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首要是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而如何轉化體育后進生是一個擺在體育教師面前亟待解決的問題。針對后進生的實際情況,教師應從課堂教學、課余鍛煉方面入手,采取相應的具體措施有的放矢地對后進生進行指導,強調學生重在參與,培養(yǎng)1~2項體育特長,最終使體育后進生增進體育鍛煉,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水平。
關鍵詞:課堂教學;課余鍛煉;后進生;體質健康
長期以來,由于受高考升學率的影響,有的學校對體育工作關心不夠,特別是對一些體育后進生,家長和老師往往也是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由于種種主、客觀原因,近年來體育后進生不斷增加,給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水平帶來了很大的影響。從提高中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出發(fā),體育教師對體育后進生應認真對待,采取有效、合理的措施,因勢利導,提高后進生自覺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水平。
一、從課堂教學入手,讓體育后進生能夠積極、自然地參與體育鍛煉,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目的
1.改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參與,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效果
人的一切行動總是從一定的動機出發(fā)的,后進生對體育教學的積極性取決于他們對體育鍛煉意識的認識及對體育課的興趣與愛好,所以課堂教學內容過程要新穎,讓學生感興趣,因為興趣是學習的直接動力,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能夠極大地調動后進生的學習自覺性,同時能使單調枯燥的訓練內容充滿生機和樂趣。在許多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如教材安排目標的制訂、分組、規(guī)則、進度的選定及器材的改造、教師的態(tài)度、教學環(huán)境與氛圍等方面,安排得恰當可以激發(fā)后進生的興趣,使后進生能積極地參與練習,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效果。
2.提倡搭臺階練習法逐步進步,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效果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難免出現(xiàn)部分教材有一定難度或帶有一定危險性,我們可以考慮進行加工和改造,在學習同一技術動作時可適當降低難度和起點,并采用小步子甚至后退一步的手段和方法,給后進生搭起進步的小臺階,使體育后進生感到課有所練、練有所獲。這樣子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一方面能減輕學生練習的壓力,另一方面能引起后進生興趣,使其主動積極地參與,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效果。
3.讓后進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鍛煉的良性循環(huán),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效果
在教學中,后進生能否從中體驗到勝利和成功的喜悅是體育教師應關注的一個問題,后進生積極地投入學習,取得進步,有成績,則后進生今后能更積極地參與。如果后進生從事鍛煉學習沒有進步而以失敗結束,成功很難再來,那么后進生的努力將會喪失殆盡,其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應注意把握,讓后進生體驗到成功,達到提高體質健康的效果。
二、在課余教學中增進體育后進生鍛煉,對提高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1.課余鍛煉具有更多時間、更大空間,對提高體育后進生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眾所周知,在課堂教學上每周只有兩節(jié)體育課,其空間又僅限于學校的范圍,這無形之中成了限制后進生發(fā)展體育的瓶頸。而在課余除正常上課時間外,其余時間都可充分利用,如每日的清晨、課間、下午第四節(jié)活動時間、晚上自修之余、節(jié)假日,而空間也可以擴大到校外,如社區(qū)體育活動、公眾體育場所,像登山、野外活動、游泳等一些有意義的活動也可納入這個范疇。課余鍛煉具有更多時間、更大空間,對提高體育后進生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2.科學地進行課余鍛煉,對提高體育后進生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有些后進生想利用課余時間在家里或體育場所鍛煉,但又不知如何下手。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如果教師教給學生科學的訓練方法,那么他們的鍛煉效果就會好些,興趣就更濃。所以在課外輔導時應盡量讓后進生理解其中的道理和知識,學會通過測試有關指標來評價自己練習的效果。總之,科學地進行課余鍛煉,對提高體育后進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3.運動處方對體育后進生進行明確指導,對提高體育后進生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有些后進生找不到適合自己的鍛煉方法和練習項目,體育教師可以根據體育后進生的身材條件、力量、協(xié)調、耐力等身體素質幫助他們制訂合理的運動處方,指導他們進行體育訓練,并長期關注,定期給予評價。關心他們的發(fā)展情況,適時為他們調整運動處方,使后進生的鍛煉達到理想的效果。有了明確的運動處方的指導,對提高體育后進生的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好。
三、課堂、課余結合效果更佳,對提高體育后進生體質健康水平效果更理想
孔子說:“溫故而知新”,后進生在課堂上往往不能將本節(jié)課的技術動作掌握清楚,或完成不熟練,而課余體育活動則是體育課堂教學最好的延伸和補充。如果利用課余時間將某些復雜的動作進行再練習,那么對技術動作的認知和掌握將會有很大幫助,對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可接受能力更強,掌握動作更快,能夠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另外,利用課余時間參加課外鍛煉,可以從各個方面提高基本身體素質,有了良好的身體素質,課堂上自然容易接受、掌握新技術,很顯然如果能夠協(xié)調好課堂、課余的關系,使這兩方面的教育目標一致,時空銜接,功能互補,形成整體體育氛圍,這對增進后進生鍛煉,提高體質健康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
綜上所述,轉化體育后進生是一個艱苦而漫長的工作,必須滲透在正常的體育教學和平時課余活動之中。體育教師面對體育后進生時,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視,不能歧視他們,要注意觀察他們的心理狀態(tài)。在教學中根據后進生不同的類型和特點,有針對性地采取對策,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區(qū)別對待,不斷培養(yǎng)后進生對體育的興趣,充分調動他們參加體育活動的自覺性和積極性,使之能有效地提高后進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從而達到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的整體水平。
參考文獻:
馬錦夢.湖北省中學生體質健康現(xiàn)狀調查與分析[J].武漢體育學院,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