養(yǎng)更多的心理輔導員這個問題上,我想會有更多的需求出現。
F:在現代教育中,大規(guī)模開放在線課程(MOOC)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歡迎。有研究表示,MOOC的受眾群體不僅包括學生,而且各個學科的老師也開始利用MOOC的資源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那么在現在科學技術的影響下,您認為未來社會需要怎樣的教師?
C:我認為,信息技術給人一些喧賓奪主的感覺。在美國,我們有一句俚語,叫作 “don't let the tail wag the dog.”尾巴是狗的一部分,但不是狗的主要部分。所以我所關心的是,在我們開始討論以MOOC為例的在線學習時,人們會開始認為這類技術會變成一種學習的驅動力,但我卻認為這只是一種工具,能夠最有效的幫助人們學習的方式才是驅動力。我認為我們的教育將會向更加以學生為中心,項目式學習,數字技術支持的系統轉型。因此MOOC就好像一本網絡教科書,正如Wikipedia就是一本網絡字典一樣。而數字革命帶給我們的是以更快、更便捷的方式獲取信息。涉及到教育,我們的問題應該是我們應當如何利用這些信息,應當如何教導人們辯證的利用這些信息,以及應當如何讓人們展示他們從中學到了什么。而我認為這就是老師在課堂中的作用,而MOOC也永遠不會替代我們對老師的需求??萍紩椭覀冝D換在教學上的角色,比如說老師們會用更少的時間來講解理論,而人們更多的是自學信息,然后通過老師了解到更深層次的知識并使用它,這樣的一個例子就是翻轉課堂。
F:那么未來的教師需要哪些能力和素質呢?
C:我認為對老師的期待會和以前一樣。這些素質包括創(chuàng)造力,照顧學生的能力,愿意根據每個學生的需求和能力幫助他們了解教學內容,要有抱負。這些是優(yōu)秀的老師都會做到的。能力不高的教學永遠會把老師放在第一位,而不是學生,他們不會關心學生學到了什么。這一點,不論是在課堂教書還是在MOOC上教書,都是一樣的。所以我不認為優(yōu)秀教學的特征會有所改變。現在我們能夠利用的教學工具越來越棒,而好的老師就會更加努力地進行教學,能力一般的老師會復制優(yōu)秀老師的做法,但是能力不行的老師不會付出任何努力。
F:對于有意在未來成為教師的中國學生,您有什么樣的建議?同時您對有意申請貴校的中國學生有何建議?
C:我認為這兩個都是非常好的問題。我認為那些想成為教師,并能夠成為成功教師的一定是那類有好奇心,熱愛自己所教學科,并且也愿意學習的人。同時,他們還愿意幫助他人學習,并且研究如何能夠更好的幫助他人。
至于那些可以來到波士頓大學教育學院學習的人,我們最看重的申請人的品質是擁有優(yōu)秀的成績,優(yōu)秀的績點,同時要能展現出自己有服務他人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