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是中組部原副部長、毛澤東研究專家李銳99歲生日。雖年近百歲,但李銳先生至今神采奕奕、侃侃而談,其頤養(yǎng)方法別具一格,已遠遠超出一般“養(yǎng)生”的范疇?,F(xiàn)將其自述內容摘錄如下:
運動:游泳是最愛 游泳是體育鍛煉中最能活動全身的一種運動,比較平和、自由、隨意,老少咸宜。在湖南岳云中學念書時,我結交了幾個湖南大學的朋友,是他們教我在湘江里學會游泳。
進入晚年,絕大部分的運動鍛煉都難進行了,唯有游泳至今我仍在堅持。我每星期游5次,從1200米到1000米,又到800米。2008年做了心臟手術,遵醫(yī)囑,現(xiàn)在減少到300米;仰泳100米,5分鐘,這在老人中還算快的。我有一種本事:可以躺在水面上不沉,自得其樂。
此外,我每天抽兩次時間到陽臺活動,兩腳跳踏幾分鐘。
護腦:經常想問題并尋求答案 我在延安時,聽到關于王若飛的一個故事:王若飛在綏遠單監(jiān)關了6年。出獄后,有老朋友送他一塊懷表。他看了一陣,說:“鍋蓋。”六年失語,沒人對話,腦袋都停滯了。
“文革”中的1967年,我被關入秦城監(jiān)獄,常常聽到各種呼喊、叫罵聲。預感到自己要長期坐牢,我就從王若飛和在秦城的見聞中得到啟示:除了鍛煉身體外,還要注意保護好腦子。怎么護腦?那就是:不停止思考,讓腦子動起來,經常想問題,并尋求答案。
想看書讀報,開始不被允許,后來可以看書了。審問我的人從我家里找來幾本書,《列寧選集》和《馬恩文選》等。有次,我在牢房里跑步,摔了一跤,擦破了皮,護士給我一瓶紫藥水和棉簽,于是有了筆和墨。在書中的空白處錄詩,共保存了四百多首,內容主要是回顧一生經歷,對人物和書本的評價等。我的痛苦和煩惱也因此得到轉移和緩解。
飲食:從不大吃大喝 我從小養(yǎng)成了儉樸的習慣,沒有抽煙喝酒的不良嗜好,從不大吃大喝。1979年平反后,生活比較正常。吃得最多的是五谷雜糧和蔬菜水果,喜歡吃魚,不大吃肉,淡食粗茶,至今如此。這成為了我飲食上的習慣,對身體有好處。
還講個秘密:我從42歲到62歲,整整20年挨整期間,沒有夫妻生活,以后一直如此。清心寡欲,這也可能是我長壽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