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精研國學,在儒、道、佛學方面均有精湛的造詣,兼通諸子百家、詩詞歌賦、醫(yī)學養(yǎng)生等諸多學問,而且融會貫通,自成一派。其一生著書無數(shù),書中不乏一些調病養(yǎng)生的驗方。
失眠 身體蜷起來睡 人老有幾個相反的現(xiàn)象:坐著就睡覺,躺下去睡不著。醫(yī)學的道理,心腎不交就是水火不交了。道家有個辦法,不管老年、中年或是少年,失眠時,把身體蜷起來睡,變成嬰兒狀態(tài),兩只腳縮攏來,兩手也抱起來,容易睡著,這是勉強使心腎的氣交。交就是連起來接上電了,這樣就可以睡著了。
氣憤 只念一個“空”字 南懷瑾當年學道時,有個年輕的和尚,教他一個外道法子——頑空修法。一邊念佛號,一邊想自己的身子往下沉。這個方法救了很多高血壓患者以及神經快要爆炸的人。另外有個方法,對于高血壓病人、老年人或失眠的人也有好處。上座,心里頭什么都不想,只念一個“空”字,一路空下去,把神經都放松了,腦子也放松了,有人就用這個法子治好了緊張的毛病。
肺病 用鼻孔的肌肉聞氣 有個氣功法,曾治愈了不少肺病患者。將右手握拳,大拇指豎起,放在背后兩肩胛骨下端的高度,在脊骨中心點。左手握拳平置肚臍上。這時開始用鼻孔的肌肉聞氣,聞之有聲,就好像聞到一樣好吃的菜,要多聞一下似的。這樣聞氣,一連6次,再口吐“呸”音,將氣呼出。如此繼續(xù)做下去,一連36次(6聞1呸為1次),即渾身通暢,甚至汗出。原來呼吸不暢通的人,經過36次呼吸練習,即得鼻孔暢通無礙。若不能站立,躺在床上試做也是一樣的。
腸胃病 桂圓花椒敷肚臍 年紀大的人也可以用這個方法,比較保險。用桂圓肉1顆(新鮮的叫龍眼,干的叫桂圓),花椒六七顆,加上艾絨一同打爛,晚上睡覺的時候挑一點點,小指甲面那么大,放在肚臍里就行了。?笪(王宏盛)
秋冬驅寒三字經
時值秋末冬初,天氣漸寒,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措施,防止寒邪侵犯人體。
1.順時令。多吃時令蔬果,如蘋果、蘿卜、白菜等。一日三餐要有規(guī)律,早餐重營養(yǎng),午餐要吃好、吃飽,晚餐宜清淡、易于消化。
2.曬太陽。午后太陽當頭之時,曬20分鐘左右,讓陽光溫煦頭頂中心的百會穴,可起到通暢全身經脈、養(yǎng)腦補陽的作用。傍晚時分則可以背對陽光曬后背,最好是邊曬邊拍打按摩,有助調理五臟氣血。
3.邁開腿?!皠觿t生陽”,陽氣足,寒濕就容易排出。秋冬季節(jié)可以選擇天氣暖和的時候到公園慢跑、散步、騎車等,最好每周3~5次、每次30~60分鐘。
4.少熬夜。熬夜的人大都會有類似的感受:一到凌晨三四點鐘,就會手腳冰涼、渾身發(fā)冷、腦子不聽使喚,這其實就是熬夜內耗氣血,寒邪趁虛入侵人體,導致經絡阻塞的表現(xiàn)。
因此,冬季更要保證充足的睡眠,以防寒邪傷身。建議作息調整為“早臥晚起”,如果時間允許,躺到陽光照耀時再起床最好,可以躲避寒邪,避免陽氣受到擾動。
5.控情欲。越是冬季越要把控好情緒,用恰當?shù)姆绞叫骨榫w。特別是中老年人,要高高興興,學會寬松待人待事。
最后推薦兩種適合秋冬的驅寒養(yǎng)生粥。一是生姜糯米粥:糯米、生姜、蔥白、醋一起熬煮,是中醫(yī)上有名的“神仙粥”。此方源于清朝的《太醫(yī)院經驗神方》:“一把糯米煮成湯,七根蔥白七片姜,熬熟兌入半杯醋,防治感冒保安康?!倍巧叭手啵涸诖竺字嗫熘笫鞎r,調入砂仁粉末2~3克,稍煮即可。?笪
摘自《健康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