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舟先生作為一名機關干部,在多年的業(yè)余美術創(chuàng)作中,始終以文人的心境,以自己了解和熟悉的生活為內容。由花鳥魚蟲到筆墨丹青,從傳統(tǒng)中吸收營養(yǎng),由寫生入手,以文化的角度,審視創(chuàng)作中的主題構思。同樣的一朵花、一只鳥、一幅畫境,在他的筆下卻不是純技巧的筆墨,其中所再現出的主觀生命情調則是作者心緒的體驗、人文心趣的抒發(fā)。
由此,我們不難看到他畫格的儒雅之氣是來自于黃土地厚重而深沉的文化積淀,是民族文化的遺風促使他選擇在中國文人畫的歷史遺跡上找到適合自己的切入點。因此,他在表現形式上能融會貫通,兼收并蓄,從多種藝術實踐的積累中,找到屬于自己心源體驗畫中語意,從中感受那“自娛”的文人心態(tài)。不以形似、不記名利、一任平淡天趣,在造化中尋求那屬于自己的一份心靈的愉悅?;蛟S這就是他逸筆丹青中寫意花鳥畫的人格外化。抒其靈性、寫以胸臆,看似平淡無奇的筆墨色彩,其中的韻律卻融匯著他對藝術的執(zhí)著,對功利的淡泊和心靈的凈化。
從姜河舟的花鳥畫中,如果單就技巧上的藝術形式語言來評判,似乎沒有學院派那種嚴格的技法訓練。但就整體的藝術發(fā)展而言,他的特點恐怕就在于“無為”中的心緒抒發(fā)和自娛中的筆墨技法的體驗。它的特定涵義,諸如“天趣、稚拙、韻味”正是中國古代士大夫文人畫家十分重要的藝術特點,是一種很高的藝術境界。那種專心于藝術創(chuàng)作之中的平和心態(tài),富有詩意的自然韻味是和他多年來潛心探索、鍥而不舍的藝術追求分不開的。他所欲意繪出的心靈直接感悟到的物態(tài)天趣,造化與心靈的凝合,必將促進筆墨技法上的進步。由此上溯到中國歷史上的人文精神,訴諸于人們心靈與畫境當中的直觀感受,以宇宙人生最深的真情實感,借以筆墨的自由發(fā)揮,姜河舟的花鳥畫將呈現給讀者的是融入于情感、對自我感受到的生活的關注。而“美”是它所附帶的“贈品”。
2009年8月
(本文作者系西北工業(yè)大學社科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