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定見過跳舞的人,可你見過會跳舞的草嗎?在我國的云貴高原、四川、福建等地和菲律賓、印度以及越南等地的丘陵山地,生長著一種落葉小灌木,它是一種瀕臨絕跡的珍稀植物。只要陽光灑在它身上,它就會轉(zhuǎn)動葉片,翩翩起舞,可漂亮了!人們叫它“舞草”,也稱為“跳舞草”或“風流草”。
溫度不同,舞步了不同
人們對跳舞草進行了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隨著太陽光變得強烈、溫度升高,草葉舞動的速度會越來越快。例如,當溫度在10℃左右時,跳舞草的兩片小葉子會圍繞著大葉子旋轉(zhuǎn);當溫度達到30℃時,小葉子旋轉(zhuǎn)的速度會越來越快。有人做過比較,當溫度在28℃~34℃之間時,跳舞草的舞姿最優(yōu)美。
關于跳舞草的傳說
古時候,西雙版納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傣族少女多依。她的舞姿非常優(yōu)美,經(jīng)常為貧苦的農(nóng)民們跳舞。但可惡的大土司要求多依每天只為他跳舞,多依誓死不從,跳進了瀾滄江。悲傷的人們把她的尸體從江里打撈出來,并為她舉行了隆重的葬禮。后來,多依的墳上長出了一種漂亮的小草,每當音樂響起,它便會跳起舞來。人們認為它是多依的化身,叫它“跳舞草”。
猜想一:跟向日葵一樣?;
有不少植物學家都認為,跳舞草會跳舞跟陽光有關系。就像向日葵一直向著太陽轉(zhuǎn)動一樣,跳舞草也是一種對陽光很依賴的植物,甚至它的葉片對陽光更敏感。只要受到陽光照射,葉片就會一刻不停地舞動,直到太陽落山。
猜想二:跟聲波有關系?
曾經(jīng)有一位教授對跳舞草做過研究,說在它小葉片的葉柄處的細胞里有一種海綿體,這種海綿體對中低頻率,也就是風吹動樹葉的聲音有共振作用。當陽光灑下來時,這種聲波刺激會更明顯。
猜想三:“跳舞”是對環(huán)境的適應?
有科學家認為,跳舞草的老家在熱帶地區(qū),那里的植物都有一種本能,就是防止水分討快蒸發(fā)。跳舞草一旦被陽光照到,就會不停地扇動葉片來散熱。這有點類似于我們夏天扇扇子來降溫,“跳舞”說不定是跳舞草進化出來的一種適應環(huán)境的特殊本領呢!
但也有人認為草根本不會跳舞,跳舞草是因為莖葉很細,細微的風就能吹動它,看起來像跳舞。不管真相是什么,美麗的跳舞草都是大自然奇特的產(chǎn)物,點綴著這個神奇的世界。