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家,這是當兵之后讓我最銘心刻骨的一個詞。簡單的兩個字里,塞滿了我太多的苦辣酸甜。今天再來回味這苦辣酸甜的時候,一切都成了軍旅生涯中的自豪、幸福與快樂。
苦
探家的苦在路上,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的路是比較落后的,鐵路、公路落后,鐵路、公路上跑的火車汽車更是落后。我的家鄉(xiāng)在河南,我當兵的地方是安徽的省會合肥市,按說一個省會城市到另一個省會城市應該是有始發(fā)車的,但合肥沒有,合肥火車站屬蚌埠鐵路分局管轄,所有的出行要從蚌埠轉(zhuǎn)車,每次回河南都途經(jīng)蚌埠市。開往鄭州的一趟車是上海到成都的路過車,我先從合肥坐車到蚌埠,再買蚌埠到鄭州的火車票。那時候都是慢車,坐上車咣咣當當3個多小時到了蚌埠,準點的話能趕上轉(zhuǎn)車,但準點的時候很少,所以大部分時間是趕不上的,只能等到第二天。第二天并不是就能順利坐上車,因為上海到成都一天只有一趟,從上海出發(fā)時車里就已是滿員,加上蘇州、無錫、南京、滁州一路停過來,車上早就超員了,當年我雖是二十出頭年齡,在部隊擒拿格斗都練過,可以說是身強力壯,即使這樣要靠一己之力登上那趟火車是不可能的。好在我們團的大部分連隊在蚌埠,我的同鄉(xiāng)戰(zhàn)友也大部分在蚌埠,我從合肥出發(fā)之前就把老鄉(xiāng)們聯(lián)系好,進火車站候著,等火車一進站,他們就搶占有利地形,有的拿包,有的推人,把我往車上塞。用“塞”這個詞再恰當不過了,火車就像個鐵匣子,車門就像鐵匣子的一條縫兒,里面已經(jīng)裝滿了東西,我要想進去,里邊的肯定要先讓出個地兒,擠成那樣哪里能讓出地方呢?只好硬往里塞。記得有一次是把我的人塞進去了,我的包卻沒塞進去,急得我要再擠下來,戰(zhàn)友看車就要開了,只好把我的包從一個開著的窗口塞了進去??晌胰藠A在車廂的連接處,怎么也進不了車廂,一直快到鄭州才看到我的包,好在那時的人們都對別人的財物不太在意,不然早自然消失了。
每次探家包是必須要帶的,空手回家那不算探家,只有帶著大包小包才算探家。因為在部隊不是想探家就能探家,也不是有了假期就能探家,那是有很多講究的。首先要服役兩年以上,這是探家的基本條件;其次是你能排上號,夠探家條件的人很多,一個連隊探家的實際人數(shù)不能超過百分之五,新兵要讓著老兵,老兵要讓著班長,可能是大家都發(fā)揚了風格你才能在這百分之五里;第三是給連隊干部要搞好關(guān)系,不然的話他一句“工作需要’可能你就不能探家了。還有就是外在的形勢和條件,比如有演習任務,抗洪救災任務,上級來檢查,身在示范班有表演任務,形勢緊張要搞戰(zhàn)備,等等,這其中的任何一項都比探家重要。當兵第一次探家的時候,可能就是你離開家鄉(xiāng)三四年了,這么多年沒有探一次家怎能空手呢?所以人包是合一的,如果包落下了,人也就沒法探家了。
最作難的探家是帶縫紉機那一次,那是1981年的冬季,我的未婚妻向我要一臺上海產(chǎn)的縫紉機。蜜蜂牌縫紉機是當時的緊俏貨,我托了幾個人才弄到一張購貨票,又借了一部分錢將機子買了,這我覺得還不是最難的,令我頭疼的是怎么把縫紉機運回河南。從合肥到蚌埠是始發(fā)站,把縫紉機帶上車并不難,難的是蚌埠站上火車。為此我把縫紉機分成4份進行包裝,包裝繩子全用最結(jié)實的尼龍繩,經(jīng)得起任何形式的拉扯。提前幾天就給蚌埠的戰(zhàn)友聯(lián)系好,讓他們提前進站等著,像準備一場生死大戰(zhàn)似的,做足了充分的準備。我們見面后商量,如果人少就走一個車門上去,如果人多上車困難,就分成兩人一組,分4個門或4個窗口,向上發(fā)起強攻,必須突破缺口,采取拉、推、拽、頂、扛、擠等手段和戰(zhàn)術(shù),以達到將東西送到車上之目的?;疖囘M站還沒有停穩(wěn),我們的沖鋒行動便開始了,可直到火車重新開動的時候,我的人上去了,4個包裹卻還有一個沒有裝上車。一直等到春節(jié)過后戰(zhàn)友探家時才帶了回去。
上了車是萬里長征完成第一步,到了車上之后的苦,那個年代常坐車的人恐怕都有體會。坐的并不是現(xiàn)在的動車或高鐵,是青一色的綠皮慢車,有的號稱是直快特快的,一小時也就幾十上百公里。慢是次要的,車內(nèi)無水無電無暖也是次要的,重要的是人常多得讓你無法形容,沒有座位,沒有行走的地方,沒有站立的地方,甚至沒有呼吸的地方。人挨人,人擠人,人扛人,不論男女,不論老幼,不論職務高低,只要中轉(zhuǎn)的,上車都是歷盡了千難萬險。只要你上去了,就進入了另一場戰(zhàn)爭,忍渴、挨餓還好說,最難熬的是需要方便的時候沒有方便的地方。每個車廂都有廁所,可每個廁所里都塞滿了人。不是他們不講文明,是他們沒有辦法。整個車廂只有廁所有點空間,你如果是裝文明不想進去,那你就錯了,因為只要你上了車一切都不再由你作主。能把你擠到廁所里那是你的造化。我就經(jīng)常主動地讓別人把我擠到廁所里,那里地方是小,但進去之后就不用再被揉面團似的被揉來搓去了。我經(jīng)歷的探家中,見到廁所一次裝得最多的是9個人。眼睜睜看著有一個人在我面前暈了過去,可大家都毫無辦法。不光我們沒辦法,乘務員也沒辦法,他們只能通過廣播喊話,根本擠不到跟前。有人要解手怎么辦?對不起,自己解決,至于怎么解決,那就愛莫能助了。坐火車探家次數(shù)多了就有了經(jīng)驗,途中一般都是十幾個小時,上車前就開始戒水戒飯,免得需要方便時不方便。火車上還有一個地方不能不說,就是座位下面,有座的坐座位,沒座位的躺在座位下面也是不錯的選擇。常坐車的人包里都會裝一些報紙或破衣物,如果有幸遇到座位下面沒人,將這些東西鋪下面,人鉆進去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路,不用和別人擁擠,也不用怕被人踩了身體的哪個部位。
從部隊探家買的大都是火車票,也有回部隊時買不到火車票的情況,那就要買汽車票了。一次從許昌長途車站買了一張到合肥的汽車票,沒有座位,站票,我是第一個擠上車的,但滿車的座位卻不敢坐,因為我拿的是站票。但我發(fā)現(xiàn)靠走道的座位邊上有一排折疊的邊座,不知是不是也是賣票才有的,我就先占了一個,后來我發(fā)現(xiàn),有座位的都坐在了座位上,邊座的凳子前后也擠了許多持站票的,他們都在爭那個邊座,而我坐的卻沒人問,這是最碰巧的一次,買的站票卻坐了一路。
其實路途上的苦皆因買到了票,買票才是苦的第一關(guān)。車難坐首先體現(xiàn)在票難買,每次買票都要提前很長時間去車站排隊,有時為了一張車票要穿著大衣在車站等一夜。排長隊大家心中都很急,有的人為了自己能買到,就加塞兒,加塞兒就惹眾怒,為此引起的打架斗毆常能看到。我們出去買票班長都要求不要穿軍裝,他說穿軍裝遇到不守規(guī)矩的你就要站出來制止,制止人家你的票就耽擱了。
當然在探家的途中我們一般也不穿軍裝,因為在車上那狼狽相,穿著軍裝實在有損解放軍的光輝形象。但軍裝都是要帶著的,快到家鄉(xiāng)時就把軍裝拿出來穿上,以顯示我是部隊的人,我是回來探家的人。只要回到了家鄉(xiāng),見到了爹娘,路上的一切苦和累全都煙消云散了,吃苦的目的是為了幸福,幸福之后那苦就成了幸福的一部分。當然,下次探家的時候,這苦還是要去品嘗的,只要故鄉(xiāng)在,只要爹娘在,探家,永遠是游子的念想,什么苦都不能阻擋。
辣
當兵久了就發(fā)現(xiàn),探家是一種待遇。
剛到部隊的時候老兵就問我,當兵為了啥?我說為了保衛(wèi)祖國。他說你只答對了一半,另一半是為了探家。我當時驚訝不已,我剛離開家,怎么就為了探家呢?他說半年以后你就知道了,其實當兵是為了離開家,離開家就是為了常回家。咋一聽好像很矛盾,細琢磨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真理。
離開家和出家是不同的,離開家是為了家,出家是舍棄家。
老兵的話很有道理,因為部隊戰(zhàn)士探家,3年義務兵期間只有一次,如果當3年兵你表現(xiàn)不好部隊不需要你,那你就永遠回家了,不需再探家。老兵說當兵為探家是給新兵提了一個很高的要求,你想探家,你有資格探家,那你必須得符合最起碼的條件,這條件就是當兵3年后你得留下來,留下一年就有一次探家的機會,留下兩年就有兩次探家的機會。義務兵不可能一直留在部隊里,你想長久留下來有更多的探家機會,部隊會舉雙手歡迎你,不過你要考學,上軍校,畢業(yè)之后提為軍官。軍官就享有永久性的探家權(quán)嗎?非也,部隊實行的是淘汰制,優(yōu)勝劣汰,只有最優(yōu)秀的才能留下來,優(yōu)秀的標準就那么幾條:政治合格、軍事過硬,智勇雙全、聽從指揮、珍惜榮譽,愛黨愛國愛家鄉(xiāng)。這幾條是一個中國軍人必備的,想達到這個標準,你就要有比別人更棒的身體,更敏銳的政治鑒別力,更豐富的文化知識,更專業(yè)的指揮才能,更高的精神境界。這些你都完美無缺地達到了,還不能說明你就擁有了長久的探家權(quán),還要看你的年齡、部隊的崗位、對你專業(yè)的時代要求等等,哪一項過期了、落伍了、超時了,你還是要被取消探家權(quán)的。
沒當過兵的人聽起來像是繞口令,但部隊的老兵們心中非常清楚,他們都是按照這不成文的要求在努力著。果然在當兵半年后我看到有老兵探家了,歸隊后帶來了各種不同的家鄉(xiāng)土特產(chǎn),還帶來了說不完的家鄉(xiāng)的變化,我們圍著他們邊吃土特產(chǎn)邊聽他們說探家的所見所聞。我發(fā)現(xiàn)他們說到自己家鄉(xiāng)的時候,眉飛色舞,滔滔不絕,興奮不已。說的人說著,周圍圍著一群人專心致志地聽著,那些內(nèi)容雖然與自己無關(guān),但你能看出來每個人的神情里充滿了神奇和向往。我知道他們的人在這里聽,他們的心早已飛向遠方自己的家鄉(xiāng)去了。
我第一次探家是第三年,這是一個破例。超期服役才有假期,而我沒超期服役就探家,是因為我當兵的第一年就被調(diào)到團政治處去從事新聞報道工作,雖還是一個大頭兵,接受的卻是機關(guān)的管理,每天八小時工作制,干部下班我也下班,干部過節(jié)我也放假。由于我在機關(guān),連隊不好問我的走留,自然也就留了下來。
春節(jié)放假前新聞干事周廣庭就找到我說,探過家沒有?我說沒有。他說快放假了,現(xiàn)在事情不多,準備一下探家去吧。這讓我受寵若驚,在連隊探家是要排隊挨號的,現(xiàn)在領導主動催我探家,我連說了幾聲謝謝就開始準備了。
在部隊我發(fā)現(xiàn)一個規(guī)律,連隊與機關(guān)的兵待遇是不同的。連隊是兵多干部少,干部每天面對一百多號兵,又要一碗水端平,所以每個兵都會覺得自己不受重視。在機關(guān)卻不同,是干部多兵少,就我們政治處來說,就電影組里兩個放映員,報道組里我一個報道員,加起來3個兵,特別受重視。因為干部是有身份的人,不能什么都自己去干,一旦有事首先想到我們戰(zhàn)士,公事私事都是我們的。有時為了讓我們干得用心點、賣力點,還要討好我們。主動讓我探家可以看作是對士兵的關(guān)心,也可以算是討好的一種。
義務兵盡完義務年限就算是超期服役,超期服役的兵每年都有退伍的可能。為了每年保持一次探家的權(quán)利,這一年中就要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表現(xiàn),讓領導覺得這個兵還行,如果能達到讓他們離不開,哪怕是一時的離不開這個兵,目的也就達到了。為了解決我的入黨問題,政治處讓我暫回連隊,等入了黨再回機關(guān)。那一年我們連隊已調(diào)到巢湖農(nóng)場種稻子,我是北方人,沒種過水田,連長張學軍特意照顧我去炊事班養(yǎng)豬。我想既然是領導的照顧就不能讓領導失望,我主動要求兩個人喂的豬由我一個人喂,領導當然很高興,還在連務會上表揚了我。領導卻不知道我是想繼續(xù)留在部隊,炊事班與戰(zhàn)斗班比,人家種稻子更辛苦,而我又是炊事班里的新兵,比烹飪技術(shù)我不能和人家老炊事比,一個人養(yǎng)豬就沒有比較,成績?nèi)菀妆煌怀龀鰜?,當然喂砸了自己負全責??晌蚁胴i是不會說話的,對我有不滿它不會表達,見了領導也不會提我的意見,只要我用點心,不怕辛苦,喂好20多頭豬不難。
實踐證明我的選擇是正確的,8個月之后26頭豬變成了46頭,我睡在豬圈照顧下崽母豬的事跡也被官兵們傳為美談,那一年我立了到部隊后的第3次三等功。養(yǎng)豬還沒有耽誤我的新聞報道和文學創(chuàng)作,那一年《人民前線報》《安徽青年報》和《安徽文化報》都報道了我“小豬倌兒原來是詩人”的事跡。
老子說福兮禍之所伏,就在我為繼續(xù)留隊而把握十足時,意外發(fā)生了,由于放豬時我看書太專心,沒發(fā)現(xiàn)4頭小豬掉進了水井里,等撈出來時已經(jīng)停止了呼吸??粗?具小豬的尸體我手足無措,看著4具小豬的尸體連隊領導怒不可遏。當天晚上連隊黨支部召開會議,研究4頭小豬淹亡的重大事件,聽說連長想讓我在軍人大會上做檢查,司務長力爭要給我處分。司務長是我的頂頭上司,最后的結(jié)果是處分,第二天擇時開會宣布。
老子又說禍兮福之所倚。領導研究的處分結(jié)果我并不知道,如果是第二天宣布了,我的軍旅生涯也就到頭了。人的命運轉(zhuǎn)換有時就在一瞬間,第二天上午連隊還沒開會,上級的調(diào)令先行一步到了連隊,調(diào)我到武警安徽總隊宣傳處當報道員。為此連隊領導為我的事第二次開會,研究處分宣布不宣布的問題,據(jù)說這次大家的意見高度統(tǒng)一:不宣布了。多年之后我見到連長張學軍,他才告訴我這件決定我命運的大事情,驚得我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處分了,我后來的所有探家都將不會發(fā)生。
到了1984年我上了北京軍區(qū)新聞干部教導隊之后,被提為干部,終于實現(xiàn)了每年都可以探家的夢想。當兵36年后的今天,我仍然每年都有探家的機會,我最應感謝的除了部隊,除了領導,除了時代,除了個人的不懈努力,就是老兵的那句話——當兵,一半為了保衛(wèi)國家,一半為了探家。這后者才是保衛(wèi)國家的基礎和保障。
酸
當兵36年,探家的次數(shù)隨著軍旅歲月的增加而逐年增加,總體感覺是探家的心情越來越好。但我不能忘記以往探家的那些日子,每次探家都會引起長久的心酸,這心酸雖然過去多年了,至今想起來心依舊酸酸的。
無論是心酸還是寒酸,都與當年的津貼低、物質(zhì)極度匱乏有關(guān)?,F(xiàn)在探家的人很少提著大包小包的了,口袋里裝著信用卡和現(xiàn)金,禮物都變成了給錢,又方便又大氣,還很上檔次??晌耶敱^一年的津貼費一月才6元錢,上半年我積攢了25元,8月份父母到部隊看我,25元全花光還又借了5元錢。當兵第二年津貼增加了一元,每月7元,第三年又增加一元,達到每月8元,等我第一次探家的時候已存了150元。除了探家的路費往返要40元,剩余的我就盤算著買什么東西帶回家,父母的衣服是要買的,伯伯、叔叔、嬸嬸的禮物是要買的,未婚妻的禮物也是必不可少的,還有把我?guī)Т蟮囊虌?、姨父也要重點考慮,還有弟弟、妹妹、街坊鄰居,大小禮物也是要有的。見大人要讓煙,見小孩要有一把糖,誰到家里來要讓人家喝口茶。因為我不是上街趕集回去的,也不是出門旅游回去的,我是從部隊回去探家的,當了3年兵穿著一身眾人仰慕的軍裝回到家鄉(xiāng),如果我兩手空空我就會羞于見家鄉(xiāng)父老。
這么多的應酬都要出自這100元錢里,真有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感覺。好在那時候全國上下一樣窮,遞上一支5毛錢一包的香煙那就是頂好的,給小孩一顆糖心里能甜半天。況且我探家?guī)У臇|西都是從省會一級的大城市買的,不用說都是好東西。可鄉(xiāng)親們不知道我買這些東西并非易事,當年一切都憑票供應,戰(zhàn)士是不發(fā)票的,只能賠著笑臉找領導求人情。有了票并不就肯定能提到貨,管貨的人說現(xiàn)在沒貨,那就只能等,至于等到什么時候,完全看你和管貨的人關(guān)系到了什么程度。
前年有一位戰(zhàn)友到北京出差,我們多年沒見好不親熱,連喝幾場大酒。他可是我們團當年最紅的人,紅不是他工作干得好,而是他在團部小賣部站柜臺,所有的緊俏物資全在他手里控制著,除了團長政委他不敢得罪,其他人一概不放在眼里。因為大家都求著他,有事沒事都要客客氣氣,保不齊明天就有事要求到他。給他喝酒是我對他的感激之情,我在政治處當報道員,住的和小賣部前后屋,他不把別人放眼里,卻對我非常關(guān)照。開始我不知是什么原因,混熟了他才告訴我,說什么干部軍官,草包太多,他自己沒上多少學,平生最佩服的是有學問的人,我雖然和他一樣都是穿兩個兜的戰(zhàn)士,他說他看過我寫的詩,看了半天沒看明白,就是打心眼兒里佩服我。我每次探家,所需要的煙酒糖茶切糕麥乳精雞蛋卷兒什么的,從來沒讓我操過心。有時老鄉(xiāng)探家買不到東西,我還幫助他們解過燃眉之急。喝酒時回憶起當年的友情,他搖搖頭說那都是時代造成的,國家窮人就窮。貧窮年代管點物資是吃香,但那只是一時的吃香,真正的吃香是有知識有文化,像你這樣的,咱團那么多當官的當兵的,后來能到北京的不就是你嘛。
買東西從不敢多買,摳摳唆唆的買齊了,錢也就沒有剩余的了。看起來雄赳赳氣昂昂扛著包裹探家回來了,一路上口袋也就裝著三五元錢?;厝ヒ娏嗽缫才瓮硪才?,盼星星盼月亮盼回來的親人們,也只能讓他們嘗嘗糕點糖果爆米花之類的吃食,連爹娘我都沒有給他們掏過錢。不是沒那份孝心,是口袋里壓根就沒有啊。每次探家街坊鄰居都會到家中看望我,去了人母親就給人家拿吃的,可我從來不見母親吃。后來母親告訴我,人家是來看你的,不能讓人家白來,娘吃不吃不重要,看到你回家了娘就比啥都高興。
有一次探家歸隊時,未婚妻提出要送我到鄭州,這本來是我巴不得的事,可我不敢應承,因為口袋沒錢,從老家到鄭州車票要三塊八,去了倆人吃頓飯至少也要5元錢,我身上真沒這么多錢。未婚妻似乎看出了我的拮據(jù),說別害怕了,路費不讓你給我掏。我很尬尷地笑笑算是答應了。除了降低路上的花銷,特意讓娘給我烙了幾個烙饃帶著,娘還多煮了幾個雞蛋??刹磺傻氖?,那天上午到鄭州沒有買到當天的火車票,這就意味著要在鄭州住一晚上,省會的住宿費高,一晚上要5元錢,倆人就是10元,我們倆身上的錢加起來也不夠。我想讓未婚妻先回去,她死活不肯,說沒錢就不睡了,我們在大街上走走就行了。我讓她先回去是怕她跟著受罪,她不回去是想多一些時間和我在一起。她一執(zhí)意我就不再說啥,到了晚上我們找個糊辣湯店一人要了一碗糊辣湯,把帶的烙饃泡進去飽飽地吃了一頓,然后就開始了一夜的大街之游。
時值隆冬,天氣寒冷,我?guī)У囊患姶笠挛覀冚喠髦?,走累了找一個百貨大樓的拐角處坐下,說我們很多年沒說過的悄悄話。一件大衣穿在我們兩個人身上,身體靠得緊緊的,雖有濃濃的寒意,我們卻都沒有在意。記得她還靠在我的胸脯上睡了一會兒,睡沒睡著我不知道,緊張得我老半天沒敢動一下身子。在我的注視下,東方漸漸露出了魚肚白,繼而又隱隱露出了鈞瓷紅,街上有了零星人影的走動,我長舒了一口氣,天亮了。一個士兵和一個村姑用最獨特的方式在省會鄭州度過了一個難忘的寒冬之夜。我們體會了彼此的溫度,加深了彼此的情感,傾聽了彼此的心聲,感受了城市的冷漠。當我走進檢票口看著未婚妻還在那兒久久站立的那一刻,我就堅信以后的人生之路上,我們是最靠得住的伴侶。
當兵的人,想探家,可每探一次家,都要過很長時間的緊日子。因為攢的錢用光了,借的錢需要還,一個月的津貼費卻不見上漲。即使這樣有了假期還是想探家,不是不熱愛部隊,而是心的那一頭有日漸蒼老的爹娘,有無法割舍的鄉(xiāng)親,有生我養(yǎng)我的那片熱土地,那是一片在戰(zhàn)士心中永遠都是最神圣、最親近、最高貴也最放不下的土地。
甜
當兵的人就是不一樣,什么時候提到探家熱血都激蕩。
到了探家的時候,是當兵的人心中最甜蜜的時候。
我第一次探家雖然距離開家鄉(xiāng)只有3年時間,但從獲知我可以探家那一刻開始,心海的波濤就沒有平息過。
對于當兵的人來說,探家是一件大事情,第一時間我想告知的就是爹娘,其次是未婚妻??赡菚r候沒有電話,只能寫信。給爹娘寫信與給未婚妻寫信的心情和內(nèi)容都是有所區(qū)別的,寫信過程中內(nèi)心一直激動不安。平時寫完信都交給連隊的通信員,取報紙時寄出去,可報告探家消息的信要快,要準,要穩(wěn),要安全抵達,給通信員怕耽誤時間,又怕給漏掉了,所以寫好之后都是自己拿到郵局,買最好看的郵票,親手貼在信封的右上角,用最快的速度塞進郵筒里。
報完探家的喜訊之后,接下來要拿出一張紙,列出探家要買的禮物清單。這一步驟非常重要,稍有疏忽就會留下遺憾。首先是給娘買什么,其次是給爹買什么,然后是未婚妻,接下來是最親的長輩們、平輩們、晚輩們、街坊鄰居們。重點很分明,特別是娘和未婚妻的禮物。我當時想著給他們買什么的時候,好像他們就在我身邊站著,看著我在微笑。給娘買禮物主要考慮的是衣服,當兵前家里窮,又是憑布票買布,我家弟妹又多,穿衣服是家中的大問題,打我記事起就沒見俺娘穿過像樣的衣服。我第一次探家,一定要給她老人家買一件讓全村老人們見了都嘖嘖稱贊的衣服。選衣服的過程中,情感很豐富,有能盡孝心的自豪,也有看見母親高興時的快樂,又有錢少不能買最好的衣服的遺憾。
給未婚妻買禮物則是另一種心情,她是我心中想得比較多的人,寫信時想,睡覺前想,有時站哨訓練也會想,所以我要以最少的錢買最鮮艷的色彩,讓我的整日在鄉(xiāng)村勞作的村姑變得鮮亮無比。記得我跑了3個商場,最后是挑選了一條紅色的有兩條黑格的長絨圍巾。那條圍巾后來成了她的招牌,圍著它在鄉(xiāng)村小路上行走,像彩虹又像旗幟,老遠都能看到。未婚妻說那是我買得最好的一件禮物,平時是舍不得圍的,只有重大節(jié)日或走親戚趕大會時才圍上。我們結(jié)婚之后她就很少圍了,被她整整齊齊地疊起來放進了箱底,至今還在箱底放著,每年到了夏天她才拿出來一次曬曬太陽,說是永久的紀念。
同鄉(xiāng)戰(zhàn)友聽說我要探家,像鄉(xiāng)親們聽說我要當兵走時一樣,都專門來給我祝賀,話語之間能聽出對我的羨慕之情。后來這也成了慣例,只要聽說誰要探家了,同鄉(xiāng)們也都聚到一起,借送行進行祝福、祝賀。當然探家期間會抽出時間到他們家中看望,重要的是向他們的父母介紹兒子在部隊的情況。親口說的往往比書信更可信。
探家的路途是很苦的,買票難,乘車難,住宿難,背著大包小包趕路也很難,不過這種難都是后來回想時感覺的,當時在親歷的過程中沒覺出有多難,這除了親眼看到旅途上的人都在吃同樣的苦,好像一切都是正常的,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馬上要見到家鄉(xiāng)和親人的興奮。有時精神能忽視物質(zhì),也能忽視肉體。接到探家通知開始,滿腦子全是親人們的一張張期待的臉龐在閃現(xiàn),全是故鄉(xiāng)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在眼前晃動。
只要火車從安徽駛?cè)牒幽系牡亟纾倏椿疖嚿系娜说臅r候,好像他們都是我的故鄉(xiāng)人,臉龐都變得親切和熟悉起來。從鄭州下了火車眼睛就覺得不夠用,一直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游走,總想見到一個認識的人,親戚、同學或兒時的伙伴都可以,完全忘了鄭州距我家還有100多公里,沒有大事村上人是不可能到省會溜達的。不是忘,是高興,是回到家鄉(xiāng)的那種高興,這些沒離開過家鄉(xiāng)的人是永遠不會理解的。
探家最自豪的事兒是每天都有街坊鄰居來家里圍著我,問東問西,這時候我就成了軍事知識的講解員,軍事新聞的發(fā)言人,外部世界的傳聲筒。我會給他們介紹部隊的訓練、演習、一日生活等情況,這種介紹是有水分的,常會不自覺地增加一點夸張的成分,這樣更能顯示中國軍人的強大,軍人強大了我也自然就不同凡響了,也是暗著拐彎抹角夸自己。其實當兵3年我基本就在連隊的營房里、哨位上、訓練場上、課堂里呆著。營區(qū)說是在城市,實際距城區(qū)還有一定的距離,新兵很少讓外出,看到的也就是這么大的地方。但我不能給鄉(xiāng)親們這么說,在他們心目中我是在外當兵回來的,是見過大世面的,外面的世界不能不知道。我就把聽說的、看到的、書上得來的、憑空估摸的,全綜合起來,來滿足那一雙雙渴望的、好奇的眼睛。
當然對父母說的將是另一個話題,因為他們關(guān)心的不是我在部隊是否風光,而是我的生活,包括吃的、住的、穿的、用的,苦不苦、累不累、有沒人欺負、有沒有身體不能承受的,工作順心不等等。這些項目我探家前都在心中捋過多遍了,我要讓老人聽了既高興又放心。我會分得很細,說得很細,使他們聽了能看到、能想到,能感受到。兒走千里母擔憂,我要當面打消他們擔憂的念頭。他們不擔憂了我就安心服役了,他們高興了我的心情比他們更舒暢。探家的日子我盡量不到外邊走動,天天坐在母親的身邊,聽她講關(guān)于父親的故事,講我小時候的故事,講我當兵以后家里發(fā)生的故事,講張家長李家短的故事。故事是一個由頭兒,借著故事我就可以看著我3年未見的娘,守著娘我心中是甜蜜的,幸福的,也是安全的。在娘跟前我什么都不用擔心,還可以裝小孩兒,賣賣萌,撒撒嬌。平時不太愛說話的娘,好像給兒子有說不完的話,她是要把3年沒給我說的話全補上。
到未婚妻家里去是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的,雖不是第一次去相親,但每次去都像是去相親,當了兵更是如此,她們的街坊鄰居的大姑娘小媳婦,還有不太懂事的小孩子都會擠到院子里,邊看邊議論,直接對我品頭論足,開始是小聲嘀咕,慢慢就不怕我聽到了,搞得我是接不接話都不合適。這時候的未婚妻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弄得我是該看的人見不到,倒是被一群眼睛盯著看個沒完。
我也會抽出時間把我從小放牛跑過多少遍的田野和山坡走一遍,尋找兒時記憶的同時,再把新的記憶深深地鐫刻在腦海里,回到部隊后,在新一輪漫長寂寞中,填充想家的空白。
兵的心理有時是很奇怪的,在部隊時總想著何時能探家,真探家了又想著何時該歸隊,在部隊時做的都是家鄉(xiāng)的夢,探家時做的都是部隊的夢。無論晚上睡多晚,早上不用娘呼喚自然就醒了,娘說我和以前不一樣了,不愛睡懶覺了。我總說習慣了,當我說習慣的時候,就特別想部隊,想戰(zhàn)友,想哨位,想我常有幾分膽怯的訓練場……
探家的來來往往,時間非常有限,就是這有限的時間,讓我一遍又一遍思考故鄉(xiāng)和部隊的輕和重、近和遠、感情的深和淺。當兵36年后的今天,我更加堅信,越愛部隊的戰(zhàn)士,他越愛自己的故鄉(xiāng)和親人;越珍惜身上軍裝的兵,越懂得珍惜一天比一天更幸福的生活。
探家的甜蜜只有探家的人才能品嘗。
對于探家的渴望只有有探家機會的人才能體會。
探家的味道雖五味雜陳,探家的兵們卻都樂意去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