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北戴河的一天開始了。
在它那著名的二十四景中.最美妙最壯麗的景致,要算在東山鷹角亭上看到的日出了。四點鐘,賓館的服務(wù)員就會把游人喊醒,指點你沿著海濱大道向著東山走去。天未蒙蒙亮,可也不必擔(dān)心走錯路。等你抵達鷹角亭時,若是晴天,殘云已經(jīng)散盡,晨星在天空中閃爍著,光輝漸漸淡下去,東方的天際,還是一片黛色,稍等片刻,便泛起了粉紅色的霞光,立即染遍大海,一種柔和明快的美,使你陶醉入神。未幾,霞光中漸漸裂開一線金黃的縫隙。這縫隙越來越寬,越來越長,橫亙在地平線上,放射出萬道金光。天空和大海,像著了火似的,通紅一片。一剎那,在那水天融為一體的蒼茫的遠方:在那波光好像燃燒著火焰的大海的遠方,一輪巨大的、紫紅的太陽,冉冉地升騰起來,若沉若浮。到后來,仿佛積聚了萬鈞之力,一躍而起,頂出了海面,扶搖直上。剎那間,由紫紅而玫瑰紅,由玫瑰紅而火紅,把大半邊天上的云霞映得紅彤彤的,遼闊無垠的天空和大海,一下子就布滿了耀眼的金光。這金光不知有什么神奇的法子,很快就鋪了一條又寬又亮又紅的海上大道,一直伸展到了鷹角亭下的海邊??粗@又長又直的路,仿佛令人覺得:沿著這條紅彤彤的征途,就可以一直走進太陽的門檻去?!苌硥m《山海勝境北戴河》
點讀:選段抓住北戴河日出時色彩及光亮變化的特點,運用比擬的修辭手法,著重于動態(tài)、光影來寫,生動形象地描摹了日出的情態(tài),表現(xiàn)了日出的美麗與壯觀。色彩的變化有“黛色”“粉紅色”“金黃”“通紅”“紫紅”“玫瑰紅”等。光亮的變化是由小到大,由窄到寬。作者用精準的筆墨描繪了海面上色彩、光亮的變化,既避免了行文的單調(diào),又摹畫出了日出的變化之韻。
二
在天山峰巒的高處,常常出現(xiàn)有巨大的天然湖,就像美女晨妝時開啟的明凈的鏡面。湖面平靜,水清見底,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水中,把湖山天影融為晶瑩的一體。在這幽靜的湖中,唯一活動的東西就是天鵝。天鵝的潔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凈,天鵝的叫聲增添了湖面的幽靜。人家說山色多變,而事實上湖色也是多變,如果你站立高處嘹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賞心悅目的碧水茫茫,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的視線的是鱗光閃閃,像千萬條銀魚在游動,而遠處平展如鏡,沒有一點纖塵或者沒有一根游絲的侵擾。湖色越遠越深,由近到遠,是銀白、淡藍、深青、墨綠,界線非常分明。傳說中有這么一個湖,是古代一個不幸的哈薩克少女滴下的眼淚,湖色的多變正是象征著那個古代少女的萬種哀愁。
就在這個湖邊,傳說中的少女的后代子孫現(xiàn)已在放牧著羊群。湖水滋潤著湖邊的青草,青草喂胖了羊群,羊奶哺育著少女的后代子孫。當然,這象征著哈薩克族少女不幸的湖,今天已經(jīng)變?yōu)閷嶋H的幸福湖。
山高爽朗,湖邊清凈,日里披滿陽光,夜里綴滿星辰,牧民們的蒙古包隨著羊群環(huán)湖周游.他們的羊群一年年繁殖,他們戀愛、生育,他們彈琴歌唱自己幸福的生活。
一碧野《天山景物記》
點讀:選段較多運用了映襯的手法,著重寫光影的交錯,不僅寫了形、色,還寫到了聲音,并且巧妙地對比天然湖的今昔。如湖畫與白云、雪峰、天鵝的映襯之美;近處的“鱗光閃閃”與遠處的“平展如鏡”的動靜結(jié)合之妙;傳說中少女滴下的眼淚形成的不幸之湖與今天實際的幸福湖的對比之巧,使文章顯得搖曳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