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5日,香港違法“占中”在持續(xù)了79天后,終以失敗告終。這場假借民意的政治鬧劇,終于在強大的民意下宣告徹底破產(chǎn)。
在這場政治風波中,反對派的首要目的就是推倒特首梁振英;而倒梁的根本企圖就是挑戰(zhàn)“一國”,推翻人大決定,讓外部勢力的代理人借“公民提名”“出閘”,奪取香港的管治權,進而將香港變成外部勢力顛覆中國內(nèi)地的橋頭堡。針對這場港版“顏色革命”,特首梁振英和港府順應民意、依法處置,維護了香港的法治基礎和核心價值,顯示出駕馭復雜局面的非凡能力,贏得了中央稱贊和市民支持。眼下,香港市民應繼續(xù)支持梁振英和港府恢復秩序,醫(yī)治創(chuàng)傷,重建家園,再造香江繁榮。
“占中”要害 圖謀奪權
縱觀非法“占中”的全過程,始終貫穿著“變”與“不變”。所謂“變”,就是“占中”者訴求變幻不定,一開始拋出的口號是“真普選”、“公民提名”、“公民抗命”,之后是要求人大收回普選決定,或者提出“香港自決”、“命運自決”。所謂“不變”,就是“亂港禍中”的目的不變。無論是“變”,還是“不變”,反對派的策略就是根本一條:推倒特首,奪取香港管治權。無論是暴力襲警、沖擊特區(qū)政府總部,還是抹黑香港警方、煽動“不合作運動”,都是想把事情搞大。對于“占中”策劃者來說,為什么而“折騰”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折騰”,只要折騰個天翻地覆,把水攪渾,引得世人圍觀,鬧得難解難分,逼得警方出手,就能贏得“國際同情”,為外部勢力介入提供依據(jù),為把特首拉下馬提供炮彈,繼而把火燒向內(nèi)地,影響中國的和諧穩(wěn)定,阻止或延緩中國崛起的進程。
“占中”者之所以如此底氣十足,鍥而不舍,因為背后有外部勢力撐腰。這些勢力錯誤地認為香港是埃及、是烏克蘭,只要“顏色革命”的火一燒,特區(qū)之首馬上會下臺。難怪,“占中”之前就有某些國家的知名人士為這場鬧劇打氣,或隔空喊話,或秘密訪港,或公開“研討”,煞是熱鬧。及至學生上街,更有大量物資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占領區(qū)”,黃色雨傘更成為此次事件的標志性物品,“雨傘革命”也首次被西方媒體提及,特別是警方在不得已情況下有限使用催淚彈驅(qū)散人群后,更被某些媒體大肆渲染,發(fā)酵傳播,不斷嫁禍于特首,大有“山雨欲來風滿城”之勢,讓局勢幾近失控。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比魏我粋€判斷力正常的人都可以看出,這是外部勢力支持的一次港版“顏色革命”。他們的矛頭所指是中央政府,要求梁振英下臺,不過是一個幌子,無論誰當特首,“占中”者都會要求其下臺,“倒梁”的真正目的是“亂港”、“倒中”、“毀法治”。
港府“清占” 文明高效
在處置非法“占中”的全過程中,特首梁振英始終恪守法治原則,以理性務實的態(tài)度應對時局變化,無不妥之處。
非法“占中”行動一開始,就有“學聯(lián)”糾集人群圍堵禮賓府,揚言“緝拿特首梁振英”。到了10月3日晚上,旺角發(fā)生“占中”和反“占中”群眾沖突事件,造成多人受傷。梁振英隨后多次發(fā)表電視講話,呼吁所有市民,包括支持“占中”和反對“占中”的人士保持冷靜,絕對不可以有任何暴力行為。他強調(diào),要解決的問題眾多,但正道是通過理性溝通,求同存異,而不是靠街頭抗爭,同時表示港府有誠意就政改問題與有關人士對話。在局面可能失控的緊急情況下,梁振英保持了足夠的克制,對于“占中”者要求他下臺的呼聲,梁振英坦言,相信自己下臺也不能解決問題??芍^言辭懇切,誠意十足。
香港的非法“占中”活動十幾天后,民怨不斷升溫,被打爛飯碗的市民忍無可忍,計劃奪回道路,終結“占中”。隨后的反“占中”簽名顯示,超過八成的市民反對“占中”,有七成的市民呼吁盡快清場。如果特區(qū)政府和警方不作為,任由市民自發(fā)清場,極有可能釀成更大沖突,發(fā)生流血事件。在這種情況下,梁振英一直冷靜理性地應對。特別是11月30日晚部分“占中”暴力圍堵香港特區(qū)政府總部的事件發(fā)生后,梁振英第二天表示,政府不想在清場行動中拘捕市民,尤其是青年學生,因為拘捕及檢控青年學生,法庭如果判決學生有罪,他們是會留有案底的。
當“占中”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終極清場”啟動前,梁振英還一次次發(fā)表公開講話,苦口婆心勸喻青年學生離去。最后,港府和警方的執(zhí)法程序亦無懈可擊,警方拆除障礙物都是在平和的氛圍中進行。
曠日持久的非法“占中”已嚴重損害香港的社會秩序、經(jīng)濟民生、民主發(fā)展和法治根基。面對香港回歸以來最大的一次政治風波,在各種外部勢力推波助瀾的復雜背景下,梁振英和特區(qū)政府有力有節(jié),依法處置,沒有發(fā)生大規(guī)模流血事件,最終化風險于無形,實為不易!
特首施政 市民認可
梁振英作風務實親民,上任至今,其施政業(yè)績頗得市民好評。
他上任之前,就到基層調(diào)研,收集基層人士的意見。上任伊始,就集中力量以高層次、多部門、跨界別方式,全速處理房屋、經(jīng)濟、社會保障、醫(yī)療四大難題,可謂把準了香港的“脈搏”。特別是面對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的現(xiàn)實,梁振英推進的扶貧計劃,致力于解決長者、兒童和在職貧困家庭的問題,試行長者照顧券,“全民地”三招解決房屋問題,符合實際,順應民心。而針對港人最為關心的公屋改造,短短逾半年時間就推出了最少16項長、中、短期措施,包括首批“置安心”單位轉(zhuǎn)租為售、推出“港人港地”,以至延長額外印花稅適用期調(diào)高稅率、征收非港人買家印花稅等,確保樓市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梁振英上任以來推動的“滬港通”也為香港市場帶來了不少好處。對香港市場影響來講,香港市場和A股市場不會再有分水嶺,港股估值將會被拉升,吸引更多海外資金來港,使港股日趨多元化,能吸引大量以亞洲區(qū)為目標市場的公司來港IPO,增強了香港資本市場的活力和在國際市場上的地位。如果不是“占中”風波的沖擊,相信梁振英的許多民生和經(jīng)濟計劃會實施得更加到位,成效也會更加彰顯。11月9日,梁振英在北京出席APEC會議,其間獲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見。習主席不僅重申中央對港三個“堅定不移”,而且充分肯定梁特首、特區(qū)政府和香港警隊的工作。
“疾風知勁草,路遙識馬力?!笔聦嵶C明,梁振英和特區(qū)政府經(jīng)受住了風雨的考驗 ?,F(xiàn)在,“占中”已收場,香港社會應努力彌合分歧、凝聚共識,支持特首和特區(qū)政府重建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